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王轩

增加 69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王轩1.jpg|缩略图|王轩:字'''霞举''',自号'''顾斋''',晚年或署'''壶翁''',[[山西省]][[临汾市]][[洪洞]]五里张人,著作有:《山西疆域沿革图谱》五卷、《[[洪洞县志稿]]》十六卷、《[[说文句读识语]]》等。]]'''王轩'''(1823—1887),男,字 ''' 霞举 ''' ,自号 ''' 顾斋 ''' ,晚年或署 ''' 壶翁 ''' [[山西省]][[临汾市]][[ 洪洞 ]] 五里张人。
==基本情况==
王轩先辈是大商人,祖父 [[ 王楷苏 ]] [[ 乾隆 ]] 巨人。王轩幼年家道衰落,生活贫困,但他刻苦博学,喜“说文”,通“三礼”,学金石,学地理,又钻算术。 [[ 道光 ]] [[ 举人 ]] [[ 同治 ]] [[ 进士 ]] ,官晋五品 。他的考卷曾被视为样板,大学士祁隽藻读到他的文章后感慨地说:“石州(即张穆)后期有人!”经祁保荐,王轩在军机处记名,在兵部任职十年。同治八年(1869),王轩被怀疑为倭仁同党排挤离京,应河东道杨宝臣之聘,主持运城宏运书院。光绪三年(1877),钦差阎敬铭向巡抚曾国荃推荐王轩可以重任。他于是赴并总纂山西省志,并主晋阳书院。光绪八年,巡抚张之洞、学使王仁堪在省城创立令德堂,聘他任总校。晚年他辞退晋阳书院移往令德堂,光绪十三年(1887)病逝,终年六十五岁。==著作== 王轩修志吸取各省新志的长处,制订新的体例,分为六门:“图”以辩方,“谱”以序世,“考”以稽古,“略”以纪今,“纪”以叙事,“录”以存人。打破了恒星十二次分野的陋说,创立经纬日晷度。这种新体例的开创,当时就受到朝野赞许。王轩修志不仅总览全编,而且像太原、河东部分,大都是他亲自纂稿,其中《山西疆域沿革图谱》还印成单行本,影响甚大。志稿经他亲手校对,已刊五十多卷。以后的任务托付同事杨笃完成
他的考卷曾被视为样板,大学士[[祁隽藻]]读到他的文章后感慨地说:“[[石州]](即[[张穆]])后期有人!”经祁保荐,王轩在军机处记名,在兵部任职十年。同治八年(1869),王轩被怀疑为倭仁同党排挤离京,应河东道[[杨宝臣]]之聘,主持[[运城]][[宏运书院]]。 [[光绪]]三年(1877),钦差[[阎敬铭]]向巡抚[[曾国荃]]推荐王轩可以重任。他于是赴并总纂山西省志,并主晋阳书院。===去世===光绪八年,巡抚[[张之洞]]、学使[[王仁堪]]在省城创立[[令德堂]],聘他任总校。晚年他辞退晋阳书院移往令德堂,光绪十三年(1887)病逝,终年六十五岁。===著作=== 王轩修志吸取各省新志的长处,制订新的体例,分为六门:“图”以辩方,“谱”以序世,“考”以稽古,“略”以纪今,“纪”以叙事,“录”以存人。打破了恒星十二次分野的陋说,创立经纬日晷度。这种新体例的开创,当时就受到朝野赞许。王轩修志不仅总览全编,而且像太原、河东部分,大都是他亲自纂稿,其中《[[山西疆域沿革图谱]]》还印成单行本,影响甚大。志稿经他亲手校对,已刊五十多卷。以后的任务托付同事杨笃完成。 王轩擅长作诗,他的诗被沈秉成《咏楼盍簪集》选入有二卷之多,还曾被钱塘举人符保森选入《雅正续选》,符保森借钱资助,使王能捐纳为主事。京城老辈 [[ 叶名沣 ]] [[ 杨保臣 ]] ,同行 [[ 张之洞 ]] [[ 潘祖荫 ]] [[ 孙衣言 ]] [[ 沈秉成 ]] 等几十人都同他唱和。翰林院检讨 [[ 董文焕 ]] 兄弟三人都从他学习诗法。   王轩书法宗颜柳,行草宗 [[ 王羲之 ]] ,兼法 [[ 傅山 ]] [[ 朝鲜 ]] 使臣也爱好他的篆籀。<ref>[http://www.doc88.com/p-8738055507582.html 清代山西学者王轩的方志学成就,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 秦琼,道客巴巴]</ref>===代表作品===王轩著作有:《山西疆域沿革图谱》五卷、《 [[ 洪洞县志稿 ]] 》十六卷、《 [[ 说文句读识语 ]] 》一卷、《十八叠山房倡和草》一卷、《顾斋遗集》二卷、《顾斋诗集》二卷、《勾股备算细草》等九卷。由他创修、杨笃完成的《山西通志》一百八十四卷,为研究山西地方史提供了有益的资料。<ref>《山西历史人物传》([[孙石月]] [[王金香]]撰)</ref>
==参考文献==
129,49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