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般若經

增加 9,715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般若經</big>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般若經</big> '''
 
|-
 
|
[[File:123223.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sogou.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原图链接][https://baike.sogou.com/v9151411.htm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般若经'''==

《般若经》是大乘佛教空宗的主要经典,也是大乘佛教中形成最早的一类经典,由般若部类的众多经典汇编而成

=='''读音'''==

般(bō)若(rě)经

=='''作品背景'''==

'''般若经'''
“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
般若类经典在印度出现较早,大约在印度[[案达罗王朝]]中叶(约公元一世纪中叶),般若类佛经就已问世,[[龙树]]时代(公元二或三世纪)流行的般若类经典有《小品般若》和《大品般若》两种。
所谓“大品”、“小品”是指两部《般若经》在篇幅上有大小长短的区分,而它们的中心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最早传入中国的大乘般若经是东汉末年的支娄迦谶在灵帝中平年间(公元178—189年)所译的《道行般若经》十卷。

=='''作品简介'''==

小品般若经又被七次翻译,译本分别是:东汉竺佛朔译的《道行经》一卷;
吴国[[康僧会]]译的《吴品经》五卷;
吴国[[支谦]]译的《大明度无极经》四卷;
西晋[[竺法护]]译的《新道行经》十卷;
东晋祗多蜜译的《大智度经》四卷;
前秦昙摩埤、竺佛念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五卷;
后秦[[鸠摩罗什]]译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大品般若经》译介的要迟些,到南北朝时先后有三个译本:西晋竺法护译的《光赞般若波罗蜜经》十五卷;
西晋无罗叉、竺叔兰合译的《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三十卷;
后秦鸠摩罗什、僧睿等合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四十卷。
译介般若经的集大成者是我国著名高僧[[玄奘]]。
他在晚年以极大的毅力编译了六百卷的巨著《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从而使汉译般若经得以完备。

=='''作品赏析'''==

《般若经》的中心思想就是“性空假有”。
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在的自性,故称为“性空”。
但“性空”并非虚无,虚假的现象仍然存在,这种虚假的现象就称作“假有”。
“性空”和“假有”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只有获得般若智慧,才能在观察事物时,不为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才能摆脱世俗认识的束缚,把握佛教真谛,达到觉悟的境界。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般若经》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缘起”说。“缘起”说是奠定“假有性空”思想的理论基础。
般若所述的“缘起”是在小乘缘起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小乘佛教思想以“十二因缘”为中心,宣传“业感缘起”。
大乘般若由小乘所倡的“人无我”、发展到提倡“法无我”,并把“人无我”、“法无我”统称为“无自性”,用“无自性”去表示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没有可以自我主宰、自我规范的本性和规律,也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质属性。般若所说的“性空”就是针对这种“无自性”而言的。
由于用“无自性”的概念来说明一切事物现象,故即使小乘佛教所讲的“无我”更彻底,也改造了小乘“缘起”说本身。
《般若经》将世界上一切生灭现象和体现生灭现象的主体,都看成是由因缘造成的,离开了“因缘”,就体现不出“性空”之所在。
《般若经》还将小乘的讲述以人生过程为核心的十二因缘说扩展为解释世界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说。
般若还反对将十二因缘和涅槃视为实有其性的小乘理论,认为因缘本身就体现着无自性,故决不可当真地消灭一个世间世界和再生出一个涅槃世界。
《般若经》认为凡是因缘所生法,也都是“有”,因这是一种“无自性”,不真实的“有”,故被称为“假有”。
根据“假有”理论,将他们所否定的一切,用另外一种形式全部肯定下来,既肯定现实社会一切秩序的“有”,也肯定了彼岸佛的世界的“有”。
由于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因缘法”,故一切现象都是“假有性空”;
但主宰一切事物现象的“因缘法”不是“假有性空”,而是真实的存在。
二、关于“本无”说。“本无”,后来译作“如”、“真如”与“实相”、“真实”等词,在般若学中都表示“性空”的意思。
小乘诸派将佛所说的一切法都看作实有其体的真实存在,这使佛教思想日益僵化,使宗教本身丧失适应社会需要的活力,呈现逐渐衰落的危机。
大乘般若认为“经法本无”,否定了小乘把佛或佛经语言概念实体化的理论观念。
“本无”的原义,就是对视假象为真实的否定,人们对于“本无”的认识,只能通过对世俗的一切认识的彻底否定来获得。
这样,“本无”就是事物现象的本质,这种本质只有在对现象的彻底否定中才能体现出来。
当然,“本无”也不能离开现象去获取,因为“本无”正是通过现象的不真实性得以体现的。
《般若经》把“本无”思想应用于具体范畴,形成“无住”、“无得”、“无相”、“无生”等观念。
“无住”是指不住于“名言”;
“无得”指思维对对象的“自性”无所得;
“无相”指思维不执着于“事相”;
“无生”指思维视现象无生灭变化。
三、关于“方便善巧”。
佛教教义的宣传与推广,离不开“方便善巧”,即灵活应用。
般若和“方便善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般若是成佛之母;
“方便善巧”是般若的具体运用;
没有般若,“方便善巧”就失去原则目标,而没有“方便善巧”,般若就不易推行。
故《般若经》甚为重视“方便善巧”,认为没有它,就有堕入小乘的危险。
“方便善巧”是连结世间与出世间的纽带,也是大乘区别于小乘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品影响'''==

