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莱佛士

增加 5,220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莱佛士 </big> ''' |- |File:65hghfds878675 b.jpg|缩略图|居中|[ht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莱佛士 </big> '''
|-
|[[File:65hghfds878675 b.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lssdjt.com%2F201604%2F28231102552.jpg&refer=http%3A%2F%2Fimg.lssdjt.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1966085&t=80e9ca9b4fd70d85ef18fe8a5373575a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doc/2232380-2362118.html 图片来源]]]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 莱佛士

|}

莱佛士全称为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Bingley Raffles, FRS (1781.7.6~1826.7.5),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家。他对于新加坡的开辟、建设、法制和长远的规划蓝图做出了相当多的努力,并立下不朽的功绩,让新加坡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商港之一。
=贡献=
莱佛士对新加坡最大的贡献,是将[[新加坡]]建立成为全世界极为重要的国际港口之一。对新加坡人来说,汤姆-斯坦福-莱佛士爵士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直到今天,他的形象还深深地印在新加坡人的脑海中。新加坡许多的建筑物、私人机构、街道和百年名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如[[东华大学]]莱佛士国际设计学院、莱佛士广场、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医院、莱佛士酒店和莱佛士网络超市、斯坦福路等等。

=人物生平=
1781年7月6日,莱佛士诞生于加勒比海牙买加(当时为英国殖民地)岸外的一条船上,他的父亲是一位船长,家境并不富裕,因此,他没有受到正式的教育。莱佛士14岁进入伦敦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任职书记的工作,该公司是一家半官方性质的企业,负责英国在远东的殖民活动。莱佛士在公司的工作态度认真,通过自修苦读的方式掌握了广博的知识。1805年,莱佛士年仅24岁就被公司派往马来亚槟城(马来西亚)当任助理秘书一职,就此开启了他与东南亚的情谊。

这一年,莱佛士和大他十岁的寡妇结婚,他的行为举止,引起许多[[英国]]人的猜疑。原因是他的太太并不是真正的英国人,年纪又大,和莱佛士不相配,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夫妇的感情,反而促使他们两个发奋图强,努力挤入英国上流社会的圈子。英国占领了原本属于[[荷兰]]的苏门答腊岛之后,他很快被提升成为苏门答腊的总督。在莱佛士统治的期间,他尝试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废除奴隶贸易,修复当地的一些古迹,并以新的土地租赁系统,取代过去荷兰人统治时期的强制农业计划。他还撰写了一部《爪哇史》,借此来回顾该岛的历史。

=作为=
当时英国正积极扩张其在东南亚的殖民帝版图,而马六甲也由[[荷兰]]转交英国来管辖,莱佛士对殖民帝国抱有野心,为了熟悉各个殖民地的人文风情,他努力学习马来语。莱佛士也勤于和马来人接触,探知马来人的社会风貌,渐渐成为一个海峡通,并深得当地马来人的尊敬。后来莱佛士建议把马六甲吸纳为英国的军事基地,为了此事,他常年奔波劳累,因此健康出现了问题,常年在[[马六甲]]养病。

1815年英国将爪哇归还给荷兰,作为交换苏门答腊的条件,莱佛士返回英国。1818年他又再度来到了苏门答腊,并于1819年2月29日在马来亚半岛南端的一个岛上,建立了一个自由贸易港,即是今日的新加坡。当天他宣布东印度公司已经从苏丹手中获得了新加坡的治理权,事实上这个治理权来得并不完全合法,当时合法的苏丹并未同意莱佛士的要求,莱佛士并不理会这些,另立苏丹的长兄东姑胡先为名义上的统治者,最终取得新加坡的治理权。莱佛士成为了新加坡的总督,直到1823年才离职。返回伦敦以后,莱佛士被委任为伦敦动物学会的首任主席,并于1817年获册封为爵士。1826年7月5日,在莱佛士爵士45岁生日的前一天于伦敦与世长辞。

=评价=
除了本身勤奋好学之外,莱佛士也拥有相当敏锐的洞察力和远见,交际能力强能与各个阶层的人群沟通自如。莱佛士懂得尊重别人,并拥有笑容可亲,温文尔雅的谈吐风格。他也喜欢帮助别人,同情弱势,因此深得人心。值得一提的是,他最害怕榴莲的味道。

莱佛士对殖民地各个族群的思维和他们的个性都了如指掌,比如他观察到马来人庸散的习俗,华人、印度人的勤劳本性,还有阿拉伯人善于经营生意的能力。对此,他在策划和发展新加坡的时候,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莱佛士也勤于历史研究,尤其对当地的历史渊源和古代的习俗颇感兴趣。他喜欢研究政治、历史,法律,名人逸事。莱佛士的私人助理阿都拉,常看到他于幽静的角落沉思,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非常投入,不发一言,追根究底。

=参考来源=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
61,88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