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2
次編輯
變更
攀鱸
,無編輯摘要
==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本種早期分布於臺灣的平原區,可能因為污染嚴重,目前已經滅絕。在大陸的閩江流域以南到海南島ㄧ帶都廣泛的分布。喜生活於溪流、池塘底層的暖水性魚種,多棲息在流速緩慢、淤泥多的水 體 型成卵圓形 中。當環境不利時 , 頗側扁 會以腮蓋、尾鰭、臀鰭爬越堤岸、坡地、樹枝或草叢,移居到適合的水域中 。 口位為端位 攝食浮游動物、小魚、小蝦、昆蟲及其幼蟲。<ref>[https://npgis.cpami.gov.tw/public/detail/SpeciesDetail.aspx?SP_ID=F0078 臺灣國家公園-攀爐],攀爐-臺灣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料庫</ref>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南亞、東南亞、台灣、中國 。 鱗片型態為較大型 博物館中保存有台灣本島早年採獲的標本,但近數十年來已未再記錄過,在本島可能已滅絕多年,因資料缺乏,在本島 的 櫛鱗 歷史分布並不清楚 。 側線鱗28~30 目前僅在外島有少量族群分布,亟待進一步保護 。
==形態特徵==
體略呈長卵形而側扁。頭部中大,吻短。口裂中大,開於吻端上位;口斜裂;上下頜均有細小之頜齒。前鰓蓋骨下緣及下鰓蓋骨緣均具細小鋸齒。體被有中大型的櫛鱗;側線退化而不明顯。背鰭單一,具硬棘XVII-XIX,軟條9-11;臀鰭與背鰭同型,具硬棘IX,軟條10-11;胸鰭14-16;腹鰭I, 5;側線鱗28-30。腹鰭胸位,外型圓;尾鰭後緣呈圓形。體呈棕灰色至淺黃褐綠色。鰓蓋後緣與尾柄基部各有一個明顯的黑色圓斑。<ref>[https://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gen=Anabas&spe=testudineus 攀鱸-形態特徵],攀鱸-臺灣魚類資料庫</ref>
== 棲所 生 活習性態== 本種早期分布 棲息 於 臺灣 低海拔 的平原 緩流 區 、河川下游、湖沼、池塘等水域中。肉食性為主 , 可能因 以小型生物 為 污染嚴重 食 , 目前已經滅絕 跳躍能力強 。 在 體型明顯 大 陸的閩江流域以南到海南島ㄧ帶都廣泛的分布。喜生活 於 溪流、池塘底層的暖水性 蓋斑鬥 魚 種,多棲息在流速緩慢、淤泥多的水體中 。當 所處 環境不 利 適合 時, 會以腮蓋、尾鰭、臀鰭爬越堤岸、坡地、樹枝或草叢, 可暫時離開水面短距離遷 移 居到適合 至周邊 的 新 水域 中。攝食浮游動物、小 ,這是這個 魚 、小蝦、昆蟲及其幼蟲 種俗名"過山鯽"的由來 。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金門國家公園<ref>[https://npgis.cpami.gov.tw/public/detail/SpeciesDetail.aspx?SP_ID=F0078 臺灣國家公園-攀爐],攀爐-臺灣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資料庫</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