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汉传密宗

增加 763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公元8世纪唐玄宗时代, [[ 印度 ]] 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来华宏扬密法,此后逐渐确立了“密宗”的佛教宗派,现今则被称为唐密,就是'''汉传密宗''',又称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宗、金刚顶宗、毗卢遮那宗、开元宗。汉传密宗主要的道场包括 [[ 长安 ]] 的大兴善寺、青龙寺和扶风县的法门寺。<ref>[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81d94e0102vej8.html 汉传密宗的发展历史 ], 新浪网 , 2015-03-26</ref>
==杂密传入时代==
汉传密宗主要的道场包括长安的大兴善寺、青龙寺和扶风县的法门寺。传统上,以开元三大士传入的胎藏界《[[大日经]]》,与金刚界《[[金刚顶经]]》合称二部大法,称为“纯密”,而称以前所译出的为“杂密”。
中国的观音崇拜大约始于 [[ 四世纪 ]] 时,法显留学印度时,只见一处大乘教徒,崇拜观音,而玄奘(629?645)至印度时,看见许多的观音像供奉着,大概朝拜佛迹圣地回来的人,不无助进观音崇拜的 [[ 贡献 ]]
补陀落迦即是观音所住的圣地,在印度河口的赦罪(Pa-panasam)岛上,每年不少善男信女,南来沐浴,希望圣地的泉水,能够洗去他们的罪孽(浙江定海县的普渡山,梵名亦为补陀落迦)。  在中国,不少关于观音有兴味的故事。南北朝时,年年刀兵,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惟有念《[[观音经]]》,以求大悲之解救。同时,产生了不少关于神迹的故事;而观音像的形式,也并不一致。我们知道,观音的原始,是个阴性的神。不过无论说其是男神或是女神,总是一个观音;一个观音有多数不同的化身。且说唐太宗为了姓李的缘故,把老子当作祖先而重道教。僧法淋不以为然,他说皇室原属鲜卑,本没有汉姓。皇帝怒,定其死罪;限其用七天工夫,在牢监里呼求观音之名,且看他所信仰的菩萨来救他不救。第七日,他求见皇帝。皇帝问他是否天天求告菩萨,他说:“这七天内,我一心只呼求陛下。因为陛下实在是观音的化身,所以人民在这强盛而公平的大国里必不致无辜受死。”于是皇帝发动慈心,免其死,将他放逐到岭南去。佛教徒当这件事为神迹。喇嘛教徒公认西藏的达赖喇嘛,为观音的化身。  中国与日本佛教艺术所表现的观音,可以列举出七种来:  (一)圣观音(大慈观音)。原始的最佛教化的观音,左手拿着 [[ 莲花 ]] ,右手放在胸部,是代表佛教的纯净和特殊性。  (二)马头观音(师子无畏观音)。他有马的头,一对伸出口外的长牙,和八只臂,其中的两只,握着Vaira和莲花,他代表佛教进步与非常的能力。  (三)十一面观音(大光普照观音)。有十一个面孔,前面的三个是慈善的,左面的三个是忿怒的,右面的三个是训诲的,一个向上,是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的态度。又有四只手,一只拿着念珠,一只拿着莲花,一只拿着水瓶,另一只手手掌向外举着。他显示对人类的关切, [[ 四面八方 ]] 普照着。  (四)如意轮观音(大梵深远观音)。普通都是二只手臂的,少数也有六个手臂的。是在深思的样子,头有些向右转,右手支腮,左手扶膝。如果有六只手,则其余四只拿着希望石,轮子,念珠与莲花。他满足人类的需求。  (五)准提观音(天人丈夫观音)。一个三眼十八臂的女性,代表光明与智慧。  (六)千手观音(大悲观音)。面上有三只眼睛,身上四十或三十八只手臂,每个手心上有眼睛一只。他拿着刀,剑,斧等物,是最受尊崇的 [[ 菩萨 ]] 之一。  (七)不空?索观音(与不空钩观音同体)。三面,八臂,手里拿着绳子。  在中国最受普遍崇拜的是圣观音,白衣观音,柳枝水瓶观音。在印度,水瓶与柳枝是家家必用的东西。每天早晨,印度人折柳枝来刷牙,刷完就丢弃。牙刷印度人不喜欢用,厌它不洁。至于观音的柳枝,是奇妙不过的,是普济众生的象征。  此外,还有鱼篮观音,送子观音,与青颈观音。关于鱼篮观音有这样的一个传说:海龙王的女儿,化了一条鱼在水中游玩,不留神,被渔翁捉获。观音见了,发动慈心,从座而降,将她买过来放生。从此这 [[ 龙王 ]] 的女儿,因感激观音的恩典而精修。  送子观音,在日本叫做子安观音,是生命的赐予者。妇女最崇拜她,有将她供奉在卧室里的。  青颈观音的来历,也有一种说法。有个乳海,充满了生命的奶。恶魔起恶意,想倒一碗极猛烈的毒药下去。观音为欲解救这苦难,亲自将毒药饮尽。毒发,头颈就变蓝了。
