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公九卿

增加 6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三公九卿.jpg|缩略图|右|[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www.wendangwang.com%2Fpic%2Fa272a88ca3610bac5e219ff1%2F3-810-jpg_6-1080-0-0-1080.jpg&refer=http%3A%2F%2Fwww.wendangwan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0143334&t=4b2fb2b8f48a50ecb5c9e37300920118 原图链接][https://www.wendangwang.com/doc/a272a88ca3610bac5e219ff1/3 来自文档网]]]
'''三公九卿'''(sān gōng jiǔ qīng)据史记记载“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 [[ 九卿 ]] [[ 士大夫 ]] ,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 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 [[ 太傅 ]] 、太师、太保为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 [[ 丞相 ]] ,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 [[ 武帝 ]] 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和太尉被称为三公。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汉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 [[ 中二千石 ]] 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名称由来==
夏朝时即设三公九卿(《礼记》:“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殷亦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调阴阳,九卿通寒暑。”)。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通典·职官一》),也有的说三公为司马、司空、司徒(《韩诗外传》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马、司空、司徒也。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 [[ 少师 ]] [[ 少傅 ]] [[ 少保 ]] [[ 冢宰 ]] [[ 司徒 ]] [[ 宗伯 ]] [[ 司马 ]] [[ 司寇 ]] [[ 司空 ]] 为九卿。
秦变周法,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荀悦曰:“秦本次国,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无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又设太尉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为丞相副手。
12,43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