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3
次編輯
變更
虢
,创建页面,内容为“{{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虢</big> ''' |- | File:T014ad3c205c7b5a0a8 (1).gif…”
{{reflis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虢</big> '''
|-
|
[[File:T014ad3c205c7b5a0a8 (1).gif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4ad3c205c7b5a0a8.gif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415709&sid=7639133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虢姓的由来。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弟、武王叔父虢叔,封于东虢,虢仲封于西虢,子孙以国为氏。按,虢,周时的国名;分东虢、西虢、北虢,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发源于河南三门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虢姓
得姓始祖;
虢仲(姬仲)、虢叔(姬叔)
分 布;
目前遍及北京、安徽、湖北等
郡望;
长沙郡
姓氏源流;
姬姓
堂号;
长沙堂、新平堂
介绍;
虢[虢,读音作guó(ㄍㄨㄛˊ)]
虢是比较古老的文字,现代基本很少用,通常用在郭表达。虢的来源多种解释:
《说文解字》《说文·虎部》"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从虎、寽声。"段玉裁注:"攫者又所执者,画者叉所画也,故有明文也。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说文解字》,对于''寽",《说文解字》又说:"五指持也。"许慎对虢字本义的解释,可谓望文生义,不着边际。因"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故后人对其本义感陌生。因此,要想弄清虢国的名义,只有对"虢"字的构形作深入分析,才能窥见其一斑。
虢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一期卜辞。甲骨金文虢字大体有三种写法:但是最后《说文解字》选定的是第一种写法。
1、 《合》 18187正 郑虢仲簋 "虢"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上下是爪和又(表示手的意思)。此形从双手、从虎,作两手搏虎状。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五引丁山说:"当是象两手搏虎之形,虢之初文也。"甚是。《说文解字》选定的是此"虢"字。
2. 昭录伯簋
"虢"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上干下又。此形从攴,[[从虎]],作持械击虎状。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一书中说:甲骨文中的"虢"字,其象形文字是:右边一 只虎,左边为一兵器"戈"。并进一步解释说:"综合分析其初文,从手从戈,从虎,概原象以戈猎虎之状。戈亦声。后渐讹做双手之形,有徒手搏虎之意。
3、 班簋 虢叔 虢叔尊
(1)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的是上面是爪下面是攴,此形从手、从攴、从虎,作一手按虎,一手持械,奋力击虎状。
(2)虢有徒手搏虎并剥下虎皮之意。
"虢"字金文由四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的[[中间]]是卜,上下是爪和又(表示手的意思)。关于"卜"字,《说文》中的解释是"灼剥龟"。"卜"字源于在龟甲上占卜,使用的甲板要先剥去龟壳上的皮,所以卜有剥皮之义。
"剥"字的别体字左边是录,右边是立刀旁。刀是剥的工具,卜表示剥的内容,所以卜确有剥义。当然,剥的是皮。
在周代金文铭文中,屡屡有周王赏赐臣下"朱虢"的记载,与《诗经》中"朱鞹"的意思相同。朱虢就是红色的皮革,是周代车上的饰物,通常由周王赐给臣子以示荣宠。周代贵族铸器时把周王赏赐的朱虢铭之于器物上,以此相互夸耀。
虢与虎有关系,多种解释含义,有徒手博虎或者虎皮相关解读。来源还未确确考证。
虢与郭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皮。皮是动物的外层,城墙是处所的外层,所以虢等于郭。如果论起先后,应是虢在先郭在后,因为人类的狩猎活动要先于建造城邑。先民捕猎老虎,重在得到虎皮。后来,古人建造城邑,城墙也像皮一样处在外层,就读音而言,当时的人们也称它为虢。但是,就文字而言,古人又依据城墙的形状,把字写成郭。就城郭而言,字音是虢,字形是郭,字义是皮。
