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埃德加•爱伦•坡

增加 1,030 位元組, 5 年前
创作特点
1849年,作为作家和演讲家均很活跃,主要发表渠道是波士顿一份有名气的周刊《我们合众国的旗帜》。2月写信对一位朋友说:"文学是最高尚的职业。事实上它差不多是唯一适合一名男子汉的职业。"批评洛威尔的《写给批评家的寓言》忽略了南方作家。夏初动身去里士满寻求南方人对《铁笔》的支持。在费城停留时精神紧张,神志迷乱,明显地表现出受迫害狂想症的病象;朋友乔治·利帕德和插图画家约翰·萨廷为他担心,查尔斯·伯尔替他购了去里士满的火车票。在里士满逗留的两个月期间,他去看过妹妹罗莎莉,参加过戒酒协会的活动,并同少年时代的恋人、现已孀居的爱弥拉·罗伊斯特·谢尔顿订婚。也许是想去纽约接克莱姆太太,乘驶往巴尔的摩的船离开里士满,一星期后,即10月3日,有人在巴尔的摩一个投票站外发现了处于半昏迷谵妄状态的坡,据说在临死前一阵儿,他被人看见穿着不属于自己的衣服,不断的呓语着,嘴里始终重复着"Reynolds"这个名字。10月7日他死于"脑溢血"。《钟声》和《安娜贝尔·李》在他死后的年底问世。
== 创作特点 ==
[[File:Aidejia123 567.jpg|缩略图|left|http://m.51wendang.com/pic/75d5ad972c141054b361ef14/1-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9F%83%E5%BE%B7%E5%8A%A0%E2%80%A2%E7%88%B1%E4%BC%A6%E2%80%A2%E5%9D%A1%E4%BD%9C%E5%93%81%E5%9B%BE%E7%89%87&step_word=&hs=2&pn=110&spn=0&di=407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767675799%2C3831432000&os=69937891%2C1862804206&simid=4219929506%2C673861232&adpicid=0&lpn=0&ln=142&fr=&fmq=1550757306798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m.51wendang.com%2Fpic%2F75d5ad972c141054b361ef14%2F1-810-jpg_6-1080-0-0-1080.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_z%26e3Bc8ojg1wg2_z%26e3Bv54AzdH3F15vAzdH3F0c1cw1l0dv898ac9knm8ju89&gsm=3c&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图片]]]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带有浪漫主义的特色。纵观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其故事主题大都"揭示了人类意识及潜意识中的阴暗面",这一点显然迥异于同时代的其他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以恐怖小说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深入刻画与呈现了非现实状态下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试图"以非现实、非理性的表达方式来揭示现代人的精神因顿"。他借助想象奇特、恐怖怪异的故事情节,通过夸张、隐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段表现人性的危机,激起读者浓厚阅读兴趣的同时,震撼心灵,发人深省。为更好地揭示死亡主题,他坚决排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情节,要求作品必须有精美的艺术形式,必须体现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原则。他认为,为了保证效果的统一,首先要考虑的是作品的长度。他说,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不能过长,要让读者能"一口气读完"。否则,尘世间的杂事就会干扰读者的阅读和欣赏,破坏作品效果的统一性。为此,他精心地设计结构,以求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象征主义所谓"纯诗"的主张,最早是由爱伦·坡提出来的。爱伦·坡认为;"天下没有、也不可能有比这样的一首诗--这一首诗本身--更加是彻底尊贵的、极端高尚的作品--,这一首诗就是一首诗,此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了--这一首诗完全是为诗而写的。"爱伦坡关于诗歌音乐性的主张及实践,对法国象征主义影响深远,以至于音乐性成为象征主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艺术特征。
 
== 人物影响 ==
爱伦·坡的哥特小说创作不但对传统哥特小说所具有的悬念、言情、凶杀、恐怖等通俗元素予以杂糅,还表达了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对美国早期本土文化、对物欲驱使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非理性情感予以关怀,从而使得他的哥特小说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界限,在更广阔的审美空间上实现了与读者的心灵沟通。爱伦·坡把哥特故事同侦探推测故事结合起来的成功尝试对后代作家影响极大。"伊迪丝·沃顿、威廉·福克纳、尤多拉·韦尔蒂、弗兰纳里·奥康纳、哈特·克兰、斯蒂芬·金以及其他众多作家的作品之中都借用爱伦·坡的哥特风格。这一切无不说明了爱伦·坡的哥特小说创作在接受美学的层面上产生的巨大影响及其强大助审美功能。
1,93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