《般若经》在魏晋南北朝颇为盛行,并与同时期的玄学思想互相影响,互相推波助澜,以至在上层门阀士族阶层中更是风靡一时,当时的名士若不懂得一点般若学,就有失名士的派头,若名僧不能谈玄说理,也有损名僧的身份。
《般若经》在玄学思想影响下,后来形成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可见影响之大。
《般若经》这部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经典,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奠基之作,稍后出现的《华严经》、《法华经》及《涅槃经》等都是在它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而各成体系的。
唐代玄奘法师所译的六百卷本《般若经》,分为四处(集)十六会(编)二百七十五分(章),其中的第四会和第二会分别是《小品般若》和《大品般若》的重译。
'''唐玄奘全译《大般若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佛学中大乘空宗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作品评价'''==

《般若经》,从而在我国开启了义学的先河;
同时将西域佛教传入我国,也促进了东西政治、文化的交流。

=='''作品成就'''==

《般若经》是以般若为指归,以空观为原则。
其结果,使人们在禅法上致力于引发智慧、穷究实相。《般若经》贯彻大乘中观一切皆空的思想,提出要以“十八种观,令诸法空”。
这“十八空”的归宿是所谓“自性空”,认为一切现象本质是空,没有自性,即没有独立存在的自体(实体)、主宰,毋须外在的根据,也不必求诸内心的帮助。
般若智慧的应用,便是对现象世界达到空一切、一切空的认识。

=='''作品荣誉'''==

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基础,稍晚形成的《华严经》、《法华经》及《涅盘经》等都是在般若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作品现实意义'''==

《般若经》把人们对现象世界的正常认识称为俗谛,即世俗的真理,认为这是“颠倒”的,“凡夫愚人”的认识。
而人们又执著这种认识,从而产生种种贪爱,使之流转生死,不得解脱。
而只具有“般若”这种智慧的佛、菩萨才能彻悟“诸法性空”的真理,这就是“真谛”。
菩萨就是用“般若”这种智慧引导众生,从执著的迷妄认识中,领悟“诸法性空”的道理,摆脱生死苦恼,获得解脱。
在佛教修行方面,《般若经》提出了“菩萨乘”思想。
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音译),意译曰“觉有情”,指修持六度,求无上菩提(般若智慧),利益众生,成就佛果的修行者。
菩萨乘以广度一切众生为目的,即引导众生,通过六度修行,体语诸法性空的道理,成就佛那样的觉悟(佛果)。 
 
<ref>[https://new.qq.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般若經],腾讯, 2018-08-19</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2,43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