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袁伟时

移除 189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图像 =
[[File:袁伟时.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baike.ssl.qhmsgso.com/t01ebd76af242b339e0.jpg 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2874047&sid=3032959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2874047-3032959.html 来自360图片]]]|图像说明 = 中山大学教授
| 出生日期 = 1931年12月15日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汉
| 出生地 = 广东兴宁
| 职业 = 教 授, 历史学家育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 =
主要成就 =
}}
'''袁伟时''',
1931年12月15日生,
[[广东 ]][[ 兴宁]]人。
[[中山大学]]哲学系 [[ 教授 ]]
已结集出版的著作有 [[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 等。
主编[[ 《现代与传统丛书》]]
[[ 《荒原学术文丛》、]]
[[ 《牛虻文丛》]] 等。
== 人物经历 ==
袁伟时(1931年12月15日- ),1949年5月参加革命,1950年6月参加[[共产党]],现在是[[中山大学]]离休的教授和厅级干部<ref>[https://tieba.baidu.com/p/4980018481 解读袁伟时教授——反儒尊重历史之路艰险坎坷 ],百度</ref>。第七届(1988-199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6-1990任中山大学中山市分校--孙文学院首任院长。1987年当选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以后多次连任;曾是安徽社联主办的《学术界》和浙江社联主办的《浙江社会科学》的学术顾问,[[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开放时代》的学术委员;200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访问学者。
'''主要著作有'''
== 人物经历 ==袁伟时(1931年12月15日- ),1949年5月参加革命,1950年6月参加共产党, 《中国 在是[[中山 代思想散论》、《 学]]离休的教授和厅级干部。第七届(1988-1992)全 人民代表 之道》、《帝国落日:晚清 变局》、《近 表。1986-1990任 山大 国论衡》、《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与人合著)等。 中山市分校--[[孙文]]学院首任院长。1987年当选 术上多次获奖,如《 中国现代哲学史 学会副会长,以后多次连任;曾是安徽社联 稿》获光明日报 主办的 《[[ 评选"文革"后优秀 学术 界]]》和浙江社联主办 著作 《[[浙江 光明杯哲学 社会科学]]》的学术顾问 二等奖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主办 教育部 《[[开放时代]]》的学术委员优秀教材二等奖;2008 2006 美国[[斯坦福大 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优秀 胡佛研究院]]的访问学者 术论文奖,等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大国之道》、《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近代中国论衡》、]][[《岭南历代思想家评传》]](与人合著)等。学术上多次获奖,如《[[中国现代哲学史稿]]》获[[光明日报]]主办的评选"文革"后优秀学术著作的光明杯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的优秀教材二等奖;2006年获得广东省委宣传部优秀学术论文奖,等等。 袁伟时教授著述以思想深刻、见解独到著称,一生崇尚"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素为近现代思想史爱好者、时政类报刊阅读者,如[[ 《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南方人物周刊]] 》等读者群、高知群体所推重,深得学术界、读书界普遍好评,奠定了其在近代史研究和社会公共领域的广泛社会影响。[1]
== 学术理念 ==
自称"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他在《[[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的后记:"如果我们不愿再做受谴责的一代,就必须面对严峻的现实,从百年的屈辱和挫折中充分汲取教益……学术与盲信势同冰炭。因此,我的信念是:我只把我看到的历史本来面目写在纸上。"
== 著作 ==
[[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1987年)《[[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 》(1992年),增订新版易名为:《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2003年)
[[ 中国现代思想散论]] 》(1998年)
[[ 路标与灵魂的拷问]] 》(1998年)
《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2004年)
《晚清大变局》明报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
另主编几套丛书与《[[ 大学精神档案]] 》(当代卷)(2004年)[2]
[[ 昨天的中国]] 》浙江大学出版社
== 观点摘要 ==
--袁伟时《两次世纪之交大改革的若干交叉点》
为什么[[ 新文化运动]] 成了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因为它是中国已经建立的现代文化学术和教育制度的产物。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兼容并包。西方现代文化与国粹,世间各种学术和思想文化流派,各种学问和艺术,自由介绍,自由探讨;激烈争辩,以理服人,拒绝暴力干预。新的学科,新的艺术,思想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如繁星在天,异彩纷呈。这是思想解放的高峰,也是创造力高扬的年代,归根到底,这是向现代文化教育制度转型的辉煌里程碑。
--袁伟时《两次世纪之交大改革的若干交叉点》
--袁伟时《自由:观念、法律与制度审视》
