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许昌

增加 5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align= light|
|}
[[许昌]],古称许州,是河南省地级市,[[河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中原城市群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交通和物流枢纽城市、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汉魏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周口市,南界漯河市,西交平顶山市,北接郑州市,东北与 [[ 开封市 ]] 毗邻;下辖2区、2市(县级)、2县,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许昌市常住人口为4379998人 。
许昌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原城市群、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 。 许昌古文化有史前文化系列、汉文化系列、三国文化系列、寺庙建筑文化系列、钧瓷文化系列等。
夏朝,曾建都阳翟(今许昌禹州)。
商朝,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 [[ 禹州市 ]] 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建安区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西周,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城邑有:历(今禹州市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许(今建安区张潘乡古城村一带)、鄢(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等。
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鄢陵属开封府。雍正十三年(1735)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 [[ 鄢陵县 ]] 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鄢陵直属河南省。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抗日战争爆发后,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禹郏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军区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 [[ 辖许县 ]] 、鄢陵、襄城等9县。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1948年6月7日,中原野战军一部和豫皖苏军区第五军分区部队解放许昌。 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 [[ 郾城县 ]] 、舞阳、叶县、襄城、禹县、 [[ 郏县 ]] 、宝丰、鲁山、临汝、扶沟、西华、商水、平顶山市等县市。
共和国时期,1954年10月,临汝县改隶洛阳专区管辖。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 [[ 襄城县 ]] [[ 郏县 ]] 划归 [[ 平顶山市 ]] [[ 舞阳县 ]] [[ 临颍县 ]] [[ 郾城县 ]] 划归漯河市。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1993年12月14日, [[ 长葛县 ]] 改为长葛市。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2016年12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许昌县,设立许昌市建安区。
=='''行政区划'''==
51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