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灰鲸

增加 9,92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灰鲸</big> ''' |- | File:341a1bca2a5c4bc4898b88601b7723c0.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灰鲸</big> '''

|-

|
[[File:341a1bca2a5c4bc4898b88601b7723c0.jpg|缩略图|居中|[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1216/341a1bca2a5c4bc4898b88601b7723c0.jpe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oMmLkEkL0TkKIKmbELjboLmLkElbYTkKIRmLkElbcTkKILmrELjbgRmLkEkLY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20lHzrHoIEbjjb0E0O9GwqR7zOMGwOQ%3D_473688704&query=%E7%81%B0%E9%B2%B8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灰鲸(学名:Eschrichtius robustus),隶属于鲸偶蹄目须鲸亚目灰鲸科,体围比须鲸科的种类大,

但比露脊鲸小;它的成体长10至15米(雌鲸略大于雄鲸),最大体重超过35吨。

体形呈纺锤状,躯干粗胖,在鳍肢附近最粗,向尾部逐渐变细。

无背鳍,沿后1/3的背脊上有8~15个低的峰状突,第一个[[峰状]]突最大,越靠近尾部越小。

灰鲸的腹部平滑无纵沟,仅在喉部有1至2米长的纵沟2到5条,喉部有约1.5米长的喉沟2-7条;