=='''姓氏源流'''==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成王叔父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二叔父姬仲、三叔父姬叔被封于虢地,建立了虢国,史称虢仲、虢叔。其后裔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多称虢氏。虢,周王朝时期的诸侯国名,实际在历史上分为五个虢国。虢仲被封在雍地(今陕西宝鸡),史称西虢(其后裔迁封今三门峡虢国);虢叔被封在制地(今河南荥阳),史称东虢。
在西周时期,由于受到犬戎的不断侵扰,西虢分裂成为两部分,分别向东迁徙:一部分迁徙到上阳(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之后称南虢;另一部分迁徙到下阳(今山西平陆),则称北虢。后来,部分西虢后裔与羌族人在西虢故地即今陕西宝鸡又建了一个虢国,史称小虢。到了西周王朝灭亡,周平王姬宜臼于(公元前770年)在大举东迁之时,由于郑武公姬滑突(姬掘突)护驾、建东周王朝有功,就把东虢之地封赏给了他,因此在史书上记载:"周平王四年(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郑国灭东虢。"东虢后人迁至陕地三门峡虢国的北虢,即今山西平陆,到公元前655年,晋灭陕地虢国。当时,南方的荆国迅速强盛起来,荆国君主庄王熊侣(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定王刚即位立足还未稳之际,借口东周无辜灭东虢,不善待被晋灭的陕虢虢公族为名,亲率荆国军队兴师问罪,曾一度攻击到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周定王当时大为恐惧,连忙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阳曲(今山西太原),再次建虢国的新封国,还赐爵号为公爵,称阳曲诸侯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郭"、"虢"二字同音通假互用,故而姬序即号称虢公,亦称郭公。因此陕地三门峡虢国一带成为虢氏的散播地,而太原阳曲就成为虢氏(郭氏)诸侯国的受封地。
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些虢国的认定是不一样的,有四种观点:
五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皆为诸侯国。
四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小虢、虢国(南虢、北虢)是诸侯国,南虢、北虢实为一家。
三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北虢是诸侯国,南虢臣属于北虢,而小虢不算数。
二虢说:认为东虢和虢国(南虢、北虢)是诸侯国,西虢是采邑,小虢不算数。这些虢国的后来在春秋时期先后被强权诸侯大国所吞灭,例如:周庄王姬佗十年(秦前出公嬴出子十七年,公元前687年),秦前出公出兵灭了小虢,将其地收改为雍邑。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姬佹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出兵灭了南虢(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与北虢(今山西平陆),将其地分别收改为上阳邑和下阳邑。这些虢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部分国人便分别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虢氏、或郭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虢氏、郭氏同宗同源,郭即虢,虢即郭,其郭氏还成为了当今中国排行第十六位的超级大姓,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左右。
姬姓来源:虢郭通用
史书记载,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叫姬叔(虢叔)、姬仲(过仲),虢是他们封国的国号,后代以国号虢为姓氏。史书又说,周文王经常"咨于二虢",即向虢仲和虢叔咨询政事。
为什么将虢作为封国的国号呢?
原来,生活在陕甘一带的周人,在周太王时迁居今陕西省岐山和扶风交界处的周原一带,在这里建筑城邑,建立了周族的大本营。直到文王末年迁都丰邑,这里一直是周人的政治中心。
周原的西边就是宝鸡,宝鸡在古代叫陈仓。《括地志》说:"虢国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次西十余里又有城,亦名虢城。"这说明宝鸡一带的确有两个虢国,其中一个虢国的遗址就是今陕西宝鸡县城所在地,另一个应该在该县城以西5公里的地方。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岐山凤雏宫殿基址的窖穴中,发掘出大量的早周甲骨,在编号为23号的卜甲上发现有"于尚椃"三个字。尚椃即上虢。既有上虢,必有下虢,就像虢国后来有上阳城和下阳城一样。上引古陈仓的两座虢城当分别为上虢和下虢,揆诸情理,虢仲排行在前,其城当为上虢;虢叔排行在后,其城当为下虢。这两座虢城位于周人都城的外围,其作用相当于郭城。
