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丹江口市博物馆

增加 5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丹江口市博物馆'''位于 [[ 丹江口市 ]] 新城区北京路120号,是地方综合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陈展面积2280平方米,由主楼和裙房组成。1984年成立博物馆以来,一直“有馆无房”,大量珍贵文物无法妥善收藏和利用。目前,南水北调工程迅速推进,库区有大量文物需要抢救性挖掘。库区文物主要分布在丹江口水库和汉水两岸,境内淹没区各类 [[ 文物 ]] 点共计105处,其中丹江口市 境内涉及需发掘文物 [[ 积16 积]]16 万平方米,共47个文物点。
==发展历史==
丹江口市博物馆,1950年是原均县文化馆业务一部分。县 [[ 政府 ]] 考虑到该县所在地,古均州有悠久的历史,境内又有着名的道教胜地武当山,地上地下文物异常丰富,就决定文化馆兼管全县的文物 [[ 工作 ]] 。由此,经过15年的努力,搜集了一批出土和传世文物,并在1957年举办了文物展览。
1979年县文化馆增加专职文化工作人员经征集、采集、收购,以及发动群众捐赠,又积聚了各种文物2200多件。于是丹江口博物馆便在文化馆文物工作的基础上建立。
1982年7月2日正式 [[ 成立 ]] ,隶属市文化局。
==馆藏文物==
丹江口市博物馆存有藏品3800多件,大多为当地出土或遗存,具有浓厚的鄂西北山区和武当 [[ 色彩 ]] 。此外,书画藏品方面,明代画家吕亦荣描绘中国近邻诸国与明朝永乐皇帝交往的“进贡图”和清代宫廷画家蒋廷锡的 [[ 花卉 ]] 、蜂蝶等,亦属罕见珍品。
==文物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淹没各类文物古迹131处,被列入 [[ 联合国 ]]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武当山着名景观遇真宫,也将因丹江口水库蓄水水位升高而被淹没。
丹江口市文物保护专家卢家亮介绍,地处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作为我国 [[ 道教 ]] 发源地,早在1994年就先于布达拉宫等名胜进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遇真宫、紫霄宫以及目前被淹没在丹江口水库底部的净乐宫等一道构成了武当山历史上最着名的九宫九观风景,并因此被单独列入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目录。遇真宫始建于明朝,又名“会仙馆”,因道教祖师张三丰曾在此悟道练功,并创立武当拳法、剑术而声名大振,它的总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有八字宫门、真仙殿、配殿等建筑40多间,约3万平方米。 [[ 记者 ]] 了解到,由于遇真宫所在的地理位置海拔为168米,“ [[ 南水北调 ]] ”中线工程完成后,丹江口水库大坝将加高到176.6米,蓄水水位也将升高到170米。遇真宫所处的水库消落区将变成永久淹没区,具有600多年历史的遇真宫也面临着与沉睡水底的净乐宫相同的命运。
丹江口市博物馆馆长陈刚毅说,将要动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比以往更加重视了对文物古迹的抢救保护。为了保护遇真宫这一着名景观,避免重演净乐宫的一幕,有关部门特提出了3种具有可操作性的 [[ 保护 ]] 方案。一种是投资1000多万元,在遇真宫前200米通圣沟处筑造一条拦水坝;把遇真宫和临近的玄岳牌坊等古建筑一起围起来;二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遇真宫拆除,投资1.2亿元在武当山镇玉虚宫遗址附近重建;三是将遇真宫拆除后,搬迁到丹江口市净乐宫复原处重建。他表示,这3种方案目前都进入到了最后论证,他们将在大坝开工前拿出最后的可行办法,确保遇真宫等世界级 [[ 文化遗产 ]] 不因调水而受损毁。
==参考文献==
[[Category:069 博物館学]]
722,55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