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每日新聞大樓

增加 1,90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每日新聞大樓'''(Daily News Building),又稱新聞大樓(The News Building),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中城的一座高476-英尺(145-公尺)的摩天大樓,共有36層。每日新聞大樓興建於1929年至1930年期間,至1995年是紐約每日新聞的總部大樓。每日新聞大樓也曾是[[合眾國際社]]的總部。
37層高的立面以垂直條紋的窗戶為特色,垂直對齊的窗戶之間的拱肩上有棕色磚塊,白色磚砌形成分離的垂直墩。胡德偏愛的 [[ 石灰石 ]] 由於過於昂貴而被丟棄。奇怪的是,窗戶的大小——以及窗戶條紋的寬度——是由一個辦公室工作人員可以毫不費力地打開的窗戶的大小決定的。<ref>[https://www-nyc--architecture-com.translate.goog/MID/MID014.htm?_x_tr_sch=http&_x_tr_sl=en&_x_tr_tl=zh-TW&_x_tr_hl=zh-TW&_x_tr_pto=sc 日報大廈],nyc--architecture,</ref>
窗條的頂部裝飾有裝飾的拱肩,一直延伸到頂部,向內傾斜,被一個狹窄的碼頭分開。145 m 處“被夷為平地”的平頂影響了許多未來的摩天大樓,胡德本人使用塔樓的形式影響了洛克菲勒中心即將建成的 RCA 大樓。
不再被每日新聞佔據,每日新聞大樓是紐約最著名的摩天大樓之一。它於 1981 年被指定為紐約市地標。其大堂仍然是該市最不尋常的建築景點之一。
 它由約翰米德豪威爾斯和雷蒙德胡德(洛克菲勒中心、麥格勞希爾和芝加哥論壇報大樓等其他 20 世紀寶石的著名建築師)設計,建於 1929 年至 1930 年之間。它是美國第一家小報的所在地,著名的每日新聞,直到 1995 年。建築物的外部本身就足夠出色;入口上方以裝飾藝術風格雕刻的巨型壁畫描繪了在明亮的天空下工作的曼哈頓人以及“He Made So Many of them”的主題。但一走進大樓,遊客就會發現這座城市最壯觀的建築景觀之一:一個幾乎讓旁觀者相形見絀的復古地球儀。  這個巨大的[[地球儀]]位於微型地球的確切軸心處,在黑色玻璃天空下緩慢旋轉,在理查德·唐納 (Richard Donner) 的超人電影中,它是虛構的每日星球的一部分。大廳裡仍然展示克里斯托弗·里夫飾演克拉克·肯特和瑪格特·基德飾演露易絲·萊恩在繁忙的報社工作的照片。  伴隨著巨大模型的是[[黃銅]][[氣象儀器]],提供當天的降雨量、風速和[[大氣壓力]],而華麗的時鐘則提供巴拿馬、卡薩布蘭卡、貝爾格萊德和[[柏林]]等遙遠目的地的時間。地球周圍的地板上刻有與[[開羅]]、[[直布羅陀]]和[[北極]]等異國情調的地方的距離,向尚未被非凡大廳所震撼的遊客暗示紐約確實是世界的中心。 在開張時,《每日新聞》是美國發行量最大的報紙。其較小的尺寸使其受到地鐵通勤者的歡迎,並且對攝影的強調(自第一版以來,該報紙的標誌中已包含相機)為《每日新聞》賦予了綽號“紐約的眼睛,耳朵,誠實的聲音” 。” 該建築位於第 42 街的第 2 和第 3 大道之間,因此嘈雜的[[印刷機]]可以與編輯人員在同一棟樓內進行,而不會打擾上層城市居民。  *1958 年,由哈里森和阿布拉莫維茨設計的附加部分被添加到塔的東側。 * 大堂中央的黑色玻璃和鋁製背景映襯著一個巨大的旋轉 [[ 地球儀 ]] ,象徵著報紙的全球視野。 * 這座耗資巨大的建築是在《每日新聞》在美國發行量最大的時候建造的。 * 該結構包含報紙的辦公室和投機辦公空間,位於一座位於 10 層高的基地上方的塔樓中,其樓層更大以容納印刷機。 * 當其他開發商避開第三大道以東的地區時,《每日新聞》選擇了這個地點,以便它可以將嘈雜的 [[ 印刷機 ]] 與其編輯辦公室放在同一設施中。 * 外立面的裝飾藝術特色包括在窗戶之間使用彩色磚和紅色和黑色拱肩。<ref>[https://www-emporis-com. 日報大廈],</ref>
==外部連結==
*{{official website|http://slgreen.com/properties/view/220-east-42nd-street/}}
9,0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