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婁堅

增加 3,63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Fahua Pagoda 41 2014-03婁堅.jpg|thumb缩略图|right|260px250px| 万历三十六年(1608)娄坚为嘉定[http://img1.ph.126.net/xTS5hlsWcaqEcOI02xd6Xw==/1141943980615578592.jpg 原圖鏈接] [ 法华塔http://blog.163.com/xiao_yu_123456/blog/static/23112001820161113102055438/ 來自何晓昱的文化艺术博客]]题写的匾额。]]
'''婁堅'''({{bd|1567年||1631年|}}),字子柔。蘇州府嘉定(今屬[[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
父[[娄巽之]]是嘉定神童。祖籍長洲,幼好學,娄巽之將他送至安亭,師從[[歸有光]],融會師說,成一家言。鄉里推為大師。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岁贡,不仕。工行楷,書法妙天下,人争購之。[[錢謙益]]稱其“书法妙天下,风日晴美,笔墨精良,方欣然染翰,不受促迫”<ref>《列朝诗集小传·丁集》</ref>。又能詩,時人合[[唐時升]]、[[程嘉燧]]、[[李流芳]]及婁堅詩刻,謂之《嘉定四先生集》。
 
==生平事迹==
娄坚,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子柔,又字二坚,号歇庵。工书法,笔力遒劲。诗亦清新自然。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合称为“嘉定四先生”。有《[[学古绪言]]》、《[[吴歈小草]]》传世。
 
娄坚(1554--1631),字子柔,万历年间贡生,嘉定马陆镇人。其先祖为长洲(苏州)人。娄坚的太祖父名娄哗,从娄哗起,徙居嘉定。娄坚的祖上曾在明朝初年以方术服务于朝廷的太医院。娄坚的曾祖父娄纲、祖父娄柏,均以行医为生,游于淞江之畔。娄坚的父亲娄应轮(1529--1601),字“哭之”,“十岁已通诵毛诗。”后来,在别人帮助下学习《易》,随唐钦尧(唐时升之父)学《经》。未弱冠时,已补博士弟子第一。壮年后,“以明经为学者师”,以教授为业。善结交“服仁义而称诗书”之人,为人敦厚,有长者之风。家境好转后,在城外有田百亩,每年靠收租养家。“倘遇丰年,于租亦不多取。”到市场购物时,从不与人讲价钱。
 
娄坚作为学者,学养较其它几人深厚,且一贯坚持作文要以学养作功底的主张,他的文章更具备传统古文的特色面貌,对于传统古文一脉的延承,可谓有护守之功。所以,论古文创作成就,娄坚当为翘楚。
 
晚明文坛,众口晓晓,“诗必盛唐”、“文必秦汉”的影响仍广泛;士子阶层,纷纷攘攘,欲争浮名于科举之途。娄坚不以俗学为务,注重学养,本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的古训,孜孜以求,埋头弄文,奉归有光为圭臬,力守古文“阵地”,虽晚年身心皈依禅悦,但教导后辈、与人切磋,仍坚持己见,无所更改。娄坚作诗虽慕乐天(白居易),但也不排斥、不贬低宋诗,以“意”为主,可谓眼光不俗。但因其半生时光没有走出嘉定周边,不善于自我炒作,加上一生不遇,没有加官晋爵,所以其在外影响不大,文学史上终究难有盛名。
 
从世俗意义上讲,娄坚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一生科举未成功名,也未遇到什么大的风浪,所以,他的一生平淡少波折。
 
其实,娄坚精于诗文,他的文章继承了归有光的传统,文风平和安雅,以朴实动人。他的文集《[[学古绪言]]》,从书名看,就透露出他学习归有光古文的立意。此书被收入《[[四库全书]]》。
 
娄坚的诗也有其自身的特色。他的律诗模仿[[元稹]]、[[白居易]],有中唐的风韵。娄坚有《[[吴歈小草]]》传世。“吴歈”是吴地一带对民歌、散曲的一种称呼,以“吴歈”为诗集的名字,表现了娄坚对地方民歌的重视和偏爱,也表达了他的自谦之意,即他的诗文不过像吴地的民歌一样平常普通。
 
娄坚的一生几乎都在家乡度过。年轻时的娄坚也曾有过远大的抱负,热衷于科举。但他的科举道路与归有光一样十分艰难,青年时代中秀才后,乡试屡次名落孙山。至50岁时,只好认命,立志不再应试,绝意科考。在63岁花甲年纪,他才被朝廷加恩举荐为岁贡生,因此,人们都尊称他为“娄贡士”。晚年的娄坚看破红尘,笃信佛学禅宗,崇祯四年(1631)77岁的娄坚逝世。<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89eaf0100pf0h.html 娄坚:一生平淡 波澜不惊] 新浪博客,2011-02-15 </ref>
==注釋==
{{reflist}}
40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