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95
次編輯
變更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唐都新碑林博物馆</big> ''' |- |File:唐都新碑林博物…”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唐都新碑林博物馆</big> '''
|-
|[[File:唐都新碑林博物馆.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
类 别: 历史博物馆
开放时间: 9:00-18:00
竣工时间: 2012年9月
|}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是一座民营碑林博物馆,2012年9月开馆,博物馆坐落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李鸿诚和印建幸夫妇是唐都新碑林博物馆的负责人。馆里陈列着百余座的石碑,既有欧阳询、郑成功、怀素千字文等古碑,也有夫妇俩创作的一系列新碑。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免费向大家开放。<ref>[ ], , --</ref>
==艰辛建馆==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总设计师李鸿诚,从小喜欢绘画,后来他跟国画大师康是要学画时结识了康是要的女弟子印建幸,随后,两人分别创作了《[[秦始皇出巡图]]》和《[[贵妃斜倚沉香亭]]》两幅作品,当时被刻成了石碑做成了拓片之后,在旅游市场十分畅销。唐都新碑林博物馆馆长印建幸向记者介绍说,《[[秦始皇出巡图]]》的拓片被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收藏。我的那幅《[[贵妃斜倚沉香亭]]》被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收藏。
因为夫妻俩的画作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许多人就建议他们继续创作,搞一个当代新碑林,这也正好契合了他们俩的心愿。从此,李鸿诚和印建幸就与石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给博物馆起名唐都新碑林呢?李鸿诚回答道,“有人说你们既然是在西安,十三朝也罢,全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也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能有雄踞全世界的就是唐朝。你要是一叫唐朝,就把整个历史都概括了,你干嘛不叫唐都新碑林呢。”
几经酝酿,一个以唐人、唐诗、咏唐人的为主,反映长安建都十三朝历史,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新碑林蓝图在李鸿诚和印建幸心中形成。
印建幸介绍说,老碑林也有诗配画的东西,但是很少,尤其是像这样子把人物也表现出来是我们的一种创新。
好事多磨这个词用到李鸿诚和印建幸夫妇身上,再合适不过。1985年,由于积劳成疾,李鸿诚患上了青光眼,到第二年他就完全失明了,而唐都新碑林的项目也多次在启动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又被搁置了下来。
“不想说那些事情,说起来就想掉泪,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今天我最感到欣慰的就是把这些石碑能在大明宫里头竖起来。”提起李鸿诚的伤病, 印建幸还是有些难过。
在印建幸将石碑搬往大明宫前,记者曾到她的家里去过,印建幸一家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建的楼房里,房屋简陋、狭小、昏暗,但就在这种环境里,他们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保护着这些石碑希望它们能重见天日。
印建幸希望这些石碑去它们应该去的地方,要不然在这个地方真的太可惜了。
印建幸说,30多年了,他们也曾想过放弃,但终归舍不得,咬着牙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日子过得太清贫,一些人建议他们卖掉一些石碑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夫妻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曾经想过放弃,不是说没有想过,想过放弃,但是走走,看到这些石碑又不忍心,它就跟我们自己孩子一样,觉得应该给它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正式建成==
2012年,唐都新碑林场地终于敲定,落户于大明宫国国家遗址公园。2012年8月,唐都新碑林成立民营博物馆终于通过了专家的评审。9月,博物馆正式建成,面向游客免费开放参观。
开馆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百人左右,节假日期间日接待游客达到500多人
印建幸说“通过免费提供给大家一个参观的机会,希望更多的人来支持关心这个事情。因为文化的事情,跟大家息息相关。”
李鸿诚女儿李自劼介绍说,郑成功剑所指的这句话是郑成功当时写给荷兰侵略者信中的一句原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建幸希望将唐都新碑林建成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想把这些名族英雄都陆陆续续刻到石碑上去。他认为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只有牢记过去,才能激发更大的奔梦干劲。
==守护文化==
随着博物馆的落成,更大的新碑林计划在李鸿诚和印建幸脑海里已经形成。这座室内博物馆属第一展区,紧接着他们还要建第二展区,创作面积更大的室外新碑林。
印建幸常说有一个梦想,希望在今后余生的这些年里,把这些新碑林事业搞得辉煌壮大,希望能找到接班人来守护这里的文化印迹。
==参观指南==