可见,虢国之封号本来就有郭城之义,虢在周人的眼里就是郭。
在虢国所铸的青铜器中,有城虢仲簋、城虢遣生簋。虢前冠以城字,城虢并提,城虢即城郭,意即城之外城。周代青铜器又有班簋,铭文中有虢城公,虢城公亦即郭城公,虢城就是郭城。可见,周代的虢人皆知虢就是郭。
=='''得姓始祖'''==
虢仲(姬仲)、虢叔(姬叔)。<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8%99%A2 虢],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虢</big> '''
|-
|
[[File:T014ad3c205c7b5a0a8 (1).gif |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4ad3c205c7b5a0a8.gif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415709&sid=7639133 来自 360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虢姓的由来。出自姬姓,周文王之弟、武王叔父虢叔,封于东虢,虢仲封于西虢,子孙以国为氏。按,虢,周时的国名;分东虢、西虢、北虢,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发源于河南三门峡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虢姓
得姓始祖;
虢仲(姬仲)、虢叔(姬叔)
分 布;
目前遍及北京、安徽、湖北等
郡望;
长沙郡
姓氏源流;
姬姓
堂号;
长沙堂、新平堂
介绍;
虢[虢,读音作guó(ㄍㄨㄛˊ)]
虢是比较古老的文字,现代基本很少用,通常用在郭表达。虢的来源多种解释:
《说文解字》《说文·虎部》"虢,虎所攫画[[明文]]也。从虎、寽声。"段玉裁注:"攫者又所执者,画者叉所画也,故有明文也。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说文解字》,对于''寽",《说文解字》又说:"五指持也。"许慎对虢字本义的解释,可谓望文生义,不着边际。因"虢字本义久废,罕有用者",故后人对其本义感陌生。因此,要想弄清虢国的名义,只有对"虢"字的构形作深入分析,才能窥见其一斑。
虢字最早见于殷墟甲骨一期卜辞。甲骨金文虢字大体有三种写法:但是最后《说文解字》选定的是第一种写法。
1、 《合》 18187正 郑虢仲簋 "虢"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上下是爪和又(表示手的意思)。此形从双手、从虎,作两手搏虎状。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卷五引丁山说:"当是象两手搏虎之形,虢之初文也。"甚是。《说文解字》选定的是此"虢"字。
2. 昭录伯簋
"虢"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上干下又。此形从攴,[[从虎]],作持械击虎状。康殷在《文字源流浅说》一书中说:甲骨文中的"虢"字,其象形文字是:右边一 只虎,左边为一兵器"戈"。并进一步解释说:"综合分析其初文,从手从戈,从虎,概原象以戈猎虎之状。戈亦声。后渐讹做双手之形,有徒手搏虎之意。
3、 班簋 虢叔 虢叔尊
(1)字金文由三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的是上面是爪下面是攴,此形从手、从攴、从虎,作一手按虎,一手持械,奋力击虎状。
(2)虢有徒手搏虎并剥下虎皮之意。
"虢"字金文由四部分组成:右边是虎,左边的[[中间]]是卜,上下是爪和又(表示手的意思)。关于"卜"字,《说文》中的解释是"灼剥龟"。"卜"字源于在龟甲上占卜,使用的甲板要先剥去龟壳上的皮,所以卜有剥皮之义。
"剥"字的别体字左边是录,右边是立刀旁。刀是剥的工具,卜表示剥的内容,所以卜确有剥义。当然,剥的是皮。
在周代金文铭文中,屡屡有周王赏赐臣下"朱虢"的记载,与《诗经》中"朱鞹"的意思相同。朱虢就是红色的皮革,是周代车上的饰物,通常由周王赐给臣子以示荣宠。周代贵族铸器时把周王赏赐的朱虢铭之于器物上,以此相互夸耀。
虢与虎有关系,多种解释含义,有徒手博虎或者虎皮相关解读。来源还未确确考证。
虢与郭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的共同点在于皮。皮是动物的外层,城墙是处所的外层,所以虢等于郭。如果论起先后,应是虢在先郭在后,因为人类的狩猎活动要先于建造城邑。先民捕猎老虎,重在得到虎皮。后来,古人建造城邑,城墙也像皮一样处在外层,就读音而言,当时的人们也称它为虢。但是,就文字而言,古人又依据城墙的形状,把字写成郭。就城郭而言,字音是虢,字形是郭,字义是皮。
=='''姓氏源流'''==
