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停滞性通货膨胀

增加 5,85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停滞性通货膨胀 </big> ''' |- | [[|居中|[ 原图链接][ 图片来…”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停滞性通货膨胀 </big> '''
|-
| [[|居中|[ 原图链接][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停滞性通货膨胀

|}

'''停滞性通货膨胀'''(英文:stagflation),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滞胀(stagflation)作为混成词起源于[[英国]]政治人物Iain Macleod在1965年于国会的演说中提出。

这个概念值得注意的原因,部分基于在战后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上,人们认为通货膨胀与经济衰退不能并存,亦因为人们广泛认为滞胀与财政赤字一样,一旦开始就难于根治。

在[[政治]]场上滞胀以通货膨胀痛苦指数(Misery index)来量度(简单以失业率及通胀率相加),用以影响[[美国]]1976年及1980年的总统选举。<ref>[https://wenda.so.com/q/1372974067066221 什么是停滞通货膨胀?], </ref>

=成因=
经济学家提供造成滞胀的两个主因:

经济产能被负面的供给震荡而减少。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减少,引致商品价格上升同时经济放缓。

另一原因为不当的经济政策。例如[[中央银行]]容许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政府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作出过度管制。

在分析1970年代的滞胀时提供了两种解说:首先是油价暴涨,继而中央银行使用过度刺激的货币政策对抗经济衰退,形成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

=货币学派观点=
===货币主义===
1960年代前很多凯恩斯主义者忽视滞胀的可能性,因为历史经验所得高失业率伴随的是低通胀率,反之亦然(其关系称为菲利普斯曲线)。其想法是对商品的高需求引致价格上升,同时鼓励企业增聘劳工;同样地就业上升引致需求增加。但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当滞胀出现时,明显地通胀与就业水平的关系并不平稳,也就是说菲利普斯关系可以位移。宏观经济学者对凯恩斯主义抱怀疑态度,凯恩斯主义者再三考虑其想法去找寻滞胀的解释。

菲利普斯关系偏移的解释由货币学派的米尔顿·弗里德曼、及埃德蒙·费尔普斯提出。他们认为当工人和企业开始预期通胀上升时,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在任何失业情况通胀都上升)。特别在通胀持续多年,工人和企业在薪酬谈判中考虑通胀,令工人薪酬和企业成本加速上升,引致通胀加剧。这个想法在早期凯恩斯学说受严重批评,但逐渐为大部分凯恩斯主义者接受,并引入到新兴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模型。

=新凯恩斯学派=
当代[[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滞胀可以用区分影响总需求的因素与影响总供应的因素来理解。虽然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对于总需求的波动可以起稳定作用,然而对于总供应的波动成效不大。特别当有总供给震荡,例如油价上升,可引致滞胀。

新凯恩斯学说区分两种不同的通胀:需求拉动型(总需求曲线位移所致)及成本推动型(总供应曲线位移所致)。在这个观点中,滞胀是由成本推动型通胀引致。成本推动型通胀在某种压力或情况以致成本上升发生;而因素可以是政府政策(例如加税)或单纯的外在因素如天然资源短缺或战争行为。

=滞胀经济影响=
===对短期的影响===
滞胀的物价持续上涨现象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产量下降会导致企业提供的劳务和物品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企业甚至会面临破产倒闭,整个经济呈现衰退的趋势。高通胀率影响财富分配并扭曲价格,高失业率使国民收入下降。

===对长期的影响===
在长期中,物品与劳务的产量在一段时期内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随着工资、价格和感觉根据较高的生产成本进行调整,最终衰退会自行消失。例如,低产量和低就业会加大使工人的工资下降的压力,较低的工资又增加了供给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短期总供给曲线移回到原来的位置时,物价水平下降,产量接近于其自然率,经济回到总需求曲线与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的位置,这一过程也就是经济的自我纠正。

===菲利普斯曲线===
在短期中,滞胀使经济产量下降,物价上升,引起较高的失业和较高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向右移动,即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

因为长期中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权衡取舍,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率都趋向于其自然率,因此,滞胀不会导致菲利普斯曲线移动。

=解决方法=
对付滞胀,中央银行很难依靠单一的货币政策来消除滞胀,因为采用紧缩货币政策,一提高利率,企业经营成本加大,经济就有可能更加萧条,甚至引发倒退,若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即印银纸但同时没有抵押),降低利率,虽然刺激了经济增长,但又会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因此,政府应该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同时减税,加上适度提高利率来压抑通胀,随着时间推移则可逐步消除滞胀。但此方法可能增加国债负担。

=滞胀投资策略=
滞胀阶段以商品、短期债券和现金为最佳组合;其次为需求弹性小的公共事业、医药等股票;再次为部分工业股;最后为金融、房地产和非必需消费类股票。
=参考来源=

[[ ]]
68,7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