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列子

增加 1,338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列子 '''(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 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 [1] 。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 道学者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育家。 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卷,早佚。今本《列子》八卷,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后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134则,是东晋人张湛所辑录增补的,题材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2]  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列子》一書==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由[[鄭國|郑]]人[[列禦寇]]所著,所著年代不详,大体是[[春秋戰国]]时代。该書按章節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湯問》、《力命》、《楊朱》、《說符》等八篇,每一篇均由多个[[寓言]]故事组成,寓道于事。其中较为人熟悉的包括“[[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亡鈇者]](亡鈇意鄰)”、“[[歧路亡羊]]”等。書中許多寓言都帶有足以警世的教訓,也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唐代]]时,《冲虚真经》与《[[道德經]]》、《[[莊子 (書)|莊子]]》、《[[文子]]》并列为道教四部经典。
1,10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