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丹尼斯·加博尔

移除 1,044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丹尼斯·加博尔| 图像 = [[File:2213.jpg|中|缩略图|[https://p1.ssl.qhmsg.com/t01e59bfb7929f5d2f8.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6424825-6638497.html 来自360百科]]]}} 丹尼斯·加博尔,1900年6月5日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伦敦帝国科技学院的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伽博(Dennis Gabor,1900-1979),以表彰他发明和发展了全息摄影。伽博是在激光器还未出现前的40年代发明全息摄影 [1] 的。 {| class="wikitable"|-| 中文名 || 丹尼斯·加博尔 || 外文名 || Dennis Gabor |-| || 匈牙利 || 出生日期 || 1900年6月5日|-| 出生地 ||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出生日期 1900年6月5日 职 业 学者 || 毕业院校 || 柏林工科大学 |-| 职 业 || 学者 || 主要成就 || 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目录|}1 简介2 == 人物 生平 ===== 早年▪ 科研时期 === 晚年▪ 逝世3 履历4 家庭5 成就及贡献6 个人生活7 评价简介编辑伽博是在激光器还未出现前的40年代发明全息术的。当时他正在一家公司的研究室里工作,该公司旨在电子显微镜需要提高分辨率。 [2] 生平编辑早年
丹尼斯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各种发明、显微镜的理论、彩色照片的摄制方法和爱迪生都充满兴趣。他13岁参观了布达佩斯技术博物馆,即使是他成人后,对那时的激动情景记忆很深的。而丹尼斯15岁的时候,他对阿贝氏显微理论和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氏彩色照相术非常的着迷。
 
此时他和他弟弟乔治一起在家里建立了一个小型实验室,以反复进行X射线和放射性等一些全新的实验。另外,丹尼斯他还没有上大学的时候,就用了两年的时间自学了微积分,攻读完当时最厚的克沃尔课本,此时的他萌生了对物理的终身热爱。
 
然而由于当时在匈牙利物理被认为还不算是一个职业,结果丹尼斯在跨进大学的那年,选读了工程而不是物理。但是他对物理的热爱还是一如既往,是身在电力工程,而心在应用物理。丹尼斯在柏林工科大学学习期间,经常会从工大溜到最高的学府柏林大学去听讲,当时爱因斯坦、普朗克、能斯脱和劳厄等都在那里,这些著名的物理学家给丹尼斯深刻的影响。
 ===   科研时期 ===
丹尼斯1918年至1920年在布达佩斯工业大学学习,后转入柏林工科大学,于1924年柏林工科大学获得学位证书,三年后获得电气工程方面的工程博士学位,后又在伦敦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丹尼斯在柏林西门子公司和霍斯克公司任研究工程师。
图册图册(2张)
直到1933年,丹尼斯和数以千计的其他知识分子一样,离开了希特勒统治的德国,回到了匈牙利,没多久就迁到了英国。那时候1934年的英格兰仍旧笼罩在经济萧条的浓重阴影之中,对于丹尼斯,一个外国人,寻职显得相当困难,后来终于和拉格比的汤姆森-豪斯顿公司达成协定而得到了一个职业,并取得了英国国籍。
 
1949年到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执教,起初担任讲师,后来从1958年起任应用电子物理学教授,一直执教到1967年退休,这段时期是令人愉快的。
=== 晚年 ===
丹尼斯退休以后,还沉浸在发明的欢乐之中,而同时,自1958年以来,他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新的兴趣、研究工业文明的未来上来,并越发感觉到在技术和社会制度之间已经形成一种严重的失调,在他看来,有发明创造才智的人应当把社会的创造放在首位。
 
他对将来社会事态的写作是如此的感兴趣,并于1963年发表了《展望未来》,1970年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72年的《成熟的社会》。
=== 逝世 ===
丹尼斯·伽柏一生都在工作,全息术基本概念的奠定是他的荣誉和欢愉,他于1979年2月9日逝世,终年78岁。
== 履历 编辑 == 
195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64年当选匈牙利科学院名誉院士及获得伦敦大学科学博士;
 
1967年获伦敦物理学会托马斯·杨奖章,热那亚国际通讯所克利斯朵夫·哥伦布奖;
 
1968年获美国城弗兰克林学院阿尔伯持·迈克尔逊奖章,王家学会伦福德奖章;
 
1970年获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名誉奖章,大英帝国二级勋章及获得南安普敦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1971年获法国物理学会霍尔韦克奖并获得德尔夫特工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1973年当选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
家庭编辑丹尼斯·加博尔,1900年6月5日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一家采矿公司的董事长伯塔兰·加博尔和妻子艾德里安娜久久望着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并取名为丹尼斯·加博尔,之后,丹尼斯又有两个弟弟相继出生。 长大后的丹尼斯个儿较矮,但却很强健,自去了英国后,36岁的他与一个叫M·路易斯的女人结婚,即使他们夫妇俩没有孩子,可是这个女人被他描述为那种很少的能使别人得到幸福的人之一。 == 成就及贡献 编辑 == === 发明全息术 ===
丹尼斯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全息术,而作为物理学家和高级工程师,他一生中除了享有100多项专利外,还发表了80多篇的论著,其中包括瞬变示波器、气体放电与等离子体、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镜、通讯理论与通讯技术(电视)以及物理光学的衍射和干涉显微镜等。
1956年他发明了正交全息照相法,运用传统的过滤光源,创立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1960年有了激光后,全息照相成为实用技术。制成了平面阴极射线管,提出形成光学描述的矩阵理论,通信技术中的分析信号理论、脉冲压缩原理,信息论中的伽柏——申农理论。 与此同时,他还醉心于社会问题,并于1963年发行了《创造未来》,1970的《革新》及1972年的《成熟的社会》三书,把社会工作列为在他有生之年的头等大事。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71年度的奖金授予了一个已获得100多项发明专利权的人——丹尼斯·加博尔,主要是由于他在全息照相术上取得的成就,该成就可认为是发现,也可以认为是发明。丹尼斯因发明和发展了全息照相法,获得了197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他所获得的最高荣誉。
=== 全息摄影术 === 
全息摄影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摄影技术。普通摄影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光强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了立体感。
 
谷歌纪念丹尼斯·加博尔诞辰110 周年
 
全息摄影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摄影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
 
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摄影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个人生活编辑
丹尼斯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尽管如此,他除了找时间游泳、阅读和写作,他还能够援引拉尔可(奥地利诗人)和法勒利(法国诗人和哲学家)的诗文。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人,一位英国公民,操着一口柔软的匈牙利口音,他非常注重衣着细节,为人开朗,举止谦恭有礼。
评价编辑
丹尼斯·加博尔是属于那类关注着技术发展对人类带来利益的物理学家和技术专家。——王家科学院埃里克·英杰斯坦教授
57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