单一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成王叔父虢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的二叔父姬仲、三叔父姬叔被封于虢地,建立了虢国,史称虢仲、虢叔。其后裔子孙以国名为姓氏,多称虢氏。虢,周王朝时期的诸侯国名,实际在历史上分为五个虢国。虢仲被封在雍地(今陕西宝鸡),史称西虢(其后裔迁封今三门峡虢国);虢叔被封在制地(今河南荥阳),史称东虢。
在西周时期,由于受到犬戎的不断侵扰,西虢分裂成为两部分,分别向东迁徙:一部分迁徙到上阳(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之后称南虢;另一部分迁徙到下阳(今山西平陆),则称北虢。后来,部分西虢后裔与羌族人在西虢故地即今陕西宝鸡又建了一个虢国,史称小虢。到了西周王朝灭亡,周平王姬宜臼于(公元前770年)在大举东迁之时,由于郑武公姬滑突(姬掘突)护驾、建东周王朝有功,就把东虢之地封赏给了他,因此在史书上记载:"周平王四年(郑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郑国灭东虢。"东虢后人迁至陕地三门峡虢国的北虢,即今山西平陆,到公元前655年,晋灭陕地虢国。当时,南方的荆国迅速强盛起来,荆国君主庄王熊侣(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定王刚即位立足还未稳之际,借口东周无辜灭东虢,不善待被晋灭的陕虢虢公族为名,亲率荆国军队兴师问罪,曾一度攻击到东周都城洛邑(今河南洛阳)附近。周定王当时大为恐惧,连忙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阳曲(今山西太原),再次建虢国的新封国,还赐爵号为公爵,称阳曲诸侯封国。在春秋、战国时期,"郭"、"虢"二字同音通假互用,故而姬序即号称虢公,亦称郭公。因此陕地三门峡虢国一带成为虢氏的散播地,而太原阳曲就成为虢氏(郭氏)诸侯国的受封地。
在历史上,人们对这些虢国的认定是不一样的,有四种观点:
五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南虢、北虢、小虢皆为诸侯国。
四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小虢、虢国(南虢、北虢)是诸侯国,南虢、北虢实为一家。
三虢说:认为东虢、西虢、北虢是诸侯国,南虢臣属于北虢,而小虢不算数。
二虢说:认为东虢和虢国(南虢、北虢)是诸侯国,西虢是采邑,小虢不算数。这些虢国的后来在春秋时期先后被强权诸侯大国所吞灭,例如:周庄王姬佗十年(秦前出公嬴出子十七年,公元前687年),秦前出公出兵灭了小虢,将其地收改为雍邑。周惠王姬阆二十二年(晋献公姬佹诸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出兵灭了南虢(今河南三门峡陕县李家窑)与北虢(今山西平陆),将其地分别收改为上阳邑和下阳邑。这些虢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子孙以及部分国人便分别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虢氏、或郭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虢氏、郭氏同宗同源,郭即虢,虢即郭,其郭氏还成为了当今中国排行第十六位的超级大姓,人口约一千七百二十三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左右。
姬姓来源:虢郭通用
史书记载,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叫姬叔(虢叔)、姬仲(过仲),虢是他们封国的国号,后代以国号虢为姓氏。史书又说,周文王经常"咨于二虢",即向虢仲和虢叔咨询政事。
为什么将虢作为封国的国号呢?
原来,生活在陕甘一带的周人,在周太王时迁居今陕西省岐山和扶风交界处的周原一带,在这里建筑城邑,建立了周族的大本营。直到文王末年迁都丰邑,这里一直是周人的政治中心。
周原的西边就是宝鸡,宝鸡在古代叫陈仓。《括地志》说:"虢国故城在岐州陈仓县东四十里,次西十余里又有城,亦名虢城。"这说明宝鸡一带的确有两个虢国,其中一个虢国的遗址就是今陕西宝鸡县城所在地,另一个应该在该县城以西5公里的地方。
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岐山凤雏宫殿基址的窖穴中,发掘出大量的早周甲骨,在编号为23号的卜甲上发现有"于尚椃"三个字。尚椃即上虢。既有上虢,必有下虢,就像虢国后来有上阳城和下阳城一样。上引古陈仓的两座虢城当分别为上虢和下虢,揆诸情理,虢仲排行在前,其城当为上虢;虢叔排行在后,其城当为下虢。这两座虢城位于周人都城的外围,其作用相当于郭城。
可见,虢国之封号本来就有郭城之义,虢在周人的眼里就是郭。
在虢国所铸的青铜器中,有城虢仲簋、城虢遣生簋。虢前冠以城字,城虢并提,城虢即城郭,意即城之外城。周代青铜器又有班簋,铭文中有虢城公,虢城公亦即郭城公,虢城就是郭城。可见,周代的虢人皆知虢就是郭。
=='''得姓始祖'''==
虢仲(姬仲)、虢叔(姬叔)。<ref>[https://guoxue.baike.so.com/query/view?type=word&title=%E8%99%A2 虢], 360国学 ,</ref>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