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药师佛

增加 768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12322397862f6537956336.jpg|缩略图|居中|[https://baikepic.sogou.com/PicBooklet.vpics?relateImageGroupIdsie=utf8&lemmaIdp=915141140230504&nowinterV=httpskKIOkrELjboMmLkEkL0TkKIMkLELjb8TkKIMkrELjbkRmLkElbYTkKIKmbELjbgRmLkEkLYTKVeRFTbxHUwElKJ6wu9DxqRLzO1H1qR7zOMTEl%20OKaIPjeh5yupNj%3A20lHzrGIOzzgEl%2F20XJ6IPjeh5yuF9j%2Fpic.baike.soso.com20h5yupNj%2Fp20lHzo%2F201202283D%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3D_274331138&typequery=1#simple_0 %E8%8D%AF%E5%B8%88%E4%BD%9B 原图链接][https://baikei01piccdn.sogousogoucdn.com/v9151411.htm 97862f6537956336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药师如来简介'''==
药师佛之形像,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台下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 又一般流传之像为螺发形,左手持药壶,右手结施无畏印(或与愿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佛面相慈善,仪态庄严,身呈蓝色,乌发肉髻,双耳垂肩,身穿佛衣,坦胸露右臂,右手膝前执 ''' 尊胜诃子果枝 ''' ,左手脐前捧佛钵,双足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 身后有光环、祥云、远山。藏语音:“桑给眉拉”。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 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挂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延生续命。 [[ 大藏经 ]]''' 中对药师佛及十二大将的详细描述'''药师琉璃光如来。 通身浅碧色。 宝窟中百宝莲华。 师座上大空三昧。 放无数光明。 一一光中。 无量分身诸佛。 悉大空三昧相。 右臂扬掌调手开叶。 左安脐下勾小指。 号大宝琉璃药。 其地绀琉璃色。 尘数无量宝花树。 树华叶形。 或佛形。 放无量光明。 名佛波罗蜜。 或菩萨形。 生无量伎乐。 名三昧总持。 或金堂形。 放无量百宝云。 名菩提妙严。 或宝塔形。 生无量天众。 名觉智树漠日雨轮树(津岛云功德智惠)无量百千幢幡行列。 无量宝网宝鬘铃铎等庄严。 佛前左右四性出家皆入定(所谓国王大臣波罗门居士)左第一重作金刚藏王菩萨。 菩萨通身浅红青色。 坐宝莲台上。 右手真中掌中立三股金刚杵。 左手屈臂五指[网-(ㄨ*ㄨ)+又]上。 大指押小指爪上。 以为尘数菩萨众侍者。 所谓云香菩萨。 华玉菩萨。 金刚合掌菩萨。 火头天相菩萨。 仙相菩萨等。 右第一重作莲花幢金刚手菩萨。 通身浅青色。 座宝莲花台上。 左手执真陀摩尼。 白宝莲华台上安金刚。 右手作与愿印(屈中指)尘数菩萨众以为侍者。 所谓青莲花菩萨。 三股金刚杵菩萨。 一股金刚铃铎菩萨等也。 左第二重作日光菩萨。 通身赤红色。 左手掌安日。 右手执蔓朱赤花貌。 或开敷。 或半开。 或未开。 或其宝果为之。 尘数菩萨以为侍者。 所谓持香炉持摩诃蔓朱赤花等菩萨也。 右第二重作月光菩萨。 通身白红色左手掌月轮。 右手执红白莲花。 尘数菩萨以为侍者。 所谓持钩持钩铃等菩萨。 白如来近后。 作十弟子及二十一三十五等罗汉。 各以无数声闻众以为眷属。 上首各取物依本形契眷属等者各在承法右存法形作左右后仰左右后作无数仙人仙女等捧随时采花。 佛前左右外院。 作无量天众妓乐形。 所谓坚达婆女琴天乐奉献貌。 紧那罗自心金鼓乐貌。 伽楼罗女笛天乐貌。 地天女皆鼓乐貌。 阿修罗女奉天鼓乐貌。 摩睺罗女奉笙乐貌。 大魔侣天众奉献舞天乐貌也。 外院上下八方。 作十二神将众。 无数金刚童子众以为眷属也。 ''' 所谓十二神将形'''第一宫毗罗伊舍那方可畏大将。 其色黄摽驾虎。 执战荼剑。 右手拳押左腰。 ''' 或云作东北方'''第二伐折罗因达方金刚大将。 其色青眼赤驾[少/兔]。 执三股伐折罗。 左手屈风仰左。 ''' 或云作东方'''第三迷企罗阿揭拏方护法大将。 其色带炎上青烟驾龙。 执鉾上炎旗二手调之。 ''' 或云作东南方'''第四安你罗阿揭多方护比大将。 其色带炎上黄烟驾蛇。 执战荼钺。 左手拳申风指火珠也。 ''' 或云作南方'''第五安底罗阎魔罗方正法大将。 其色赤放炎雷眼火发驾两翼马。 左执代月卢。 右执镜上炎也。 ''' 或云作西南方'''第六珊底罗涅哩坚底方罗刹大将。 其色黄赤作罗刹像驾羊。 左执镜右执战荼剑。 或执代只哩也。 ''' 或云作西方'''第七因达罗涅哩底方帝使大将。 其色黄色驾[荻-火+隹]。 左执白拂。 ''' 右执铃令瞻也。 或云作西方北方'''第八跋伊罗传瞢荼方狼龙大将。 其色白错驾金翅鸟。 左执如意珠。 右执金刚铎。 ''' 或云作北方'''第九摩睺罗嚩庚方大将。 或云折风大将。 驾狗狗形可畏。 所谓天狗。 左拳申风指轮。 右屈风其色如黑风。 ''' 或云作上方'''第十真达罗缚庚方折水大将。 驾猪右执钩左屈地水其色如黑水。 ''' 或云作下方'''第十一招杜罗毗沙门方护世大将。 又摩尼大将。 驾鼠。 右执如意珠。 左执罥索。 