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關渡自然公園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關渡自然公園''' </p>|-|<center><img src="https://gd-park.org.tw/sites/gd-park.org.tw/files/imagecache/w800_16-9/images/map-large_01.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gd-park.org.tw/guides 位於[[台北盆地]]北端,[[淡水河]]、[[基隆河]]交接處,於民國90年12月1日起,「關渡自然公園」即由[[臺北市政府]]委由《社團法人臺北市野鳥學會》 圖片 來 經營管理,自古以來,即是重要的[[候鳥]自gd-park] 棲地,也是愛鳥民眾賞鳥的景點。關渡自然公園與淡水區相鄰沼澤濕地佔地57公頃,主要分為:主要設施區、保育核心區、戶外觀察區、永續經營區等四個區域,其中保育核心區並未開放給遊客進入,但是可以透過中心二樓的望遠鏡或賞鳥小屋來觀察裡頭的狀況。</small> |}
'''關渡自然公園''' ([[英文]]:'''Guandu Nature Park''')位在[[淡水河]]與[[基隆河]]匯流處東岸關渡[[堤防]]內,為一個具有[[保育]]、[[教育]]、[[研究]]等多功能的[[自然公園]],南臨的[[基隆河錫口濕地]],兩者同為[[臺北市]]轄區內碩果僅存的[[濕地]]環境與[[候鳥]]棲地,亦是[[關渡平原]]的一部份。
於1986年劃歸為「 關渡自然 公園,即臺北盆地關渡平原西南隅的低窪地,是有名的水鳥觀賞及沼澤生物觀察 保留 區 ,其南側堤外,是一大片水筆仔 」(英文:Guandu Nature Reserve),2021年因 紅樹林 沼澤地。堤防內的關渡自然公園面積共有57公頃,由於地勢過低,多處積水形成淺水地、泥灘地,而逐漸演變成為草澤濕地,加上部份農田廢耕,及棄土堆置改變部份地貌,致使園區內的植物演替成水生、濕生 長年擴張 與 旱生等各種不同群落,提供多樣 陸 化 的生物生存空間。每年春、秋季節, 造 成 千上萬的 水鳥 以此 棲息縮小與恐引發洪患而將自然保留區解編改列 為 南遷北返的 「'''關渡國家級 重要 補給站或度冬 濕 地 。1981年,隨著賞鳥活動的推展,人們逐漸體認 '''」<ref>{{cite news |author1=記者楊媛婷 |title=關渡 自然 的價值,同時也感受到許多環境已遭破壞,許多 保 育人士於是催生關渡 留區退場 轉國家級濕地 |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91343 |agency= 自 然公園 由時報 |date=2021-12-22}}</ref> 。 在 == 歷 經了七任市長後 史==約[[清朝|清]][[康熙]]39年(約西元1700) , 關渡自然公園於2001 此區域為一大片水域。約清[[光緒]]元年(約1875 年 正式 ) 開 園 墾成為農地 。
1955年(民國44年)後由於[[臺北盆地]]抽取地下水產生地磐下陷的情形,加上基隆河改道,此區域水患頻仍。
有傑克·摩爾(Jack Moll)、布雷克喬(K. T. Blackshaw)及威廉·湯瑪士(William Thomas)等3位美國人於1971年(民國60年)開始在臺灣賞鳥並帶動風氣,而[[關渡宮]]正前方這片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口右岸的濕地與候鳥棲地便成為賞鳥人士注目的焦點。
由於人為開發使環境遭到破壞,自1981年(民國70年)4月開始有保育人士臺北賞鳥會張根巽投書[[臺北市政府]]要求成立[[保護區]]以保護此處豐富的生態環境,受到當時[[臺北市市長]][[李登輝]]重視。
1985年(民國74年)林曜松推動將[[關渡]]地區成立結合野鳥保護及教育休閒的「自然公園」概念,在[[許水德]]市長任內展開規劃工作。同年10月,由臺北賞鳥會舉辦關渡水鳥季活動讓關渡賞鳥活動成名。
1986年(民國75年)6月27日成立「關渡自然保留區」,由臺北市政府建設局管理。
經過臺北市野鳥學會不斷的陳情遊說與催生活動加上例年水鳥季的舉辦推廣民眾對環境保育的認知,直到1996年(民國85年)臺北市政府才成立「關渡自然公園」正式由官方界定保護區範圍以保護自然的濕地淨土並提供作為保育、教育、[[休閒]]及研究的場所。
2002年(民國91年)5月,園區內首次成功繁殖[[黑翅长脚鹬|高蹺鴴]];同年10月落成親蟹平台,提供欣賞招潮蟹等蟹類的場所;11月成為第一個無線上網的自然公園。
