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周仁来

增加 296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周仁来
[[File:周仁来.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b092b6ee188870bd.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475437-6689138.html 来自360图片]]]
|图像说明 =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出生日期 =
| 逝世日期 =
| 国籍 = 中国
| 民族 =
| 出生地 =
| 职业 = 教 授,博士生导师;育科研工作者
| 毕业院校 =
主要成就 =
}}
 '''周仁来''',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主任 <ref>[https://news.njts.edu.cn/2019/1106/c38a46598/page.htm 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应邀到教育科学学院做学术讲座 ],南京特殊教育学院, 2019-11-07</ref>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 [[ 北京市 ]] 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主任。主要采用ERPs、fMRI、眼动记录、多导生理记录、生物反馈、虚拟实验、认知实验等方法与技术研究: 情绪:情绪能力评估与调节;情绪障碍诊断与矫正;情绪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记忆:记忆能力评估与训练;情绪与记忆相互作用;记忆加工的认知与神经机制; 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ref>[https://www.xzbu.com/8/view-8815592.htm 周仁来:揭开智力提升之谜(附图)],行至部落网</ref>
== 个人简介 ==
[[File:20120904203901-1063681092.jpg|缩略图|左|周仁来[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4/20120904203901-1063681092.jpg 原图链接]]]'''职称''': 教授
教授 '''研究领域''':   人类情绪、记忆及认知与情绪之间的交互作用
'''现任职务''':
北京师范大学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 教授 ]] [[ 博士生导师]];<ref>[https://ste.njxzc.edu.cn/1b/7f/c465a72575/page.htm 南京大学周仁来教授应邀来我院举行学术讲座 ],南京晓庄学院, 2019-10-23</ref>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学习经历:'''
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
1989年9月至1992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系教育心理学专业缺陷心理学方向硕士生。
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普通心理学专业实验与认知心理学方向博士生。
'''工作经历''':
1992年7月至1993年8月,[[ 辽宁师范大学]] 教育学系助教。
1996年7月至2001年7月,[[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历任讲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会主席。
2001年8月至2002年8月,[[ 辽宁师范大学]] 心理学系,教授,副系主任。
2002年9月至2007年8月,[[ 北京师范大学]] 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行为与脑电数据采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
2007年8月至2013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所所长。
2013年7月-2014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主任。
2014年9月至今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3]
'''培训交流''':
[[File:20120904203901-1063681092.jpg|缩略图|右|周仁来[http://pic.baike.soso.com/p/20120904/20120904203901-1063681092.jpg 原图链接]]]
1999年5月至1999年11月,英国谢菲尔德大学临床神经学系应邀合作研究学者
2001年4月至10月,[[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认知电生理实验室(ERP)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3月至7月,[[ 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 博士后研究员
'''学术兼职''':
== 学生培养 ==
2005年以来先后有10名硕士生获得硕士学位,2人获得博士学位,其中,1人目前在德国马普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加拿大排位第一的麦吉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法国巴黎高师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1人在美国奥尔巴尼大学联合培养。先后指导了约11项项本科基金项目,其中,有7人均在国内核心心理学学术杂志《心理学报》(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前瞻记忆的提取机制及其年老化效应"为北京师范大学校级优秀项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唯一代表参加了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会)、《心理科学》上发表11篇学术论文,有5人获得当年优秀本科基金项目称号,占心理学院自2002年以来本科生发表CSSCI级别以上杂志论文数量的三分之一以上,1人在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人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4]
== 论文发表 ==
工作记忆刷新训练软件
本科生心理实验技能测试系统[5]
== 参考 资料:来源=={{Reflist}}[[Category:教授]][[Category: 教育學 心理学 家]]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