它的头长约为体长的1/5,头后腹侧有一对较小的鳍肢,鳍肢宽短呈桨状,梢端尖;其尾叶宽大,

后缘呈平滑的“S”形,并具一处深的中央缺刻。上颌每侧有130-180块鲸须板,淡黄色,须毛很粗糙;鲸须板长40~50厘米。

灰鲸幼鲸为黑灰色,但成年后则呈褐灰色至浅灰色。它的全身密布浅色斑,以及由鲸虱和藤壶类

构成的白色至橙黄色的斑块。这些体外寄生物的斑块成为了该种的特征之一。

中文名灰鲸外文名gray whale

别 名克鲸、掘贝者、弱鲸拉丁学名Eschrichtius robustus

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

亚 纲兽亚纲目鲸偶蹄目

亚 目须鲸亚目科灰鲸科属灰鲸属种灰鲸分布

区域仅见于北太平洋及相邻的海域命名人及年代Lilljeborg,1861年

==形态特征==
灰鲸体长在10-15米之间,体重达30多吨。全身灰色、暗灰色或蓝灰色,有白色斑点,

因此得名,也有人称它是“灰色的岩岸游泳者”,腹面的颜色较淡。身体后部的皮肤上凹凸不平,

主要是被岩石或砂擦伤以及藤壶等寄生动物附着后留下的伤疤所形成的赖皮状皮肤。

它的眼睛为卵圆形,位于口角的后面,比其他须鲸类的眼睛的位置靠上,上眼睑略长。

耳孔较大,可以插入一枝铅笔,位于眼睛与鳍肢的基部之间。鲸须为淡黄色、每侧大约为140-180枚,

长度为40-50厘米。须板较厚,须毛粗糙,整个须板给人以沉重的感觉。它头上的毛也较其他须鲸类多,

排列不太规则,上、下颌的前端最多,毛的基部不形成瘤状隆起。舌狭而厚,

前端灰色,其余部分为粉红色。鳍肢上有4指,缺少第一指。

它的体形粗胖,尤其是鳍肢的附近最粗,然后由此向尾部逐渐变细。头部与体长相比较小。

虽然没有背鳍,但也露出背脊,并可见到尾部背面有8-15个小的驼峰状隆起。鳍肢宽厚,

前缘凹凸不平,尾鳍的大小中等。胸腹部有2-4条纵沟,沟的前后长度达1.5米,但没有褶沟。

有人认为褶沟的作用是当动物呼吸时有助于胸腔的扩大或缩小,摄食的时候可以增大口腔的容量,

而灰鲸是现有须鲸中最原始的浅水类型,所以褶沟尚不如其他须鲸那么发达。喷气孔有2个,

位于吻部最高处的稍后方,2个孔的前端的距离较近,大约为7厘米,后端的距离稍远,

大约为21厘米,略成“V”字形,喷气孔前后的长度约为20厘米。它喷出的雾柱又矮又粗,

上面很平,彼此靠得很近,所以从后面看是挨得很近的两条雾柱,从侧面看上去就象只有一条雾柱一样。

==生存习性==
它是哺乳动物中迁移距离最长的种类,迁移距离可长达10000-22000公里。在太平洋的北美洲一侧,

灰鲸从5月下旬到10月末穿过白令海峡和白令海西北部,到水温、光照都较适宜的北极圈内索饵,

然后开始南移,穿过阿留申群岛,沿着北美洲大陆沿岸南下,平均每天行进大约185公里。

2月间在水温较高、光照充分的加里福尼亚半岛的西侧以及加里福尼亚湾的南侧繁殖。

2月份以后再次开始北进,但路线与南下时不同,从夏季的索饵场所到冬季的繁殖场所之间的

往返距离大约为18000多公里。在太平洋的亚洲一侧,灰鲸从鄂霍次克海穿过宗谷海峡进入日本海,

再沿着朝鲜东海岸经过到达中国的南海,其中还有一部分穿过对马海峡后北上进入中国的黄海。

西北太平洋种群夏季在鄂霍次克海,秋季到广东和海南省海域越冬;东北太平洋种群夏季在楚科奇海、

波弗特海和白令海,秋季沿海岸线至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西岸越冬。

==食物==
灰鲸主要以浮游性小甲壳类、鲱鱼的卵,以及其他群游鱼类为食,也吃海胆、[[海星]]、海螺、寄居蟹、瑟虾、

海参以及海藻等。但在南下洄游时不摄食,胃中是空的,往北洄游时才经常摄食。

==潜水==
它也是在浅潜水的时候呼吸数次以后,就接着进行一次时间较长的深潜水,潜水的深度约为100米左右,

在水下前进的距离约为1000米,持续时间一般为17一18分钟。浅潜水时尾鳍并不露出水面,背部也不弯曲,

但深潜水时尾鳍常高举出水面。它的游速很慢,一般为每小时3-4海里,最快也不超过7一8海里。

==发声==
一些灰鲸特别喜欢发出一种“哼哼”声,无论何时何地,每小时大约发出50次左右,每次历时2秒钟,

频率范围在20-200赫兹之间,强度可达160分贝,很象是在叹息或者嘟囔。人们对它发出这种声音的原因尚

不清楚,有人认为是回声定位或者群体成员之间交流的信号,也有人认为是对暴风雨、地震地自然现象的反应,

最近的发现表明,发出这种声音的个体大多是没有找到配偶的个体,于是又推测这

种“哼哼”声可能是它们对于“失恋”的叹息,或者是一种愤懑和发泄。

==天敌==
灰鲸在海洋中的主要天敌是虎鲸,经常遭受虎鲸的袭击,这时只有将肚皮朝上浮在水面上,用假死的方法试图躲过灾难。

==地理分布==
灰鲸分布于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北美洲沿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日本海和中国的黄海、东海、南海等温带海域附近。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海域):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朝鲜、韩国。

==繁育信息==
灰鲸在1-2月交配,雌兽大约每隔一年繁殖一次,怀孕期大约为12个月,每胎产1仔,翌年1-2月在越冬区浅海岸生产,

是唯一在浅海繁殖和产仔的须鲸类。幼仔出生时体长为4-5米,一年后可达9米。雌兽在产仔后就拒绝与雄兽接触,

雄兽只能寻觅其他未产仔的雌兽交配。雄兽对于雌兽,以及雌兽对于幼仔之间的眷恋性都很强,但雌兽却不眷恋雄兽,

所以如果雌兽或幼仔受到威胁的时候,雄兽和雌兽都会奋起救助,但如果是雄兽遇险,就不会得到救助了。

==种群动态==
概述基因研究和差别恢复模式显示,灰鲸的西北[[太平洋]]亚群独立于东太平洋亚群,前者被列为极危物种。

无论太平洋东部还是西部的灰鲸,在史前时代都有被巨牙鲨猎杀的纪录。20世纪初期,沿海土著捕鲸数降至较低水平,

兴起的商业捕鲸造成的鱼类资源消耗,严重削弱了传统的渔猎经济。19世纪中叶,潟湖育种区的商业捕鲸活动

导致东太平洋灰鲸锐减,1855~1865年,十年高峰捕鲸期,每年捕获量约在480头。1967~1996年的调查显示,

仅管有持续捕捞,东太平洋的灰鲸数量正以每年2.5%的增速恢复,1997年~1998年到达24,000-36,000头的高峰,

2001~2002年,下降到15,000-22,000头,种群下降的原因解释繁多,最大可能与食物获取及环境承载力有关。

西太平洋的灰鲸数量保持了过去水平,大约在100~300头左右。

==野生种群==
中国: 1961和1962年分别有1头灰鲸搁浅在福建晋江海滩。

1949年~1979年间在辽宁省、山东省、[[广东]]雷州半岛和惠阳大亚湾内、以及海南省都有搁浅或发现的记录。

2011年11月5日,福建平潭发现1头搁浅的灰鲸。

全球: 朝鲜海域1966年间的小规模捕猎使这个种群未能得到恢复,2001年估计不到100头;东北太平洋种

群也曾在1854~1865年间遭到严重捕杀,自1937年开始保护后逐渐得到恢复;据国际捕鲸委员会(IWC)统计,

1987~1988年约有21,000头;据1997~1998年调查,估计现存种群约26,600头。

美洲种群在20世纪初仅剩几百头,1947年起经国际协议禁止猎捕,2004年已恢复到30,000头;

亚洲种群资源恢复甚是缓慢,当前数量约有200头。种群趋势稳定。

==保护级别==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东太平洋亚群列为无危物种(LC),西太平洋亚群列为极危物种(CR)。

2021年2月,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lan-pian-79 灰鲸],搜狗,2021-12-11</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17,47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