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皇姑屯

增加 255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皇姑屯事件'''(Huanggutun Incident)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
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但秘不发丧。其子[[张学良]]从前线动身,于6月18日赶回沈阳,稳定了东北局势,直到张学良21日继承父亲职务后,才正式公开发丧。案发皇姑屯站以东,史称[[皇姑屯事件]]。当时在日本国内,由于没有公布凶手,日本政府一直以“满洲某重大事件”代称。<ref>[ 外链网址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6-01/1636293341.html日本人战胜东北的狼子野心- 网页标题皇姑屯事件始末], 外链 新浪 ,2019-04-21</ref>
==起因==
张学良、杨宇霆等亦“力劝老将回奉”。5月30日,张作霖召集张作相、[[孙传芳]]、[[杨宇霆]]、张学良举行会议,决定下总退却令。6月1日下午,“邀外交团入府”,在怀仁堂与外交团告别。他在致词中,以极悲痛的语句,向各国使团表示他的“讨赤”立场。他说:“余为中国计世界计,始终矢志讨赤,至保护外侨生命财产,即余在满洲时......亦未尝一日忘怀,今后仍然请各位放心。”6月2日,张作霖发表了“出关通电”,说明自己到北京“本为救国而来,今救国志愿未偿,决不忍穷兵黩武。爰整饬所部退出京师。”张作霖虽通电“退出京师”,但决不甘心放弃既得的统治地位。
<ref>[外链网址 网页标题],外链网站</ref>
 
==过程==
1928年6月3日晚6时,张作霖离开北京大元帅府,乘坐由奉天迫击炮厂厂长沙顿驾驶的在英国制的黄色大型钢板防弹汽车,奔往火车站。随行的有靳云鹏、潘复、何丰林、刘哲、张作霖的六姨太太和三儿子张学曾、日籍顾问町野和仪我等人。张作霖的专车22节,是清朝慈禧太后用过的“花车”,装饰非常华丽,他乘坐的80号包车在中间,包车厢后是餐车,前边是两节蓝钢车,里头坐着潘复、刘哲、莫德惠、于国翰等人。晚上8时,专车从北京车站开出。深夜,列车风驰电掣地开到山海关车站,黑龙江督军吴俊升专程在这里迎候。
炸车后不久,日本人先后制造了奉军军车脱轨事件和沈阳炸弹案,企图引起混乱。6月16日,1万8千余名日军士兵又在沈阳城南演习。
为防止日军乘机举动,奉天当局决定对张作霖的死密不发丧,发表通电称:主座“身受微伤,精神尚好”,“省城安谧如常”。大帅府邸依然灯火辉煌,烟霞阵阵。杜医官每日仍按时到府上班,填写病案。厨房每日三餐仍按时送饭进去。家人一律不啼哭,不戴孝。日方天天派人“慰问求见”,都被“婉言谢绝”。主持家政的五夫人浓妆艳抹,与前来窥探虚实的日本太太们从容周旋。同时,奉天当局下令全城戒严以稳定局势。直至张学良潜回沈阳,才于6月21日公布张作霖死讯<ref>[ 外链网址 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6-01/1105293209.html 网页标题历史事件回放-皇姑屯炸车案], 外链 新浪 ,2019-04-21</ref>
==东北易帜==
从1929到1931年夏,关东军参谋部先后四次以“参谋旅行团”的名义在东北各地系统搜集情报,拟定各种计划方案。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也积极为侵略东北做准备。1931年4月,原驻日本寒冷地区仙台的第二师团轮驻辽阳;为对付沈阳城坚固的城墙,日本又从东京调运两门24厘米榴弹炮,配属日军驻沈阳第二十九联队,7月,又从本土增派一个师到朝鲜,准备随时渡过鸭绿江参战。同时,日本还将熟悉中国情况,担任张作霖顾问多年的本庄繁调任关东军司令官;将一直从事于策划进攻东北,主持制定过多份解决满蒙问题大纲的参谋本部情报部长建川美次少将调任作战部长;另将“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之一、绰号“日本之脑”的石原莞尔以及坂垣征四郎等人调至关东军参谋部任职。
此外,日本还施展调虎离山计,策动[[阎锡山]]与汉奸[[石友三]]等人挑起反对张学良的战争,将介入1930年中原大战的东北军主力继续吸引在关内,致使东北兵力空虚。至此,日军在东北的准备基本就绪,只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了。 <ref>[http://mil.news.sina.com.cn/2005-06-01/1639293343.html 皇姑屯事件与张学良东北易帜],新浪网,2005-06-01</ref>
==结果==
 
身在兰州的张学良得知关东军已开始秘密调动,打算浑水摸鱼,趁乱占领沈阳。为防不测,他化装成一个伙夫,跟随部队秘密赶回了当时称为“奉天”的沈阳。回到沈阳后,张学良才得知父亲的死讯。为保国家大业,张学良强忍悲痛,模仿父亲的笔迹签发命令。等到把一切相关事宜都安排好了,东北地方政府才对外宣布张作霖的死讯。
23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