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兒玉源太郎

移除 155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对中国革命党的支持===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治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ref>[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ref>1900年,[[孫中山]]計劃在惠州起義,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殖民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在[[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41207/18960196 外國干政史]</ref>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滿清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ref>[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07023518/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date=2015-09-07 }}</ref><ref>"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2_01]</ref>
*清國革命人士[[容閎]]的《西學東漸記》一書中有他於1901年與兒玉總督的對話,兒玉總督說「...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極惡之消息報君...」容閎聞而大異,急欲知所謂惡消息者究為何事。兒玉曰:「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閎答稱:「予今在閣下完全治權之下,故無論何時,閣下可以從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願為中國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兒玉總督聞言莊重對曰:「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與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並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臺灣]]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隔日果有護兵四人,夜間在容閎寓所四圍巡邏,日間逢其外出無論何時,此四兵必隨行,二居前,二居後,加意防護。容閎自述「予居臺灣數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閎認為此次與日本臺灣總督之談話,實為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之事。<ref>劉澤民,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1203140800/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date=2014-12-03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10/16</ref>
22,0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