其色夏日黑云色也。 ''' 或云作西方'''第十二毗羯罗伊舍那方勤忿大将。 驾牛即水牛也。 手执宝弓箭。 其色黑青。 但稍灭前色。 ''' 或云笑方'''佛前内护作迦陵频伽白鹄。 此鸟诸上首五之所说法音悉同音惕说。 故号共命鸟也。 净琉璃土可作消息已也 ''' 药师佛'''东方药师净土之教主。 梵名鞞杀社窭噜,具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等。 据《 [[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 称,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于因地时曾发十二大愿,令诸众生所愿皆遂,尤愿众生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脱厄难,因而有消灾延寿药师佛之称。 祈祷药师佛治病、延命、消灾之法,为大乘佛教信徒的普遍信仰。 ''' 药师净土''' ''' 又称净琉璃世界 ''' ,此净土位于娑婆世界之东方,因其国以琉璃为地,或以此世界及其教主本身皆清净如琉璃故有此称。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载:“东方去此过十殑(音jìng)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 同经 ''' 十二大愿中之第2大愿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 又隋代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载,彼佛国土无女人形,离诸欲恶及一切恶道苦声,以琉璃为地,城阙、柱梁、斗拱、周币罗网,皆以七宝所成,如极乐国,国中有日光遍照及月光遍照二菩萨为最上首。 药师如来及其净土的信仰,盛行于刘宋以后,药师净土之变相亦随着出现。 ''' 净琉璃世界''' ''' 又称东方净琉璃世界 ''' ,是药师佛之净土。 因药师如来本身清净如琉璃,同时该世界以琉璃为地,故名。 《药师瑠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药师如来十二大愿之第2愿说:“愿我来世得菩萨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 同经又说:“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瑠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 药师经法圆通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威神利益甚多,能令有情解脱世间众苦,速证无上菩提。 故文殊菩萨誓愿于末法之时,以种种方便令众生得闻药师如来名号,护持、弘扬药师法门。 修净土者兼修药师法门,功德利益甚大,不仅可领会佛陀慈悲救世精神,依经中所言,若能得闻药师瑠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去处,即于极乐世界莲华化生。 弘一大师晚年勤劝修持弥陀法门者兼修药师法门,如此便有资助决定往生西方的利益。 我国药师如来之信仰,盛行于刘宋以后,药师净土之变相亦随之造立,经变之内容主要根据《药师如来本愿经》、 [[ 《佛说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 等,莫高窟现存隋、唐、五代、宋、西夏所绘47铺,主题是宣传药师经为“致福消灾之要法”、“王者攘灾,转祸为福”,只要供养药师如来就可一切如愿; 内容有七佛、长幡、燃灯、斋僧、鼓乐歌赞、十二大愿、九横死等; 代表作见隋第417窟,初唐第220窟,盛唐第148窟,中唐第112窟。 ==''' 十二大愿'''==编辑语音药师佛'''药师佛'''
药师如来在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所发之十二大愿(又称十二上愿)。
''' 第一大愿 ''' :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 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 第二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 第三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 第四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 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 第五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 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 第六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 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 第七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 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 第八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 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 第九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 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 第十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 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 第十一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 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 第十二大愿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 药师七佛'''==编辑语音《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中所说的七佛。 ''' 东方光胜佛土, 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 妙宝佛土, 宝月智严光音自在王如来;'''  ''' 圆满香稷佛土, 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  ''' 无忧佛土, 无忧最胜吉祥如来;''' ''' 法幢佛土, 法海雷音如来;''' ''' 善住宝海佛土, 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  ''' 净琉璃佛土, 药师琉璃光如来,''''''共称为药师七佛,蓝琉璃光为法身(Dharmakāya)像。''' 此七佛住于东方去此四恒河沙乃至十恒河沙世界,尝于因位各各发愿拔济众生之苦恼。 上述七佛名,出自《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然而在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经》中,唯说东方药师一佛,未出七佛名。 对此,古来多有议论,或就经题所称“药师琉璃光七佛”,谓前六佛乃药师之分身,且就《药师本愿功德经》所云:“造彼如来形像七躯。” 认为此即谓将药师本身造为七体。 或谓七佛为别尊,经题所称的“药师七佛”,乃言总意别云云。
另外,也有把开示此七佛法门之本师释迦如来加入而尊为“药师八佛”的叫法。
==''' 日光菩萨'''==编辑语音日光遍照菩萨 ''' 日光遍照菩萨'''梵语sūrya-prabhā bodhisattva,汉译有日光、日光遍照、日曜等名。 药师佛的左胁侍。与右胁侍月光菩萨在东方净琉璃国土中,并为药师佛的两大辅佐,也是该佛国中无量菩萨众的上首菩萨。 日光菩萨与药师佛的关系甚深。 在久远的过去世,电光如来行化世间时,有一位梵士,养育二子,因苦于世间之浊乱,乃发菩提心,誓愿拯救病苦众生。 当时的电光如来甚为赞叹,劝梵士改名为医王,二子改名为日照,月照。 这位蒙受电光如来咐嘱的梵士,成佛之后就是药师如来。 两个儿子也就是两大胁侍。 当时的日照, 就是后来的日光菩萨。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 此一菩萨持其慈悲本愿,普施三昧,以照法界俗尘,摧破生死之暗冥,犹如日光之遍照世间,故取此名。 日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关系。 持诵大悲咒者,日光菩萨当会与无量神人来为作证,并增益其效验。 凡是持诵大悲咒者,如能再持日光菩萨陀罗尼(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零页),则能灭一切罪,也能辟除魔障及天灾,得不可思议果报。 ==''' 月光菩萨'''==编辑语音月光遍照菩萨 ''' 月光遍照菩萨'''梵语candra-prabhā bodhisattva,汉译有月光、月净、月光遍照等名。 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之右胁侍。 与左胁侍日光菩萨并为药师如来的两大辅佐。 在药师佛的无量菩萨眷属里,他与日光菩萨是位居上首的最重要菩萨。 两人都位居补处,秉持着药师如来的正法宝藏。 关于月光菩萨的本生事迹,也与日光菩萨相同,都与药师佛有密切的关系。 在久远的过去世,当电光如来住世时,有一梵士养育两子,一名日照,一名月照。 梵士发心利乐有情、拯救浊世众生,其二子也随喜而发愿供养。 梵士成佛之后,即是药师琉璃光如来。 二子中之月照,就是月光菩萨。 如同日光菩萨一样,月光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悲咒也有密切的关系。 凡是至心持诵大悲咒的修行者,月光菩萨也会与无量神人来增益其持咒效验。 修行者在持捅大悲咒过后,如果能再加诵月光菩萨陀罗尼(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六六零页),则月光菩萨当会来加庇护,使持咒者除去一切障难与病痛,并成就一切善法、远离各种怖畏。 ==''' 八大菩萨'''==编辑语音《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云:“若有四众比丘、比丘尼、邬波索迦、波邬斯迦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中略),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 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中略),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   ''' 大菩萨分别是: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宝檀华菩萨、无尽意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共八位大菩萨。''' ==''' 十二神将'''==编辑语音 ''' 药师佛与十二神将'''药师佛与十二神将 ''' 指守护诵持《药师经》者之十二位护法神。 ''' 又称药师十二神将、十二神王,或十二药叉大将。为药师如来的眷属。 药师本愿功德经云: “此十二药叉大将,一一各有七千药叉以为眷属。 同时举声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不复更有恶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为作义利、饶益安乐。”    ''' 这十二位誓愿护持药师法门、饶益众生的神将,名称如次: '''  (1)宫毗罗   (2)伐折罗   (3)迷企罗   (4)安底罗   (5)頞你罗   (6)珊底罗   (7)因达罗   (8)波夷罗   (9)摩虎罗   (10)真达罗   (11)招杜罗   (12)毗羯罗。 依中、日佛典所载,这十二神将在昼夜十二时辰、及四季十二月份里,轮流率领眷属守护众生。 ==''' 药师三尊'''==编辑语音 ''' (东方三圣)'''药师三尊 ''' 药师三尊'''主尊为药师如来,及左胁士日光菩萨与右胁士月光菩萨之合称。 其中,日光、月光二菩萨,在《灌顶经》(卷十二)中之译名为日耀、月净二菩萨。 ''' “药师如来” ''' 梵名Bhai?ajya guru vaidūrya prabhārāja (药师琉璃光王),通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为 ''' 药师佛。 '''''' 能除生死之病,故名药师; '''''' 能照三有之暗,故云琉璃光。 ''' 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率领着日光遍照与月光遍照二大菩萨等眷属,在东方净土化导众生。 据《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所说、东方净琉璃世界纯一清净,无诸欲染,也没有三恶趣等苦恼之声。 地是净琉璃所敷,城阙宫殿及诸廊宇,也都由七宝所造成。 其庄严殊胜之处,恰好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相互辉映。 药师佛的弘法利生工作、系秉承成道以前所发的十二大愿而来。 十二大愿中之较具体者,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等愿。 这些誓愿的主旨,虽然也在促使众生早证菩提,但另一方面,也着重为众生求得现世的安乐。 这与阿弥陀佛的偏向来生安乐者稍有不同。 这也就是佛教界将药师法会视为现生者之消灾延寿法门的缘由。 ==''' 药师净土'''==编辑语音(净琉璃世界)药师净土是指药师佛(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土。 由于这一净土在十恒河沙国土以外的东方,所以又称为东方净土。 又因该处以琉璃为地,因此又称净琉璃世界。 这是可与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相互辉映的佛国。 依《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此一佛土“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 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拱,周匝罗网,皆七宝成。 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 这是依药师佛因地本愿所证成的依报世界。 在药师净土里,除了药师佛之外,另有日光、月光两大上首菩萨,以及八位引导众生进入净土世界的大菩萨。 此外,还有誓愿护持药师法门的十二药叉神将。 他们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的众生。 ==''' 五浊恶世'''==编辑语音药师如来的名号大家都曾听闻,但却较少人知道药师七佛法门的由来。 在印度有八个圣地,为二千五百多年前,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弘扬正法的主要地点,其中之一为广严城,城中有一棵巨大的树,叫做“乐音树”。 这树所覆盖的范围很广大,坐于树荫下就似坐在密林之中。 当年有众多的比丘、菩萨及居士等在树下聚集听闻佛陀开示。 有一次,曼殊室利法王子(即文殊师利大士)恭敬地向佛发问,祈请释迦牟尼佛为了后世的众生而讲述其他佛陀的名号与本愿。 曼殊室利法王子知道在正法期过后,五浊恶世中的众生福薄根钝,故在此时受了佛陀之加持而应机发问,而本师则随求开示了对五浊中的苦难众生最具利益之药师七佛法门(见于《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 ''' 药师如来'''要了解药师法门之殊胜,我们有必要明白“五浊恶世”的概念。 ''' “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与“命浊”共五种末法时代的现象。 '''  “劫浊”指末法中天灾人祸频生,仿佛大自然之定律变得大乱似的;   “见浊”指在末法中,与正法相违矛盾之邪见充斥世间;   “烦恼浊”是指末法中之众生贪嗔痴极重而增长;   “众生浊”是指末法中之众生不信因果善恶、不忠不孝等普遍现象;   “命浊”是说末法期中众生横死、短命、夭寿之现象多见,这是因为众生之不善共业所致。  '''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佛陀所说的末法时代及五浊恶世,以上五种现象举目皆是。''' 药师七佛曾经发大弘誓要利益五浊恶世中之苦难众生。七位如来共发四十四本誓。 由于佛陀不会作妄言,故应着他们的誓愿,在末法时代中的我们最宜依止药师七佛了。