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鄭罕池

增加 2,650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鄭罕池'''(1929年-2018年6月1日),台 農民 。早期以甘蔗為主 提供製糖,後來轉型,栽培果樹,是台灣種植愛文的先鋒。1929年,鄭罕池 出生於 日本時期 現今 台南 州新化郡 玉井 今臺南市 玉井 斗六仔 部落,當時是整個鄉最偏僻、最落後的村莊 學生時期,鄭罕池就深深感受到斗六仔人遭受的歧視。鄭罕池發願,總有一天要讓斗六仔繁榮富裕起來、讓鄉親抬頭挺胸走在玉井大街。他進入玉井農校就讀,畢業後加入玉井農會,把握一切學習農業新知的機會。1960年他被選為農會幹部,在斗六仔成立了農事研究班與家政班,分別供男子進行農業技術研究、供婦女做女紅。1962年,時任農復會技正的陸之琳,將自己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引進、適合台 水土氣候的愛文芒果種苗給農民試種,並透過玉井農會找上鄭罕池。起初因栽培技術不夠純熟,又遭遇寒害,鄭罕池的首批果樹僅4株存活,頹喪之際,陸之琳數次來到鄭罕池的果園,不好意思勸鄭罕池捲土重來,只是操著生硬的台語告訴他:「果樹是有生命的,照顧芒果就像照顧你的小孩,你對它更好,它總有一天會爭氣。」鄭罕池聽了,向陸之琳再領了一百株芒果種苗。 到1965年,鄭罕池的果園吐出結實纍纍的愛文芒果,猶如一顆顆紅寶石,這是全台灣第一批土生土長的 愛文芒果 由於芒果蟲害多,鄭罕池開發白紙套袋 先鋒 方式來防範 進而墊定 後來 台灣 標準的 芒果 栽培法,他也將種愛文技術傳授給有需要的農民,大家的收益都提高了,造福鄉梓,奠定臺南玉井成為「臺灣的芒果故鄉」。有鑒於此,鄭罕池也於1977年獲頒第一屆全國十大傑 農民第一名;2009年,原臺南縣政府更為鄭先生祖厝院子裡 基礎 第一棵芒果樹立下石碑列為保育老樹 尊稱 鄭罕池 為「 愛文 臺灣 芒果之父」 或「台灣 2018年6月1日鄭罕池與世長辭,享壽89歲,同月10日舉行公祭,行政院長賴清德、臺南市代理市長李孟諺等人皆出席致哀。因其畢生致力於育成優良 芒果 之父」 品種,無私指導農民種植,造福農民,對臺灣的農業育種及促進農業發展,貢獻卓著,其生平事蹟總統府更已宣付國史館,將列入國史 <ref>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685/post/201302280033/%E9%84%AD%E7%BD%95%E6%B1%A0%E7%94%A8%E4%BA%94%E5%8D%81%E5%B9%B4%E6%AD%B2%E6%9C%88%20%E8%AE%93%E7%AA%AE%E6%9D%91%E7%A8%AE%E5%87%BA%E5%84%84%E5%85%83%E5%A5%87%E8%B9%9F?utm_source=%E4%BB%8A%E5%91%A8%E5%88%8A&utm_medium=autoPage 今周刊_橋本忍</ref><ref>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theme=article&sub_theme=article&id=2199 農傳媒_橋本忍</ref><ref>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45948 自由時報_橋本忍</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1,75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