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48
次編輯
變更
米高·吳爾夫
,→香港的摩天樓與後巷
==香港的摩天樓與後巷==
在2005年的《密度建築》(Architecture of Density)系列中, 吳爾夫 表示「與光鮮亮麗、令 用超市條形碼來比喻那些照片,是他最廣為人知的系列作,當中包含著他對這個全球 人 眼花繚亂 口密度最高的城市 的建築 群相比 風景之觀察 , 香港後巷比較默默無聞。然而 既有未來城市聯想 , 後巷是香港草根文化 同時也散發著一股強烈 的 正宗切片。在我看來,他們應該被提名世界文化遺產 壓抑與荒涼 。
密集恐懼者患者,可能會懼怕這樣觀看香港的角度。此系列以平面化的橫倒構圖捕捉香港獨有的密集樓景,攝影師刻意裁切走天空和大地,獨留密集、重複的建築格子戶,並對準水平線,以呈現出無限延伸的視覺畫面,借密密麻麻的樓宇,展示出這個城市極度壓迫的空間感,單是畫面已經教人有窒息的感覺。
'''《非常道 巷裡巷外》''' 這系列在網上迅速走紅 將不顯眼、甚至政府不想被遊客看到的隱密空間顯露人前,別人視之為城市的「醜」 , 排列整齊有序 他卻看出當中的人性一面 , 堪稱 一個清潔人員、廚房佬和打工仔聚腳的公共空間。 吳爾夫表示 「 滴水不漏」 與光鮮亮麗、令人眼花繚亂 的建築 風格 群相比,香港後巷比較默默無聞。然而 , 教全球外國 後巷是香港草根文化的正宗切片。在我看來,他們應該被提名世界文化遺產。我以一個 人 嘖嘖稱奇 類學家的身份自視 。 有網民欣賞這些作品展現出來 受到中國本土 的 規律美 影響 , 亦有 香港給 人 因而展開了關於城市發展規劃 的 討論。是美 這種異域的 、 是醜,Michael Wolf沒有下定論, 在一次 獨立的感覺會漸漸減弱,所以 記 者訪談中他表示:「 錄香港的與眾不同,成了 我拍攝的 不只 最主要的目標。這 是 建築物 一個很有價值的記錄,因為在今後的十年裏,後巷將由政府來整治 , 也是大城市 淡出人們 的 隱喻 視線 。」<ref>{{Cite Web|url=https://www.thestandnewsread01.com/art/他是半個香港人德國攝影師michael-wolf五大遺世之作N83000.html|title= 他是半個 米高 · 沃爾夫:香港的後巷與對 香港 人──德國攝影師MICHAEL WOLF五大遺世之作的主觀印象|date=20192016-0409-2915|website= 立場新聞壹讀|accessdate=2021-12-11}}</ref> '''《100 X 100》'''
2006年,他得悉石硤尾公屋即將拆除重建,用數日時間拍攝一百戶住在百呎空間的住戶《100 X 100》,同樣反映港人狹窄的生存空間。<ref>{{Cite Web|url=https://photogstory.com/2020/04/23/michael-wolf居港廿五載-「香港給我源源不絕的靈感」|title=MICHAEL WOLF居港廿五載 「香港給我源源不絕的靈感」|date=2020-04-23|website=顯影|accessdate=2020-12-11}}</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