药师七佛分别为: ''' 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法海雷音如来、无忧最胜吉祥如来、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宝月庄严光音自在如来、法海胜慧游戏神通如来及善名称吉祥王如来 ''' ,各有其庄严佛土,以药师佛为首共称“药师光王七佛”,但亦有把开示此七佛法门之本师释迦如来加入而尊为“药师八佛”的叫法。七佛之弘深本愿不可尽言,他们对救度五浊恶世中之末法众生是最有能力与因缘的。 最重要的是,佛陀释迦牟尼是特别为了我们这个世代的众生而开示药师七佛法门的。 这个药师法门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尊崇的一个法门。 常常有人以为藏传佛教就是“密宗”。 依分类来说,西藏盛行的药师法门实际上属藏传佛教的显宗法门中之一个,足证藏传佛教绝非就等于“密宗”! 很多人知道殊胜的阿弥陀佛西方极乐净土,却对这个同样殊胜的药师如来东方琉璃净土不太了解。 ==''' 药师法门'''==编辑语音当前,修弥陀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信众很多。 而同是净土的药师法门修者极少,有的佛教信众甚至从未听过“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真是佛教之悲。 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晚年讲《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反复阐明像法、末法时期的诸多问题。 更让人痛心的是个别修弥陀法门的人就有抵触药师法门的现象,既不知药师本愿,也不知广博多闻,更不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需的福德资粮与智慧资粮。   当代高僧 [[ 弘一法师 ]] (李叔同,写“长亭外,古道边”那首歌的才子)、印光法师慈悲为怀,为药师经版留下的文字,足以看出两位大德对药师经的推崇。 ''' 一、 ''' 弘一法师当年答佛学书局的一封信:承前惠书,谓今药师如来圣诞,才疑别刊行专号撰文以为提倡,近多忙碌未暇撰文,谨拙见如下,以备参考焉,余自信佛法以来,专宗弥陀净土法门 ,但亦当讲《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讲此经时所最 ''' 注意者三事 ''' ''' 一若犯戒者,闻药师名号已还得清净。 '''''' 二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得闻药师名号。 '''''' 三现生种种厄难悉得消除。 ''' 故亦劝诸缁素应读诵药师功德经,并执持药师名号,而于求生东方净土琉璃世界之文,未极详释,谓为别被一机也。今者佛学书局诸贤,欲弘扬药师圣典,提倡求生东方胜愿,大心甚可钦佩,但依拙见,唯可普劝众生诵经,持名,至于求生何处,宜任其自然亦可发心诵药师经并持名号,而与本愿无违。 因经中谓求生极乐者,命终有八大菩萨示路,又东晋译本云,若欲得生兜率天上见弥勒者,亦当礼敬药师琉璃光佛,如是弘一则范围甚广。 可以群机并育矣,略陈拙见,敬乞有以教之,幸甚。 ''' 二、 ''' 印光法师(净土法门的第十三祖师)《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佛与众生心体是一,而心之相用则天渊悬殊,由相用悬殊故,其所受用者,亦复天渊悬殊也。
''' 佛则唯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 ''' 渡脱众生为怀,了无人我彼此之心,纵度尽一切众生,亦不见能度所度之相,故得福慧具足。 ''' 为世间尊, ''' 众生则唯以自私自利为事,虽父母兄弟之亲,尚不能无彼此之相,况旁人世人乎哉 ''' 故其所感业报,或生贫穷下贱或堕三途恶道,即令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乐处,但以无大悲心,不能直契菩提。 以致福报一尽,仍复堕落,可不哀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众生果能发慈悲喜舍之大菩提心,受持此经此咒及此佛名号,推其功效,尚可以豁破无明,圆成佛道,况其余种种果位,种种福乐乎哉,然在佛心固欲以无上觉道,全体授与一切众生,而众生智有浅深,固不得不随其所乐,令彼所求各各如愿也。
须知药师一经及与佛号,并其神咒,即释迦药师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凡至诚受持者,即是以佛庄严而自庄严也。
故玉琳琇国师常持此经,及此佛号,以是禅教律净之总持法门。 故受持者或生净琉璃世界或生极乐世界,待至豁破凡情,圆成圣智,则直契寂光,东西俱泯,而复东西历然。 随愿往生,则与弥陀、药师同归秘藏,是名诸佛甚深行处。圣聪大师,以心安和尚所书之本,刻板流通,欲令受持者发起正信。 祈简明以告之,又此经系唐玄奘法师所译,其八菩萨但举其目,未标其名,说咒一段,又复缺略。 后之知识,欲令经义完全,故依七佛本愿经,添入说咒一段,共四百二十八字。 依灌顶第十二经,添入八菩萨名,以三经原是一经故也。 须知在昔,贝叶唯属抄写,或有遗亡以致译文全缺互异,后人添入深契佛心,故诸注者咸皆宗之,恐以藏本对校,致生疑虑,故略书缘起,以庆完璧云。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月,古莘常惭愧僧释印光谨撰
==''' 药师佛十功德修持大法'''==编辑语音药师佛十功德修持法由天台密宗传人,弘德法师讲述与传授,发表与1995年《气功与体育》期刊上。 目前,我国练功者达八千万人之多,功法林立,门派诸多。 在这气功修炼大潮中,人们殷切希望得到一套气功修持上乘心法,以解决入世学功难,修道难的问题。 特此,把历代仅限于内部师徒授受的佛门心法,融合多年练功的心得,整理成文,作普及功法,公诸大众。也愿人人成就药师佛,福满人间。 ''' 本功特点'''
1,该功是一套完整的动静相间,功德并进,专门解除身心两面痛苦的根本修持大法。