20世纪中国最大成就和最大的遗留问题之一,似乎首推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世纪上半叶中国出了很多"[[ 卖国贼]]",政治家也以此互相攻讦,其中虽然有真有假,必须认真分辨;下半叶却难得一见。中国人的道德水准不可能一夜飙升,决定性因素之一是经济。1912-1926年间,中央政府每年财政收支各在4~5亿之间,赤字通常是一亿多乃至两亿左右。为填补这个大缺口,15年举内债近8亿,外债约10亿。那时,几乎没有那一派政治力量不靠外国资助。吃了人家的嘴软。从清末至民国,他们答应给外国的利权,不知凡几。共产主义运动升起,亦用过俄国人的钱,这是众所周知的。到了本世纪下半叶,[[ 海峡两岸]] 的经济日趋强大,情况就大为改观。不能轻视个体道德素养在历史关头的重要作用;但就整体状况而言,决定性的是经济。
--袁伟时[[ 《20世纪的启示》]]--书摘[3]
== 冰点事件 ==
2006年1月11日,共青团中央机关报《[[ 中国青年报]] 》下属《[[ 冰点]] 》周刊"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因刊出袁伟时文章《[[ 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 》长文,对中国近代史若干重大事件的解读有异于官方版本,因而导致暂时停刊整顿,并引致主编[[ 李大同]] 及副主编[[ 卢跃刚]] 撤职。3月1日《[[ 冰点]] 》复刊,刊登张海鹏的《[[ 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文章批驳上文,并拒刊袁伟时《[[ 为何、何时、如何反帝反封建]] 》文章。
== 记者采访 ==
"一些学生听了我的历史课,觉得很困惑。他们跑来问我,为什么你讲的历史,与我们以前学的那么不同?!我们到底应该相信哪个版本呢?"袁伟时说。
这几天,袁家的电话铃比往日更频繁。指着茶几上那捧紫红色的99朵玫瑰花篮,袁伟时笑着。1931年12月15日,他出生在广东兴宁。再过几天,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他就80了。他出生那年,孙中山领导的[[ 辛亥革命]] 已过去整整20年。而这场百年来褒贬不一的革命以及中国坎坷的[[ 宪政]] 之路,成为袁伟时后半生最重要的学术使命。
"我80了,大家想为我祝寿。我说,庆祝生日没有多大意思,还是开个学术研讨会,讨论一些问题。"于是,一些学界朋友就开始筹备一个"20世纪中国思想和文化"的研讨会。不过,两个星期前,广东省社联一位官员找到筹办研讨会的广东人文学会负责人,很客气拿出一个文件。他说,根据规定,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必须报请宣传部批准。因这次会议很多学者来自外地,属于全国性学术会议,得事先报批。人文学会负责人当堂表示,既然这样,研讨会我们就不办了。
1950年,袁伟时考入中山大学,读经济系。后北上到上海,进了复旦经济系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学的是老大哥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理论。他的导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江泽宏教授。
"我在复旦的硕士论文,是质疑当时一种很流行的官方观点,也就是'[[ 无产阶级贫困化]]'。我觉得,这说不通啊。[[ 资本主义制度]] 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完善自己,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其实是提高了,而不是贫困化。我花精力找了不少国外资料,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和印度的数据,最后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我的导师好心地劝我,你这个论文交上去,一定会有麻烦。最后,我只好改写了一篇当时讨论得很热烈的问题,谈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15日那天,将有120位朋友前来为袁老庆生。我问他,八十的人生感悟,那天会对家人和朋友说些什么?
他想了想,说。 "第一,我要说的是感谢。我这80年,一路走来,有太多的人帮助过我。我的家人、朋友、编辑、记者。就说帮我修过电脑的朋友,就有20多人,其中还有世界一流的专家!"
"第二,我要说一声道歉。从1949年到七十年代。在那个革命年代,我受到过伤害,但是也伤害过别人。我是一个老共产党员。我尽力谨守良知。在复旦读研究生时,我是班上的党支部书记,我所在的研究生班没有一个人被打成"右派"。但是,另一方面,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是校内大大小小的干部,参加过各种政治运动。自己做过的决定,在政治运动中的发言,都曾伤害到别人。对此,我是要道歉的!"
"面对谩骂,我向来的态度是一笑置之。它们多半是不可理喻的。乱骂人是羞辱自己。现代文明是无法抗拒的。谁的言行对社会有益,时间是铁面无私的审判官。每个人时间有限,我只做自己应该做的事,继续宣扬我的观点。"
最近来找袁伟时的,多半是为明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想听听他的说法。如何评价国父孙中山?共和与君主立宪,对中国,那条路更为上策?对[[ 袁世凯]] ,可否三七开?不过,历史无法重写。我问,这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宪政之路一直走得很艰难,从清末开始,无论是变法改良,还是民国"临时约法"的订立,从国民党倡导"训政",到1949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坎坷经历。这是为什么?
"过去,中国宪政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社会的中下层没有充分参与。对国家道路选择这样的世界性难题,难倒了中国的精英。社会矛盾的尖锐,就迫使掌权者不能不改革。现在的政府上层,并不是都不思改革。只要国家上下一起努力,就能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完成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打开国门,已经过去了170年。现在是完成中国社会转型的时候了!
我要赶航班,他给我指路。道别,我穿过中大老校区的大草坪,那里立着一尊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雕像,他在沉思的样子。永芳楼前,站着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谭嗣同等民国人物的石雕像。不远处,是刚去拜谒过的另一位史学家陈寅恪故居。每天,袁伟时在此地散步。中国人正在寻找前行的立国之路。
== 参考 资料:来源==1. [[中国现代哲学史稿]] . .中山大学图书馆 . 2013-07-212. [[袁伟时简介]] 3. 袁伟时谈录二:"身贵自由,国贵自主"  [[Category:教授]][[Category:历史学家]][[Category:中国人]]
28,64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