地址: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
开放时间: 9:00-18: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 免费
==百度地图==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唐都新碑林博物馆</big> '''
|-
|[[File:唐都新碑林博物馆.jpg|缩略图|居中|[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
类 别: 历史博物馆
开放时间: 9:00-18:00
竣工时间: 2012年9月
|}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是一座民营碑林博物馆,2012年9月开馆,博物馆坐落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李鸿诚和印建幸夫妇是唐都新碑林博物馆的负责人。馆里陈列着百余座的石碑,既有欧阳询、郑成功、怀素千字文等古碑,也有夫妇俩创作的一系列新碑。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免费向大家开放。<ref>[ ], , --</ref>
==艰辛建馆==
唐都新碑林博物馆总设计师李鸿诚,从小喜欢绘画,后来他跟国画大师康是要学画时结识了康是要的女弟子印建幸,随后,两人分别创作了《[[秦始皇出巡图]]》和《[[贵妃斜倚沉香亭]]》两幅作品,当时被刻成了石碑做成了拓片之后,在旅游市场十分畅销。唐都新碑林博物馆馆长印建幸向记者介绍说,《[[秦始皇出巡图]]》的拓片被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收藏。我的那幅《[[贵妃斜倚沉香亭]]》被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收藏。
因为夫妻俩的画作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许多人就建议他们继续创作,搞一个当代新碑林,这也正好契合了他们俩的心愿。从此,李鸿诚和印建幸就与石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什么给博物馆起名唐都新碑林呢?李鸿诚回答道,“有人说你们既然是在西安,十三朝也罢,全中国的历史有多少也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能有雄踞全世界的就是唐朝。你要是一叫唐朝,就把整个历史都概括了,你干嘛不叫唐都新碑林呢。”
几经酝酿,一个以唐人、唐诗、咏唐人的为主,反映长安建都十三朝历史,融诗、书、画为一体的新碑林蓝图在李鸿诚和印建幸心中形成。
印建幸介绍说,老碑林也有诗配画的东西,但是很少,尤其是像这样子把人物也表现出来是我们的一种创新。
好事多磨这个词用到李鸿诚和印建幸夫妇身上,再合适不过。1985年,由于积劳成疾,李鸿诚患上了青光眼,到第二年他就完全失明了,而唐都新碑林的项目也多次在启动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又被搁置了下来。
“不想说那些事情,说起来就想掉泪,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看到的就是今天,今天我最感到欣慰的就是把这些石碑能在大明宫里头竖起来。”提起李鸿诚的伤病, 印建幸还是有些难过。
在印建幸将石碑搬往大明宫前,记者曾到她的家里去过,印建幸一家住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建的楼房里,房屋简陋、狭小、昏暗,但就在这种环境里,他们在潜心创作的同时,保护着这些石碑希望它们能重见天日。
印建幸希望这些石碑去它们应该去的地方,要不然在这个地方真的太可惜了。
印建幸说,30多年了,他们也曾想过放弃,但终归舍不得,咬着牙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日子过得太清贫,一些人建议他们卖掉一些石碑改善一下生活,可是夫妻俩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曾经想过放弃,不是说没有想过,想过放弃,但是走走,看到这些石碑又不忍心,它就跟我们自己孩子一样,觉得应该给它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正式建成==
2012年,唐都新碑林场地终于敲定,落户于大明宫国国家遗址公园。2012年8月,唐都新碑林成立民营博物馆终于通过了专家的评审。9月,博物馆正式建成,面向游客免费开放参观。
开馆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百人左右,节假日期间日接待游客达到500多人
印建幸说“通过免费提供给大家一个参观的机会,希望更多的人来支持关心这个事情。因为文化的事情,跟大家息息相关。”
李鸿诚女儿李自劼介绍说,郑成功剑所指的这句话是郑成功当时写给荷兰侵略者信中的一句原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印建幸希望将唐都新碑林建成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想把这些名族英雄都陆陆续续刻到石碑上去。他认为在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同时,中国人不能忘记过去,只有牢记过去,才能激发更大的奔梦干劲。
==守护文化==
随着博物馆的落成,更大的新碑林计划在李鸿诚和印建幸脑海里已经形成。这座室内博物馆属第一展区,紧接着他们还要建第二展区,创作面积更大的室外新碑林。
印建幸常说有一个梦想,希望在今后余生的这些年里,把这些新碑林事业搞得辉煌壮大,希望能找到接班人来守护这里的文化印迹。
==参观指南==
地址: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
开放时间: 9:00-18:00(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门票: 免费
==百度地图==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