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18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二.png|thumb|right| [https://pic.pimg.tw/dos19891120/1459842576-2558046193_wl.png 原圖連結] [http://movie1314.pixnet.net/coblo…”
[[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二.png|thumb|right|
[https://pic.pimg.tw/dos19891120/1459842576-2558046193_wl.png 原圖連結]
[http://movie1314.pixnet.net/coblog/post/324280758 圖片來源]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年1月19日-1995年2月4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沃思堡,美國犯罪小說家,20世紀犯罪小說的代表人物,以心理驚悚類型的作品而聞名。
謀殺案是[[海史密斯]]故事的核心,但它們並非謎團。比[[錢德勒]]和[[克里斯蒂]]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他們的戲劇主要是心理上的。對於讀者而言,海史密斯的書之所以令人興奮,特別是諸如“火車上的陌生人”和“才華橫溢的里普利先生”之類的早期最著名的小說,並非源於將罪行拼湊在一起,而是不由自主地與罪犯同在。她的同情心是不對勁的,但她喜歡證明似乎普通百姓也可能發瘋。<ref>[http://www.diglog.com/story/1045547.html 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是一个有毒的人,是一位持久的作家]</ref>
[[海史密斯]]很早就展露了寫作才華,21歲時就憑藉短篇處女作就獲得了[[歐·享利]]獎。
海史密斯一生共創作了22部長篇小說與若干短篇小說,獲得了[[法國]]偵探文學獎、[[愛倫·坡]]獎、銀匕首獎等多個懸疑或偵探小說獎項。
1950年,29歲的海史密斯發表了長篇小說《列車上的陌生人》,很快就吸引了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注意。改編電影《火車怪客》已經成為影史經典,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大驚悚電影之一。由此,海史密斯的小說成為了很多電影編劇的靈感來源,她作品也多次被搬上銀幕。
[[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jpg|thumb||
[https://img.mplus.com.tw/images/article/672/1424857268_03.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圖片來源] ]]
==雷普利系列==
1955年,海史密斯開始打造雷普利系列,全套共有五集-系列裡,自然也同樣有著令人玩味的安排。
系列首作《天才雷普利》,可說是描述雷普利同性戀傾向最為明顯的一集。小說剛開始時,雷普利對於同性好友的情感,還有些像是崇拜與期盼自己能成為同樣的人而已,但隨著兩人關係逐漸發展,雷普利則開始因備受冷落而感到憤恨交加,甚至是對好友的女友嫉妒不已,引發了無法抑止的殺意,使其首度犯下自此改變一生的殺人罪行。而就這部分來說,海史密斯的處理方式極其有趣,她刻意讓雷普利不斷於心中拒絕承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同時卻又以十分明顯的手法來暗示這樣的可能性。甚至到了系列第四集《跟蹤雷普利》中,她還直接讓雷普利承認,那次的殺人事件,正是他生平唯一一次感到後悔與愧咎的罪行。<ref>[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gNWjMh9kjpEtYgjReTdUXfGhYEootKozVcSHjp60oQzlmllkYZcCuTP1hSG5RJVO&user_type=1 海史密斯:用犯罪小說書寫人心]</ref>
如此的同性戀暗示,在相隔十五年才推出的第二集《地下雷普利》中,由於雷普利已然結婚,使這種影射在之後數集裡更為隱晦。乍看之下,雷普利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滿,雙方均對彼此極為信賴。但於此同時,海史密斯卻也多次提及他對夫妻性事的興致缺缺,並在《跟蹤雷普利》中,利用一名崇拜雷普利的男孩角色,使故事呈現角色立場與《天才雷普利》對調般的效果,讓雷普利對男孩關懷備至,甚至還帶他到同志酒吧遊玩。就連第五集的《水魅雷普利》,海史密斯也藉由某個簡短段落,描述了雷普利對作家王爾德因其同性戀情而慘遭迫害的看法。縱使雷普利在全系列中,始終未有作出任何實際上的同性戀行為,但這些暗示性的情節卻也足夠明顯,使這部分因此也成為討論海史密斯作品時的一大焦點。
==經典犯罪電影==
海史密斯的“雷普利系列”由[[馬特·達蒙]]和[[裘德·洛]]出演是經典犯罪電影。
而海史密斯講述女同性戀故事的小說《鹽的代價》成就了另一部電影《卡羅爾》在這一題材上的開拓性地位。
