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叶子龙

增加 7,222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 下珠子龙</big> '''
|-
|
[[File:123223叶子龙.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img1.sogougtimg.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news/pics/hv1/64/90/823/53538589.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5%8F%B6%E5%AD%90%E9%BE%9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叶子龙'''(1916年12月29日—2003年3月11日),原名叶良和、叶佐臣,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今浏阳市)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追求革命真理。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2月加入共青团,参加了粉碎国民党对红军的第一次军事“围剿”战役;1932年初,调红一军团总部任译电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叶子龙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北京市的优秀领导者,曾任毛泽东同志秘书、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主任,原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北京市委原常委]],北京市原副市长(享受市长级待遇)。
=='''基本内容'''==
 
中文名:叶子龙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个人简介'''==
 
叶子龙,任北京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期间,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妥善安置数十万待业青年工作,主持组建十三陵、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主持领导全市落实私房政策工作,完成组织首都重大庆典活动和中央交办的工作。2003年3月11日19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革命生涯'''==
 
叶子龙原名叶良和,在其少年时代,[[中国革命]]浪潮风起云涌。1930年8月,经本乡井泉村一位叫卜三的共产党员介绍,他与家乡的另外四个差不多大的小伙伴一起,辗转到了株洲,在那里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为了不给家里添麻烦改名叶子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起初,他在黄公略率领的红六军机关枪连当战士,当时他还不满14岁。
 
红军中的报务工作,好像就是那次战役以后才有的,1932年年初,叶子龙又经过短期培训,调到红三军司令部担任译电员。这期间,在江西永丰县,经李国兴同志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征前夕,又到了邓发领导的中央保卫局红军工作部。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历时一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长征,新组红一方面军,毛泽东任政治委员,彭德怀任司令员。10月底,毛泽东等离开吴起镇到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甘泉县下寺湾村,与红二十五、二十六军会合。也就是在这时,叶子龙从红军工作部调到中央军委机要股任译电员。
 
机要股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中央和军委文件电报的收发与传递,妥善保管文件,并迅速、准确地沟通中央军委与红军各部的文电往来。所以,由于工作的关系,机要股的同志能经常见到毛泽东等中央和军委的首长们。当时的机要股长是刘三源。
 
那时的报务通讯用的是一种叫做“豪密”的密码,是周恩来亲自编的。由于这种密码简便实用,保密性强,被使用了许多年。
 
1935年,叶子龙奉命来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从此一干就是27年。 叶子龙到毛泽东身边工作时年仅19岁。时任中央军委机要股长的叶子龙,因[[中共中央]]及军委与中共各地组织及前线各部队电报的频繁往来,天天和毛泽东打交道。
 
毛泽东在起草电文时,叶子龙通常就站在他的身边等候。有的电文短,等几十分钟或一个小时,就能拿走。有时电文比较长,也不太容易回复,叶子龙记得等三四个小时的情况也不在少数。
 
1949年9月,毛泽东从香山搬进中南海,住进了丰泽园菊香书屋,叶子龙一家也随之搬进了丰泽园西北侧的静谷。叶子龙住的是一幢两层的小楼,楼下是办公室。
 
毛泽东进中南海后, 中央办公厅的几个主要部门也陆续搬进了中南海,机要室是分批几次才全部搬进中南海的。
 
毛泽东从1952年开始频繁地到全国各地视察,从那时起的近10年时间,毛泽东的大部分视察活动都要叶子龙随行。毛泽东到哪里去,见什么人,事先都要由叶子龙去通知,作安排,必要时还要叶子龙去打前站。
 
1955年,叶子龙在离家20年后,第一次重返故里。也是在这一年,中共党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揭露批判了高岗、饶漱石。同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就在这之后,叶子龙随毛泽东去了广东。从广东返回时,叶子龙回了一趟湖南浏阳老家。[1]
 
1961年,毛泽东为在他的专列上安录音设备的事曾发了一次大脾气。其实那次,叶子龙正在河南农村搞调查研究工作,这事根本就没参与,但仍被牵连进去,并受了组织处分。
 
在所谓的“秘密录音”一案中,许多同志蒙受了不白之冤。正因为所谓的“窃听器事件”,叶子龙被监护审查了近7年时间。
 
后来,毛泽东得知叶子龙的处境,亲自过问,说叶子龙政治上没有问题,不能用法西斯的手段对待他。不久,叶子龙获得了释放。
 
终于,1980年5月10日,[[中央办公厅党委]]批复,同意中央办公厅政治部3月24日为叶子龙平反的决定。决定说:文化大革命中对叶子龙同志进行监护审查和1975年对其所做的政治结论,都是错误的,纯属错案,决定彻底平反,将一切诬陷不实的材料从档案中抽出销毁。补发在监护审查期间停发的工资。
 
1977年9月至1978年10月任北京市机械工业局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1978年10月至1979年12月任北京市机械工业局副局长。1979年9月至1982年11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务委员。1979年12月至1983年3月任北京市副市长、市委政法委员会副书记。
 
1982年11月至1987年12月任中共北京市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1983年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咨询委员会委员。1983年7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会委员。曾兼任中国政法大学筹建组成员。1992年6月离职休养(享受市长级待遇)。
 
2003年3月11日19时10分,叶子龙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人物评价'''==
 
2003年3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报配发的评论说:“叶子龙在长达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保持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本色,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革命事业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革命工作倾注了满腔热血和全部智慧,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QFJNMU20543IPE2.html   开国大典前,毛主席“主席代表证”却不翼而飞,叶子龙如何拯救?],网易, 2021-12-05</ref>把自己的毕生精力无私地献给了党和人民,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和爱戴,是北京市德高望重的优秀领导干部。叶子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90 人類學總論]]
5,5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