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奢香博物馆

增加 27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史书称为“卢鹿部”或“水西彝”。在蜀汉时,有过妥阿哲为罗甸王,建都大方;在明朝初期,有过奢香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开辟龙场九驿等兴盛时期。
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着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后由大定知府王绪昆、黔西知州吴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将墓修复为围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标于墓侧卧路旁。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日久年湮,濒于毁废。1960年,[[人民政府]]贯彻发展政策对奢香的历史功绩认真作出评价和肯定,对奢香墓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兴旺、巾帼建功,盛世弘扬。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f>[https://www.sohu.com/a/214862318_65316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批)名单、地区、批次全在这里了(上)!],搜狐,2018-01-05</ref>
==建筑布局==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 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是9板9柱高[[浮雕]] <ref>[https://www.sohu.com/a/413383814_120261803 浮雕的起源与发展],搜狐,2020-08-16</ref> ,柱上是虎头纹构成的图案花纹,板上为9龙9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瓦当虎面浮雕组成。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劳动力石平台,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米,中为9米宽的9级踏云梦山,踏垛左右为120X60厘米栏板立柱浮雕各3块,平台左右为36块120X80厘米白石双面虎头纹[[图案]]的浮雕栏板,和38根120X30厘米白石虎头圆雕的立柱镶嵌而成;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仍为9级踏垛,左右各安栏板3块,立柱3根,左右平台仍镶嵌栏板18板块,立柱20根。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高3.6米,宽1.45米,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各高2.6米;平台前的神道宽7米,长70米,立有华表1对,全高6.4米,华表下各为120X80厘米的白石浮雕护础立柱栏板16块16柱,华表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该馆是一座具有彝族传统[[建筑艺术]]特色,形式别具一格的仿古建筑。全部建筑,依东高西低迤逦跌宕的地势而赋形营建,分三级建成垒砌白石堡坎的平台,次第而上修建门厅、中堂、后楼和两厢廊房。每级梯次上的房屋均是白石堡坎,青砖墙面,青瓦屋顶,红漆廊柱、雕花门窗、牛脚斗拱;歇山式的屋脊呈火焰升腾之形,两端旬挑现蛟龙翘首之状;坎肩式排列的半门半窗配有精美的木雕,窗上雕刻的鹿、鹤、雁等[[图案]],刀法流畅,古朴劲健,形态逼真,气韵生动总体来看,前面门厅外观,似虎睛圆睁,雄视远眺之象,大门上是彝汉文合璧,流金溢彩的“奢香博物馆”匾额显于正中。门前有拾级而上的半月石阶,中堂高过门厅有护栏和石阶,与门厅、两厢廊房,构成回郎四合双层庭院;殿后的重檐楼阁,高屋建瓴,如神龙回首之形。整个布局结构紧凑,楼台重叠,仿佛壁立,嵯峨雄浑,气象奇伟观赏奢香博物馆的建筑艺术,能使人体验到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纵观卧虎与藏龙的意境。在奢香博物馆正门石阶下面的草坪上,屹立着奢香夫人铜像。这尊栩栩如生、气宇轩昂的雕塑,再现了这位600年前身居边陲却胸怀远大的彝族女政治家的英姿风采。
722,5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