2,大道至简,一学就会,一步到位,不会出偏。
该功法是正功中的一个利己利他的大方便法门,可依不同的练功目的而达到相应的功效,不同意念导引显示不同的功境,持之以恒,不断修炼,功境自然深入,直奔高功大道。
在初级修持,仅为获得身体健康、祛病、益寿者,不用加以意念,依照动作简便练习,即可使机体气血运行达到阴阳动态平衡,调整五脏六腑气机功能活动。
中级法门修持,即讲究调息、意念、定力的修炼,在做每一个动作时,做到动作、呼吸、意念活动相互协调,内景气脉的升降开合与外象筋骨皮肉融合统一。 在调息方面,每一定势动作时,做到屏气闭息,吸-闭-呼与一个整体动作相应。
高级修持法,到了高级功境时,掌握中级意境的基础上,并要与宇宙信息场态同步,达天人合一,圆空法生,天地同德之至臻功夫。中高级法必须由上师亲自引领,言传身教,心心相应予以授受才能得法,此不赘述。
3,布场集体练功,个体悟道。
正道大健康哲学理论认为:在宇宙大千世界中,万物皆应气而相感应,人物皆类,万象诸物,凡得气者生,失气者死。 因此,正功建立在生命现象基础之上,专门在宇宙间施布强大的超时空大正道健康道场,以济福慧于世人,提倡“人人练功,众生受益”,循大道、行大德、积大善,共建大健康世界,把现实生活中的自我从身心封闭状态中解脱出来,使身心趋于健康,共献爱心、慈悲心,去关心世界,爱护社会,保护自然中的一切,抛弃自我人生中的得失,进入无私杂念的大健康场态中。 让每一个体小宇宙生命场构成一个强大的大宇宙场,一个个大宇宙场组合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宇宙场,集体练功,信息同步共振和谐,形成了一个大健康道场。因此在正功中特别强调济世度人,以度人越多,功德越高。
在道场中修功,有气感强、见效快、功德大诸大特点,练功者伸手张口之间均可体验到气场、身体的八触感应、六根震动、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体悟过程,使之不断渐修顿悟,则体质不断得以优化,功力突飞猛进。
''' 练功要求'''1,树立道心,持之以恒。宽衣解带,身心放松,面带微笑,在气氛和谐,空气新鲜的场地,陶醉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清雅飘逸、与世无争的自然天趣之中,氤氲畅快如沐浴般地在混沌气态中享受大正道健康道场超脱意境。 每天早晚各练一次,结合上师大悲相应心法修炼,事半功倍,功德益进,坚定练功信念,持之以恒,不急不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然到头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遵守四要,严以律己。
学功修道,贵在心意下功夫,在修道中一定要坚持正功四要(尊师重法、慈悲奉献、敬业求是、度化众生),加强功德兼修,时刻严于律己,才能使功夫更上一层楼。(未完待续)
''' 功法'''
一,忏心奉拜
(动作)
调治全身一切病症。
九,法浴净身
接上式,双手掌胸前相合,互相用力摩擦至发烫,然后用手掌干洗脸,擦得脸部有热感,再搓鼻子两侧,也使发热。然后双手十指曲握呈爪状梳头,从额前向后脑勺梳动36次,再以两手食中指相夹住耳根,用力擦揉使之发热发烫,继用双手拍打双耳,如打耳光状三次。 最后拍拍肩背、双臂、双腿,再用双手掌护体从头顶到脚下导引三次,继又以双手搓热腰部,双手扶腰顺逆各转三次,散步数分钟即可收功。 ==''' 药师经跋'''==编辑语音------ [[ 玉琳国师]]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 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 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 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 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 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 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 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 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 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 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 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遂愿成就。 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 永无退转,何幸如之。 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 两大法门'''==编辑语音'''竺 摩法师'''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在释迦佛法中应该平衡发展才对,可是大家多知道有弥陀法门,求生净土,很少人知道有药师法门,能够延寿长生,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概是中国佛法在晚唐的时候,经过三武一宗的毁法,天台贤首性相各宗经论皆被摧毁,唯禅宗不立文字,不用经典,山林水边,皆可做其功夫,故唯禅宗流盛,其他显教各种法门,皆告衰微。 到了宋朝,宗匠不多,禅宗亦渐走下坡,而念佛法门,有起而代之之势。 一句弥陀,天下披靡,所以净土法门独盛,人皆偏于念佛往生,送死度亡; 致使消灾增福,现生可以随愿所求的药师法门,反而隐晦不扬,好似全部佛法,就只有净土法门全权代表,其他法门都一落千丈了!