2021年12月,因自然保留區的紅樹林長年擴張與陸化,造成水鳥棲息縮小與恐引發洪患,故臺北市政府向[[農委會林務局]]申請解編自然保留區,最終林務局同意解編並將此區改列為「關渡國家級重要濕地」。<ref>{{cite news |author1=記者楊媛婷 |title=關渡自然保留區退場 轉國家級濕地 |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491343 |agency=自由時報 |date=2021-12-22}}</ref>
* 主要設施區:位於園區北側,有自然中心、賞鳥小屋、步道及解說系統等設施,佔地5公頃。
** 自然中心:為生態教育、研究與遊客服務中心。二樓設有高倍[[望遠鏡]]提供賞鳥。
** 海岸林區:展示高鹽環境下,植物保水、抗鹽、繁衍等生態。
** 河岸生態區:位於[[貴子坑溪]]河道,展示[[河岸]]兩側開闊地植物生態。
** 埤塘生態區:展示北臺灣平原中[[埤塘]]靜水域與濕生環境生態。
** 親蟹觀察區:位在[[水磨坑溪]]進入關渡水閘門前的緩流地帶,展示[[感潮河段]]營養豐富的[[泥灘]]地上不同蟹類的[[洞穴]]及其有趣的覓食行為。
** 北部低海拔林區:展示北台灣[[海拔]]300公尺以下的[[闊葉林]]相的[[昆蟲]]生態。
** 賞鳥小屋:為位在保育核心區北側的隱身用賞鳥小屋,共有4座面向不同方向。
* 保育核心區:佔園區大部份,為園區自然保育的主要場域,不開放遊客進入。
* 戶外觀察區:位於園區南側,為靠近關渡堤防的兩個賞鳥廣場。
* 永續經營區:位於園區東側,為自然生態與人類活動緩衝區。交由簽約農民耕種,提供鳥兒不同的棲息環境。<ref>[https://gd-park.org.tw/conservation#page-wrapper 保育成果] </ref>。
* 草澤區:早期整個河口沼澤區主要植物為生長在泥灘地上的[[茳茳鹹草]]和[[蘆葦]],也因此成為良好的鳥類棲地,但由於紅樹林侵入僅剩東半部為草澤區。
* 樹澤區:由於地層下陷加上海水入侵鹽化,使得水筆仔在此落地生根,現今形成西半部30多公頃的紅樹林景觀。
==自然環境== 在這裡無論是正規型的學校教育,或非正規型的社會教育,皆可以在 關渡 自然公園產出 平原[[年均溫]]約為[[攝氏]]22[[度]],最低[[月均溫]]約為攝氏15度 , 更多 最高月均溫約為攝氏28.7度。平均 的 民眾得以透過關渡自然 [[年總雨量]]約為2,071[[ 公 園學習與體驗溼 釐]]。 地 種種美好事物 層屬於[[現代沖積層]] , 北邊臨近山區的地層則為[[ 更 成 新世]][[火山岩]]([[凝灰角礫岩]]),北投[[貴子坑]]一帶 為 學校教師推動環境教育活動、政府推動環境教育研習以及機關團體進行環境教育訓練的充電教室及協力幫手 [[中新世]][[沉積岩]]。西北緣有[[金山斷層]]通過。地勢由北向西南漸低。堤防南半部為沼澤地形,並有許多潮溪。漲潮時草澤大部分被淹沒,而紅樹林僅露出樹冠部分;退潮時則出現大片泥灘地 。
==生態特色==
最好的賞鳥時機為秋冬兩季, 有 傑克·摩爾(Jack Moll) 各種[[鷸科|鷸]][[鴴科]] 、 布雷克喬(K. T. Blackshaw)及威廉·湯瑪士(William Thomas)等3位美國人於1971年開始在臺灣賞 [[雁鴨科]]等冬候 鳥 並帶動風氣 , 而關 在[[秋季]]休息再南飛或定居 渡 宮正前方這片位於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口右岸 冬。到了[[春季]]則陸續北返。夏季 的 濕地與 夏 候鳥 棲地便成 主要 為 賞 [[燕子]]。其他常見的留 鳥 人士注目的焦點 有[[紅冠水雞]]、[[烏秋]]、[[鷺鷥]]、[[磯鷸]]及[[白腹秧雞]]等等 。
在關渡堤防外側為一片 由 於人 [[水筆仔]](''Kandelia candel'')所構成的紅樹林純林。水筆仔是臺灣現存4種紅樹林植物中唯一能夠生長在臺灣北部的植物種類。紅樹林植物生長在河海交界、潮汐往返的高鹽濕地。而水筆仔 為 開發使 了適應惡劣的植株 環境 遭到破壞 , 自1981年4月開始有保育人士臺北賞鳥會張根巽投書臺北市政府要求 演化 成 立保護區以保護此處豐富 奇特 的 [[胎 生 態環境 ]]現象,幼株在成株上長出後才如同筆落入水中插入土裡,在泥沼中固定後才發根生長。此外 , 受到當時市 為抵抗河水、潮水往返生 長 李登輝重視 出許多側支根加強支撐主幹並輔助根部呼吸。臨近的紅樹林還有[[社子島]]紅樹林、[[八里區|八里]][[挖仔尾]]紅樹林、[[竹圍]]紅樹林等3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