相較於其他作家,海史密斯的作品與當時的新興藝術“電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天才雷普利》系列小說,分別在1999年改編為電影《天才雷普利》和2002年改編為電影《雷普利遊戲》。
其另一知名作品為大導演[[希區考克]]改編之同名電影《火車怪客》。已經成為影史經典,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大驚悚電影之一。
==同性戀小說《鹽的代價》==
[[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一.png|thumb|right|
[https://img.mplus.com.tw/images/article/672/1424857216_01.png 原圖連結]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圖片來源] ]]
(The Price of Salt)是一部講述女同性戀故事的小說,它成就了另一部電影《卡羅爾》在這一題材上的開拓性地位。
《鹽的代價》在2015年改編為電影《因為愛你》。兩位女主角分別由[[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飾演。
故事裡兩位女主角的人生在彼此認識之前彷彿一池死水;老女人卡蘿與丈夫哈吉上演著典型中產階級夫妻的陳腔濫調:美麗動人的妻子不再愛事業有成的丈夫,但為了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即使苟延殘喘也要持續歹戲拖棚。年輕少女特芮絲與男友查理則像努力嘗試也永遠對不到音準的和絃,即使勉強繼續,那欠缺的半音節也不會因時間的長久而突然出現。 與其說是感情上的缺乏溝通,不如說是感情的對象從未真正觸及自己的心靈,而這樣強烈深刻地認知,讓她們的內心更加寂寞。某天,卡蘿與特芮絲命中注定般地「偶然」相識,共同走了一段跨越美國西部的旅程;她們在過程中發掘了愛,了解到其所需付出的代價,卻也終於拯救了彼此在死水中不斷打轉而幾近腐爛的心,解開長久以來囚禁自己的寂寞枷鎖。<ref>[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基於愛而親吻的價值不能被任何人斷定:《鹽的代價》 - MPlus]</ref>
==作品==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以Claire Morgan之名發表,書名其後改為Carol)(1952)
The Blunderer (1954)
《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55)
Deep Water (1957)
A Game for the Living (1958)
This Sweet Sickness (1961)
The Cry of the Owl (1962)
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1964)
The Glass Cell (1964)
A Suspension of Mercy (1965)
Those Who Walk Away (1967)
The Tremor of Forgery (1969)
《地下雷普利》Ripley Under Ground (1970)
A Dog's Ransom (1972)
《雷普利遊戲》Ripley's Game (1974)
Edith's Diary (1977)
《跟蹤雷普利》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 (1980)
People Who Knock on the Door (1983)
Found in the Street (1987)
《水魅雷普利》Ripley Under Water (1991)
Small g: a Summer Idyll|Small g: a Summer Idyll (1995)
==海史密斯:她的日記與筆記:《1941-1995》==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相較於她在對待人類感情上的善變,海史密斯與動物之間建立了強烈而持久的關係。
1964年,海史密斯在法國和英國之間旅行時,甚至將她收藏的寵物蝸牛藏在衣服中通過海關。
1969年她心愛的貓的突然去世讓她傷心欲絕。她一生更是把“蝸牛”當作寵物來飼養。
為什麼海史密斯會對蝸牛這麼痴迷?蝸牛在交配之前沒有表現出外在的性別認同,這種模糊性可能吸引了海史密斯。據該書的編輯Anna von Planta介紹,當時海史密斯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性別認同,她在日記中寫道:“你看著一個雜亂無章的頂層抽屜,你希望看到有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在裡面,當這兩者都看不到時,你就會感到不安。<ref>[https://ylib3.pixnet.net/blog/post/12222879” 談海史密斯筆下的角色性向 -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ref>