到了清朝,有位玉琳国师出现,他阅大藏经,发见《药师经》, ''' 觉到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多是注重福利现世众生,繁荣现实社会 ''' 他觉得这个法门很合时代潮流,对偏重弥陀法门来讲,是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就出来提倡,且替《药师经》流通本做了一篇很好的序文,里面有两句动人的诗句说:‘ ''' 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 ’。 他对于这部经可谓推重备至。在他两句诗中,还有一点意义要说明: 从前有四个友人闲谈自己的爱好; 一个爱有钱十万,享受富贵生活; 一个爱去扬州玩耍,觉得扬州是人间天堂; 一个爱骑鹤上天云游四海; 另一个则很坦白,亦很漂亮,他要爱钱、爱去扬州、亦爱骑鹤去扬州。 正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样样都要得到如愿以偿。 现在玉琳国师的诗意,就在你们只要誧《药师经》,照《药师经》修行,游泛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船,人间什么富贵都可以求得,“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更无问题了。又玉琳国师对于弘扬这《药师经》的因缘,还有好多好多。 相传玉琳前世为僧,相貌奇丑。 有相府千金之女布施财物,来寺分派众僧,分至此丑僧之前,心惊憎厌,不分给他。 僧有感触,专礼药师佛,愿求来世相貌美丽,不使人家讨厌。 结果转世为玉琳,相貌美丽、英俊非凡; 而那位相府千金,因斋僧布施,转世仍为千金小姐,追求玉琳,费尽心机,不得所愿,生起相思病来,奄奄一息,几乎呜呼,未曾哀哉。 后因相府邀请,玉琳收她为徒,教她打佛七,不敷脂粉,一心用功,睡不足,食不够,不断地坐香和跑香,七天之后,她的样子不是夜叉,亦成丑鬼。 玉琳叫她对镜看看,你的美丽在那里?小姐见到镜中丑样,顿悟人生如幻,一切无常。 后来亦发心学佛,不贪人间富贵,骑鹤上天,而是归心净土,神游净域了。 ==''' 并行不悖'''==编辑语音'''竺摩法师'''这两法,是指药师法门与净土法门。 药师法门是重于现生的消灾延寿的,释尊把这延生法门,付之于药师如来; 净土法门是重于将来度亡往生的,释尊把这法门付之于西方的弥陀如来。 这两大法门是佛法大宗,如果弘法的法师不分东西,同时弘扬,并驾齐驱,则学佛之人,延生度亡,各有所托,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成,这是最好不过的。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今既同为佛为道,自然可以并行不悖,同时并进,兴旺佛法,也是众生的幸福!在释尊未说《药师经》之前,先说《阿弥陀经》,把西方佛国净土的依正庄严已说得很详细清楚,所以在东方净土的《药师经》中,只于学理多点述说,净土依正庄严的事相略为提到吧了。 同时这二种法门,在《药师经》中已见有说法融会不可拘泥的地方。 ''' 如经中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四众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加,及余净信善男子善女子等,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花中,自然化生,或有因此生于天上,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州,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从这段经文中,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如果有念阿弥陀佛的男子女人,持戒修斋,愿生西方,亲近弥陀,或因功力不足,其心未定,到了临命终时,若能有福分听到药师佛名,或意念药师佛名号,临终就有八大菩萨,亲来迎接,引导你于西方众色莲花之中,自然化生。 或因你积善的福分而生天上,不生恶趣; 天上寿终再生人间,亦为圣王,教化人民,同行十善法门,使国家和乐,人民安居。 由此足证念佛之人要生西方的,亦不必认为念东方药师佛就不对,或以为念错了,那完全是自己对佛法思想未曾搞通的错误。 现在既说闻药师佛名,临终就有八大菩萨来导你往生西方,反过来说,你若念药师佛名,将来要求东方药师佛的琉璃净土,或因功力不足,心意未定,若闻阿弥陀佛名号,可能亦来这八大菩萨送你生于东方琉璃世界。 本来佛佛道同,十方净土在圣者境地,应无分别隔离,众生我见未忘,妄想分别,多生执障,反而画地自限,弄得自己隔离不融了。 六祖惠能曾说:“东方人念佛要生西方,西方人念佛又生什么地方呢?” 我们现在可凭上段《药师经》意,大胆地答复六祖:“西方人念佛,亦可以生东方净土。” 六祖重禅,意在破除念佛人之执障,那么我这样说法,如能会融佛意,想不致于离题太远,有什么大过错的吧!在《药师经》中还有一个特别的说法,在其他经中并不多见。 他说我们人生下来就有两个“俱生神”,与生俱来,跟着我们,记载我们一生所作的善恶,一神记善,一神记恶,“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历历分明,一丝不紊,到各人临终之时,此二神负责将此纪录罪福之书,“尽持授与阎魔法王”,由王凭此纪录,推算罪福,而判定之。 有福者上升,自无问题,造罪者将沦苦处,忧怖万状,那时若有在生亲戚家眷为他诵经礼忏,忏悔修福,亦可减轻他们业报,所以这《药师径》虽然注重延生求福延寿,同时亦注意到亡者的利益,可谓“冥阳两利,存殁均沾”之宝典。吾人学佛目的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那就不可不注意修习了! ==''' 药师经轨'''==编辑语音 ''' 何子培'''《药师经》翻译最早者,为《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经》, 即《大灌顶神咒经》卷十二,东晋帛尸梨密译。 