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五梨跤

增加 802 位元組, 2 年前
關於五梨跤
*香山濕地的五梨跤集中在海山罟部份小區域,總數不到 40 棵,因環境溫度不似南部溫暖,生長較為緩慢,只能混雜水筆仔與海茄苳之中以擋寒風,86 年間種植至今(96)年始才發現開花繁殖現象,但由於97年2月約有3個星期長時間受冷鋒寒襲的關係,4月觀察時全數死亡。
[[File:五梨跤02.jpg|400px|缩略图|居中|香山濕地的五梨跤[https://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sea/plant/303/303.htm 照片來自]]]
 
因港口開發後細蕊紅樹及紅茄苳野外滅絕後,五梨跤是現生最稀有的紅樹林植物,在台灣南部河口海岸生態扮演重要的角色。經由研究,目前五梨跤的復育繁殖已經建立一套海岸育林技術,可因地制宜的因應海平面上升,利用紅樹林耐淹且耐鹽之特性,固結土壤、造陸、淨化污染物,營造具備生物多樣性的原棲地,以保護海岸國土資源。
 
早年台灣以Rhizophora mucronata當作五梨跤的學名,後來學者比對標本後,發現生長在台南、高雄河口泥灘地、葉前端有芒尖的這種植物更像Rhizophora stylosa因此修正採用現在的學名,也有人稱它為紅海欖。<ref>[https://e-info.org.tw/node/217544 五梨跤],五梨跤-環境資源中心</ref>
 
 
*莖:
與水筆仔不同的是,其胎生苗胚軸上氣孔明顯,具有粗疣的外表,長度普遍較水筆仔的胎生苗長,成熟期也較長,約為一年。<ref>[https://sowhc.sow.org.tw/html/observation/sea/plant/303/303.htm 五梨跤],五梨跤</ref>
 
==圖片說明==
31,75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