在1970年前後,日記中的她經常呈現出一種偏執狂的形象:“這些天我在怨恨 新近出版的海史密斯日記真實地揭露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Anna von Planta於1984年首次結識海史密斯,並在她去世後不久就開始了整理工作,沒想到這份工作一做就是25年。她在8000多頁夾雜著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難以辨認的筆跡中整理出了這本999頁的人物傳記式檔案,為後人研究這位複雜、帶有神秘感的女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pic.pimg.tw/dos19891120/1459842576-2558046193_wl.png 原圖連結]
[http://movie1314.pixnet.net/coblog/post/324280758 圖片來源] ]]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1921年1月19日-1995年2月4日)出生於得克薩斯州沃思堡,美國犯罪小說家,20世紀犯罪小說的代表人物,以心理驚悚類型的作品而聞名。
謀殺案是[[海史密斯]]故事的核心,但它們並非謎團。比[[錢德勒]]和[[克里斯蒂]]更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卡夫卡]],他們的戲劇主要是心理上的。對於讀者而言,海史密斯的書之所以令人興奮,特別是諸如“火車上的陌生人”和“才華橫溢的里普利先生”之類的早期最著名的小說,並非源於將罪行拼湊在一起,而是不由自主地與罪犯同在。她的同情心是不對勁的,但她喜歡證明似乎普通百姓也可能發瘋。<ref>[http://www.diglog.com/story/1045547.html 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是一个有毒的人,是一位持久的作家]</ref>
[[海史密斯]]很早就展露了寫作才華,21歲時就憑藉短篇處女作就獲得了[[歐·享利]]獎。
海史密斯一生共創作了22部長篇小說與若干短篇小說,獲得了[[法國]]偵探文學獎、[[愛倫·坡]]獎、銀匕首獎等多個懸疑或偵探小說獎項。
1950年,29歲的海史密斯發表了長篇小說《列車上的陌生人》,很快就吸引了懸疑電影大師希區柯克的注意。改編電影《火車怪客》已經成為影史經典,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大驚悚電影之一。由此,海史密斯的小說成為了很多電影編劇的靈感來源,她作品也多次被搬上銀幕。
[[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jpg|thumb||
[https://img.mplus.com.tw/images/article/672/1424857268_03.jpg 原圖連結]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圖片來源] ]]
==雷普利系列==
1955年,海史密斯開始打造雷普利系列,全套共有五集-系列裡,自然也同樣有著令人玩味的安排。
系列首作《天才雷普利》,可說是描述雷普利同性戀傾向最為明顯的一集。小說剛開始時,雷普利對於同性好友的情感,還有些像是崇拜與期盼自己能成為同樣的人而已,但隨著兩人關係逐漸發展,雷普利則開始因備受冷落而感到憤恨交加,甚至是對好友的女友嫉妒不已,引發了無法抑止的殺意,使其首度犯下自此改變一生的殺人罪行。而就這部分來說,海史密斯的處理方式極其有趣,她刻意讓雷普利不斷於心中拒絕承認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同時卻又以十分明顯的手法來暗示這樣的可能性。甚至到了系列第四集《跟蹤雷普利》中,她還直接讓雷普利承認,那次的殺人事件,正是他生平唯一一次感到後悔與愧咎的罪行。<ref>[https://sa.sogou.com/sgsearch/sgs_tc_news.php?req=gNWjMh9kjpEtYgjReTdUXfGhYEootKozVcSHjp60oQzlmllkYZcCuTP1hSG5RJVO&user_type=1 海史密斯:用犯罪小說書寫人心]</ref>
如此的同性戀暗示,在相隔十五年才推出的第二集《地下雷普利》中,由於雷普利已然結婚,使這種影射在之後數集裡更為隱晦。乍看之下,雷普利的婚姻生活十分美滿,雙方均對彼此極為信賴。但於此同時,海史密斯卻也多次提及他對夫妻性事的興致缺缺,並在《跟蹤雷普利》中,利用一名崇拜雷普利的男孩角色,使故事呈現角色立場與《天才雷普利》對調般的效果,讓雷普利對男孩關懷備至,甚至還帶他到同志酒吧遊玩。就連第五集的《水魅雷普利》,海史密斯也藉由某個簡短段落,描述了雷普利對作家王爾德因其同性戀情而慘遭迫害的看法。縱使雷普利在全系列中,始終未有作出任何實際上的同性戀行為,但這些暗示性的情節卻也足夠明顯,使這部分因此也成為討論海史密斯作品時的一大焦點。
==經典犯罪電影==
海史密斯的“雷普利系列”由[[馬特·達蒙]]和[[裘德·洛]]出演是經典犯罪電影。
而海史密斯講述女同性戀故事的小說《鹽的代價》成就了另一部電影《卡羅爾》在這一題材上的開拓性地位。
相較於其他作家,海史密斯的作品與當時的新興藝術“電影”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
