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仙游寺博物馆

增加 501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File:仙游寺博物馆.jpg|缩略图|居中|[ 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竣工时间: 2001年
开放时间: 春、夏、秋季 8:00~18:00  冬季 8:30~17:30
馆藏精品: 法王塔天宫、地宫出土的十三枚舍利
|}
'''仙游寺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县城南13 公里处马召镇黑河金盆水库北山梁,西傍108国道,北临107省道(旅游环山公路)。东距古城 [[ 西 安86 安]]86 公里,距中国道教的祖庭楼观台15公里。为通往陕西南部及登太白山要冲,也是进入黑河水库风景区的必经之路。博物馆主体功能是展示原仙游寺的历史及出土 [[ 文物 ]] ,陈列文史资料、书画作品,为佛教文化、民俗文化提供展示空间,丰富旅游文化内容。<ref>[ https://www.cbi360.net/hyjd/20170721/82998.html 仙游寺博物馆], 建筑网 , 2017-07-21</ref>
==发展历史==
1998年7月,因兴建西安市黑河引水枢纽工程,经 [[ 国务院 ]] 批准,位于库区的仙游寺被整体搬迁保护。在拆迁仙游寺的过程中,发现了大批珍贵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仙游寺及其出土文物,周至县人民政府在原文物管理所的基础上,于2001年成立了仙游寺 [[ 博物馆 ]]
==建筑布局==
仙游寺博物馆博物馆东西两山夹峙,南濒巍巍 [[ 秦岭 ]] 和黑河金盆水库,北俯广阔膏腴的关中平原,掩映于青山翠柏之中。仙游寺博物馆为廊院式二层仿唐风格建筑,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文物保护展示区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法王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法王塔位于寺庙西侧,博物馆前部开阔地带,占整个景区的主导地位,周围有大面积青砖铺地, [[ 草坪 ]] 、树木,休息座凳。
==馆藏文物==
馆藏仙游寺历史文物302件,包括石器、 [[ 陶器 ]] 、青铜器、瓷器、玉器、金银器、琉璃器、石刻、铁器等10余类,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10件。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至民国,长达4500多年。代表性藏品有法王塔天宫、地宫出土的十三枚 [[ 舍利 ]] ,“法王塔碑石三宝”等。
馆藏文物主要分由法王塔出土文物及舍利、仙游寺原址和 [[ 文物 ]] 保护区出土的、反映仙游寺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文物两部分组成。
历史文献和地宫所出碑石 [[ 资料 ]] 证明,安放舍利的法王塔建于隋文帝杨坚仁寿元年(601年)。是年为杨坚六十岁寿辰。他改国号为仁寿,下诏在全国三十个州遍选高爽清静之地,普建灵塔,以安置早先从印度高僧那里得到的佛舍利。全国分三批共建了113座塔(仁寿元年30座,仁寿二年54座,仁寿四年29座),而 [[ 完整 ]] 保存至今的仅有仙游寺法王塔一座。
仙游寺周边的古遗址,包括龙山文化至西周时期的 [[ 遗址 ]] ,集中分布于寺院以南的狮山北麓,共发现各种房址21座。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有单耳罐、刻槽盆、斝、瓮、罐等,多为泥质灰陶、褐陶,以绳纹、篮纹及附加堆纹为装饰。先周和西周陶器有鬲、罐、钵。此外,还出土了磨制石刀、 [[ 石镰 ]] ,说明当时人们主要从事农耕生产。
==基本陈列==
法王塔精品文物展
位于博物馆主展室的法王塔精品 [[ 文物 ]] 展,展出仙游寺原址及周边出土的代表性文物及藏品102件,内容包括两部分:
(1)法王塔文物藏品陈列 该陈列展品有地宫石函、熏香炉及石函内鎏金铜棺、 [[ 琉璃 ]] 瓶及10枚佛舍利;法王塔天宫石椁、鎏金铜棺、琉璃瓶及3枚舍利;法王塔基座画像碑1通;以及珍贵碑石拓片7幅。这些展品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佛教文化发展及舍利安置、绘画艺术具有宝贵的 [[ 史料 ]] 价值。
(2)社会历史陈列 该陈列展出仙游寺原址及周边出土的各个历史时期的 [[ 文物 ]] 。展品所属时代最早的为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此后贯穿周、汉、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种类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瓷器、玉器、琉璃器、银器、铜器、铁器、石碑等。这些文物充分反映了仙游寺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和科学 [[ 艺术 ]] 成就。
仙游寺古今碑石陈列
仙游寺是隋唐时期留存下来的名胜 [[ 古迹 ]] ,是历代文人学士聚游之所。唐元和元年(公元706年),大诗人白居易在此创作史诗《[[长恨歌]]》,仙游寺遂以此而闻名于世。
博物馆共陈列仙游寺隋、唐、宋、明、清碑石19通,现当代名人题刻25通,现当代书法名家书写白居易《[[长恨歌]]》碑刻六组62通,明代铭文铁钟1口。20世纪90年代,寺院竖立了毛泽东手书的《[[长恨歌]]》诗碑。此后,又将诗人贺敬之,书法家茹桂、谢德平、杨隆山等书写的《[[长恨歌]]》,以及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冰心、魏巍、贺敬之、袁鹰、刘白羽、光未然、周明等的题留,刻石竖碑。这些题刻丰富了仙游寺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对游人了解仙游寺的辉煌历史,了解《[[长恨歌]]》诞生的背景及其艺术魅力,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以上碑石资料反映了仙游寺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 [[ 文化 ]] ,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及史料价值。展出以来,已有超过12万人次游客参观,深受 [[ 社会 ]] 各界特别是书法界朋友的青睐和喜爱,成为文史研究及书法交流的重要阵地。
仙游寺搬迁复建文字图片展
本展览展出仙游寺原址珍贵历史 [[ 资料 ]] 图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游寺法王塔异地搬迁复建资料图片,国家及省部级领导、文化界名人、文物界专家视察、考察、参观仙游寺的资料图片,馆藏珍贵文物资料图片等。这些图片反映了仙游寺复建前后的面貌、过程及影响力,使社会各界对仙游寺今昔变化、复建进程及 [[ 发展 ]] 规划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深受社会各界特别是关心仙游寺复建与发展人士的关注。
韩国艺术作家协会书画作品展
本展览展出韩国 [[ 艺术家 ]] 书画作品40余件。
==重要活动==
历年来,仙游寺共举办中韩文化交流 [[ 动4 动]]4 次,接待韩国友人240余人次,出版了中韩艺术家书画作品集,增进了中韩文化的交流。
==参观信息==
地址:陕西省周至县马召镇黑河金盆水库北山梁仙游寺 [[ 博物馆]]
邮编:710401
开放时间:春、夏、秋季 8:00~18:00 冬季 8:30~17:30
交通线路:(1)在县城汽车站或楼观台车站换乘106路公交车车至马召镇,南行2 [[ 公里 ]] ;(2)从西安出发自驾参观,经由107省道环山 [[ 旅游 ]] 路、或从周至县城经108国道南行,均可到达。
减免票范围:
(1)集体组织的中小学生、青少年团体参观实行免票;
(2)持有“寿星证”、“老年优待证”、“ [[ 军人证 ]] ”、“残疾人证”等的人员参观实行免票;
(3)“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 [[ 文物 ]] 安全警钟日”等节日,免费开放。
== 参考来源 ==
<center>{{reflist#iDisplay:y0862x6mb14|480|270|qq}}<center>中国最美乡村:马召镇,道脚不干黑河水,千年古刹仙游寺</center></center>== 参考资料 ==
[[Category: 650 中國史料 ]]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