次为《琉璃光经》一卷,刘宋慧简译。 三为《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一卷,隋达磨笈多译。 四为《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一卷,唐玄奘译。 五《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二卷,唐义净译。 以上称为《药师经》五译。此中前四译,单述药师如来之事,故云《药师经》。 第五译于上卷述六佛之事,下卷述药师如来之事,故云《七佛药师经》。 然普通所谓《药师经》者,系指玄奘译本而言。其疏释有《药师经疏》一卷,唐窥基撰。 《药师经钞》二卷,善珠撰。 《药师经疏钞》,伯亭老人着。 《药师经疏钞择要》三卷,普霦据伯亭老人疏钞而节要者。 《药师经灯》一卷,净挺着。 《药师经直解》二卷,清天台灵耀撰。 《药师经古迹记》,唐新罗国太贤撰(新罗国即今朝鲜)。 《药师经纂解》四卷,亮汰述。皆玄奘译本也。此外尚有《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一卷,唐金刚智译。 《药师如来念诵仪轨》一卷,唐广智不空译。 《药师琉璃光如来念诵仪轨》一卷,唐一行撰集。 《药师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药师七佛念诵仪轨供养法》,均元沙啰吧译。又忏法有《药师忏》一种。 关于药师如来经轨,大约在是矣! ==''' 《茶音闲谈录》 记载药师佛供养方法'''==编辑语音药师佛的供养和一般的神像供养不同 ,除去每天三炷香的香火供养外,每月十五,应该用“御守盐”调和清水为神像、神龛清洗。 “御守盐”为佛教特有的祈福 、结印、开光、用的盐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性,可以沟通天地神灵,所以定期用御守盐清洗神像、神龛是很需要的。 每月农历十八日、或者特别大事来临前需要祈愿求福时,应该在“御守宣”写上愿望,之后放在香炉上焚化。 “御守宣”是一种符咒纸,在符咒纸上写愿望焚化 ,可以很好的和神灵沟通,这样经常和神交流才能更好的得福。 ==''' 药师佛感应力强大的原因'''==编辑语音一: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药师二字包含健康、长寿、无有病苦伤心;师为师承,包含子孙徒弟后代兴隆。 琉璃二字包含尊贵、富贵、七宝俱足。光是光明,包含相好光明、居住环境优越光明。药师佛长劫修行,万德庄严圣号。令我们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就会得以上果报。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二:药师咒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心,诵持之后,我们凡夫的心就会变成药师佛的心。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药师佛的全身,是一切功德之所住处。 修持之后,我们也能受佛加持,俱足一切福德,自然一切事能如愿以尝。 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四:修学药师法门的人必须好行惠施、赞叹施者、施来求者、况余财物。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五:药师法门包含了净土法门、弥勒净土和很多法门净土。 有八大菩萨护持修学药师法门之人,就是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或净琉璃世界,那人就会得到来生形相端正、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荣华富贵的福报。 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六:药师法门殊胜之处在于现生就能得福报,若能为大众演说开示,随自己所喜欢追求之事物,一切都能如愿如意。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七:药师法门殊胜之处在于战乱时期、盗贼横行时期、女人临产时期、病苦时期、贫穷经济时期,药叉大将卫护是人,皆使解脱一切苦难。 诸有愿求,悉令满足。 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八:药师法门殊胜之处在于如果有病人得了绝症,还可以延长生命。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九:药师法门殊胜之处在于,如果有人造了很多恶业,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还得清净。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药师佛药师佛十:修学药师法门不会九横死、多福多寿、速得成佛。 此是感应力强大的原因。 (方海权著) 
 
<ref>[https://newv.qqsogou.com/omn/20180819/20180819A027AL.html v?query=%E8%8D%AF%E5%B8%88%E4%BD%9B&p=40230600&tab=video&ie=utf8    它常被当成杂草,农民见了连根拔,却不知是珍贵的“叶里藏珠”药师佛], 腾讯, 2018搜狗视频- 2021-0811-1922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4,26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