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滨下武志

增加 10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滨下武志
| 图像 =
[[File:滨下武志.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p1.baikessl.sosoqhmsg.com/ugc/baikepic2/13035/20170610125656-571205378t012d49ae91bcbbb8ea.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so.com/ugc/baikepic2/13035doc/201706101256564533740-5712053784743947.jpg/0 html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43年
| 逝世日期 =
| 职业 = 史学家、汉学家
}}
=== 滨下武志 === ''' 滨下武志'''(日文名:はました たけし,英文名:Takeshi Hamashita, 1943-),日本著名的 [[ 历史学家、汉学家 ]] ,曾任 [[ 日本东京大学 ]] 、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现任 [[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 ]] 院院长。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教授著述宏富,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 [[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 》、《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 [[ 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 ]] 》,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2017年4月12日,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外籍院士。
== 个人履历 ==
1943年出生于 [[ 日本静冈市 ]] 。1972年毕业于 [[ 东京大学 ]] 文学部东洋史专业,1974年硕士毕业,并攻读博士学位。1979年到 [[ 一桥大学 ]] 经济学部任教,先后担任专职讲师、助教授。1982年转到 [[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 ,历任助教授、教授、所长、东大评议员、东洋学文献中心长等。2000年又被 [[ 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 聘为教授,成为日本汉学界中第一位在东大,京都这两所日本最高学府中同时任职的双聘教授。2006年被 [[ 龙谷大学 ]] 聘为教授;同年,受聘中山大学历史系全职教授。2008年3月起至今担任 [[ 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 ]] 院长。
== 社会兼职 ==
滨下武志教授先后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 美国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 ]] 等著名学府任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主持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合作研究计划,并且是日本社 [[ 会经济史 ]] 学会理事、《社会经济史学》编辑委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主编、日本亚洲政经学会理事等,在国际学界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与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也有着密切的交往,是 [[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 ]] 的兼职教授,其许多著作已被译为中文在我国出版。
== 学术成就 ==
滨下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 [[ 中国社会经济史 ]] 、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他著述宏富,独立著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9年);《 [[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 ]] 》(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筑摩书房,1996年);《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 [[ 岩波书店 ]] ,1997年);《香港大视野:亚洲的网络中心》(香港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文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9年中文版);《冲绳入门》(筑摩书房,2000年)。此外还有合著和主编的专著6种、资料集3种,独著日、英、中文论文60余篇。具体如下:
=== 出版著作 ===
The Resurgence of East Asia : 500, 150 and 50 Year Perspectives, edited by Giovanni Arrighi, Takeshi Hamashita, and Mark Selden. New York : Routledge, 2003
East Asian Geo-Culture under [[Globalization]]: From Modern [[Nation-state ]] to East Asian Regional-world (in Japanese). China: Society and Culture 17, 2002
Okinawa Nyumon: Ajia o Tsunagu Kaiiki Koso (Introduction of Okinawa: A [[Conception of o]]f Maritime Network of Asia). Chikuma Shobo, 2000
[[Contemporary ]] China and the Study of Modern History: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ociety. Acta Asiatica (Toho Gakkai) 62, 1992
"Crossing of Indian Network and Overseas Chinese Network: Comparative Study on Overseas Remittance System", in Modern South Asia 6, 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2003
Book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 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 王玉茹、赵劲松 ]] 、张玮译,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 [[ 高淑娟 ]] 、孙彬译,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6
《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 [[ 马援译 ]]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亚洲价值、秩序与中国的未来:后国家时代之亚洲研究》,台北 : [[ 中央研究院 ]] 东北亚区域研究, 2000, 2001重印)
《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朱荫贵、欧阳菲、 [[ 虞和平 ]] 译,北京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香港大视野: 亚洲网路中心》,马宋芝译,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公司,1997
日文独著
『中国近代経済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と开港场市场圏』[[(汲古书院]], 1989年)
『近代中国の国际的契机── [[ 朝贡贸易 ]] 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0年)
『香港──アジアのネットワーク都市』(筑摩书房〔ちくま新书〕, 1996年)
『朝贡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 [[ 岩波书店]], 1997年)
=== 日文编著 ===
=== 日文合著 ===
『中国経済关系雑志记事総目录』( [[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 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 1983年)
[[ 山西票号 ]] 资料──书简篇(1)』(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 1990年)
『アジア交易圏と日本工业化──1500-1900』(リブロポート, 1991年)
『アジアから考える(全7巻)』(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3年-1994年)
『世界歴史体系? [[ 中国史]](全5巻)』(山川出版社, 1996年-2003年)
『地域の [[ 世界史]](1)地域史とは何か』(山川出版社, 1997年)
『アジア大混乱』(NTT出版, 1998年)
『海と资本主义』(东洋経済新报社, 2003年)
『东アジアの中の日韩交流』( [[ 庆应义塾 ]] 大学出版会, 2007年)
== 学术评价 ==
滨下先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他开创了一个中国、东亚和世界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他围绕中国和亚洲纳入世界经济探讨了许多关键性的问题,包括从海洋的视角透视中国、亚洲和世界经济,亚洲的内部贸易,中国的国家财政和朝贡贸易体系,银行和金融,海关等等。他带着批判的思想重读亚洲经济史,从朝贡贸易,以及与此相关的白银流通、通商口岸网络、金融网络形成和发展的角度重新诠释了16世纪以来东亚地域体系与世界经济的演化关系。
滨下教授在东亚区域秩序的背景中,继而在欧洲-美洲-亚洲贸易和金融秩序更大的框架内,重新诠释了 [[ 中国的位置 ]] 。他将 [[ 亚洲史、东亚史 ]] 放到 [[ 全球史 ]] 的脉络中来考虑,建立起将中国史与全球史对话的可能,对"亚洲停滞论"提出了具有开创性的挑战,"改变了传统的 [[ 历史观]]"。他用[["历史解释]]"的方法,重新诠释了16世纪以来东亚地域体系和世界经济的演化关系。他的有关"历史解释"的方法,犹如投入池塘中的石子,已在日本、中国和国际学术界激起层层涟漪。
28,1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