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4.1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
、
搜尋
← 較舊編輯
黄子澄
移除 83 位元組
,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黄子澄于明太祖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明惠帝即位后,兼翰林学士之职,与齐泰共同建议削藩。结果引发燕王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夺得帝位后,将黄子澄逮捕并处死。
黄子澄,名黄湜,以字行,分宜澧源(今为大岗山乡大坑村)人。
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中会试第一,殿试第三(俗称探花)。伴读东宫,累官至太常寺卿,曾与皇太孙谈论削藩之事。皇太孙问黄子澄:"诸叔藩王皆拥重兵,如有变端,怎么办?"黄子澄答道:"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皇太孙认为他说得对。后来,每次叫黄子澄,必尊称他为黄先生。
==个人著作==
黄子澄因株连九族,稗官野史,作品亦少流传,遗稿散失殆尽。现见诸史志的,仅存《李景隆师败》、《还洞庭》、《酬姚六丈》、《送刘医士歌》和《大岗山广庆寺记》等诗文17篇。
Tianya
1,25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