《天才雷普利》系列小說,分別在1999年改編為電影《天才雷普利》和2002年改編為電影《雷普利遊戲》。
其另一知名作品為大導演[[希區考克]]改編之同名電影《火車怪客》。已經成為影史經典,被美國電影學會評為百大驚悚電影之一。
==同性戀小說《鹽的代價》==
[[File:派翠西亞·海史密斯一.png|thumb|right|
[https://img.mplus.com.tw/images/article/672/1424857216_01.png 原圖連結]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圖片來源] ]]
(The Price of Salt)是一部講述女同性戀故事的小說,它成就了另一部電影《卡羅爾》在這一題材上的開拓性地位。
《鹽的代價》在2015年改編為電影《因為愛你》。兩位女主角分別由[[凱特·布蘭琪]]與[[魯妮·瑪拉]]飾演。
故事裡兩位女主角的人生在彼此認識之前彷彿一池死水;老女人卡蘿與丈夫哈吉上演著典型中產階級夫妻的陳腔濫調:美麗動人的妻子不再愛事業有成的丈夫,但為了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即使苟延殘喘也要持續歹戲拖棚。年輕少女特芮絲與男友查理則像努力嘗試也永遠對不到音準的和絃,即使勉強繼續,那欠缺的半音節也不會因時間的長久而突然出現。 與其說是感情上的缺乏溝通,不如說是感情的對象從未真正觸及自己的心靈,而這樣強烈深刻地認知,讓她們的內心更加寂寞。某天,卡蘿與特芮絲命中注定般地「偶然」相識,共同走了一段跨越美國西部的旅程;她們在過程中發掘了愛,了解到其所需付出的代價,卻也終於拯救了彼此在死水中不斷打轉而幾近腐爛的心,解開長久以來囚禁自己的寂寞枷鎖。<ref>[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672 基於愛而親吻的價值不能被任何人斷定:《鹽的代價》 - MPlus]</ref>
==作品==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0)
《鹽的代價》The Price of Salt(以Claire Morgan之名發表,書名其後改為Carol)(1952)
The Blunderer (1954)
《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 (1955)
Deep Water (1957)
A Game for the Living (1958)
This Sweet Sickness (1961)
The Cry of the Owl (1962)
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1964)
The Glass Cell (1964)
A Suspension of Mercy (1965)
Those Who Walk Away (1967)
The Tremor of Forgery (1969)
《地下雷普利》Ripley Under Ground (1970)
A Dog's Ransom (1972)
《雷普利遊戲》Ripley's Game (1974)
Edith's Diary (1977)
《跟蹤雷普利》The Boy Who Followed Ripley (1980)
People Who Knock on the Door (1983)
Found in the Street (1987)
《水魅雷普利》Ripley Under Water (1991)
Small g: a Summer Idyll|Small g: a Summer Idyll (1995)
==海史密斯:她的日記與筆記:《1941-1995》==
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本書的一個重要啟示就是,相較於她在對待人類感情上的善變,海史密斯與動物之間建立了強烈而持久的關係。
1964年,海史密斯在法國和英國之間旅行時,甚至將她收藏的寵物蝸牛藏在衣服中通過海關。
1969年她心愛的貓的突然去世讓她傷心欲絕。她一生更是把“蝸牛”當作寵物來飼養。
為什麼海史密斯會對蝸牛這麼痴迷?蝸牛在交配之前沒有表現出外在的性別認同,這種模糊性可能吸引了海史密斯。據該書的編輯Anna von Planta介紹,當時海史密斯似乎在思考自己的性別認同,她在日記中寫道:“你看著一個雜亂無章的頂層抽屜,你希望看到有一個男人或一個女人在裡面,當這兩者都看不到時,你就會感到不安。<ref>[https://ylib3.pixnet.net/blog/post/12222879” 談海史密斯筆下的角色性向 - 遠流人文歷史部落格]</ref>
在1970年前後,日記中的她經常呈現出一種偏執狂的形象:“這些天我在怨恨 新近出版的海史密斯日記真實地揭露了這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Anna von Planta於1984年首次結識海史密斯,並在她去世後不久就開始了整理工作,沒想到這份工作一做就是25年。她在8000多頁夾雜著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難以辨認的筆跡中整理出了這本999頁的人物傳記式檔案,為後人研究這位複雜、帶有神秘感的女作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