==佛顶尊胜信仰==
尊胜佛顶,一名佛顶尊胜,亦名除障佛顶。是五佛顶之随一,尊胜陀罗尼之本尊,即释迦如来由佛顶现出之轮王形,为佛顶尊中之最尊,故名尊胜佛顶,能除一切惑业,故名除障佛顶。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下曰:‘一切佛顶中,尊胜佛顶能除一切烦恼业障故,号为尊胜佛顶心,亦名除障佛顶。’同下曰:‘ [[ 释迦牟尼如来 ]] ,结跏趺坐,作说法相。(中略)尔时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从如来顶上发生惹耶三摩地,状若轮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宝冠,手执金刚钩,项背圆光,通身如车轮状,晖曜赫奕。现此三摩地时,十方世界六种震动,十方 [[ 世界 ]] 一切地狱六趣众生应堕恶道者,皆悉灭除,一切恶业不复受,若便生天及十方清净国土。为此善住天子七返恶道之身一时消灭,是故号为除障佛顶轮王,即是五佛顶轮王之一数,并通三佛顶八大顶轮王也。’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曰:‘即于山间空闲处,或于净室,画本尊尊胜陀罗尼像安于东壁,持诵者以面对之。’
==毗沙门天王==
由葱岭通向龟兹的第一大都是疏勒。疏勒之传进佛教。理应早于龟兹。《[[后汉书.西域传]]》载,元初(114-120)中,疏勒王舅臣盘被徙于月氏;及至疏勒王死,月氏送臣盘归国,立为疏勤王。《[[西域记]]》载,迦腻色迦王兵威至于葱岭以东,“河西蕃维畏送质子”。迦王为此质子住处建立专门伽兰。有学者认为,此质子当就是臣盘。臣盘后回国为王,在疏勒推广佛教是当然的事。据后人历次游历疏勒的记载,此地供养“佛浴床”、“佛钵”、“佛唾壶”、“佛袈裟”等佛遗物非常突出,明显地保留着早期佛教的特色,所以僧人也尽是小乘学者,偶尔才有外来的大乘僧人出现。国王大都是佛教的提倡者。
在大月氏北部的康居,佛教也颇流行。到3世纪,康居的译经者来汉地已有不少,如汉灵帝时的康巨、献帝时的康孟祥、曹魏时的康僧铠、孙吴时的康僧会等,所译经典大小乘都有。他们大都是随其先人或经商,或进乱辗转进到汉地的,有的在汉地定居已经数代,因此,他们译出的经典不能完全代表康居的 [[ 佛教 ]] 。但他们都信奉佛教,是由康居带来的传统。
==准提法==
⒈ 显教(净土宗):就教理而言,准提法所探讨的是一个人生命的根本,目的在转化人生的烦恼。它同时包含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并以“自性弥陀(自性光明-无量寿、无量光)、唯心净土”来强调信、愿、行。
⒉ 密宗:就修行上言,准提法以修气、修脉、修明点来做为修证的架构。明点与气脉息息相关,如果只谈修气、修脉、讲究气功,那就与道家没有两样。但密宗的可贵处即在“修明点”,“明点”是 [[ 智慧 ]] 的一种表征,用功到某种程度,三轮七脉自己都会知道,对色身的转化(健康)是可以肯定的。
⒊ 准提法是心地法门,与禅宗心法,般若正观等无差别。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准提法“圆满次第”即等于“实相念佛”。心月轮观由开始至纯熟,从有相到无相、大而无外、小而无内、真空妙有,皆与整个法界相应。
(三) 禅、净、律、密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而准提法则综合了各宗各派之所长,将见地、修证、行愿皆融会贯通于一炉,堪称为真正的大圆满。
(四) 准提法门统合了文殊、 [[ 普贤 ]] 、观音三大菩萨的 [[ 精神 ]]
⒈ 文殊菩萨表征智慧光明,在一切境界中放得下,了无挂碍,与“空、无相、无我”相应。修持准提法门相当于“南无(皈依)七俱胝大佛母准提王菩萨”,而佛母乃诸佛之母,大佛母乃大般若。故准提法门即是大般若--般若正观的法门,修至“圆满次第”即证入一真法界、毗卢性海。所以准提法门含摄了 [[ 文殊菩萨 ]] 的大智慧。
⒉ 普贤菩萨表征法界重重无尽的大愿海,象征一个人有着大气魄、大力量。他的精神启示我们要在任何境界中提得起、切得断、踏实践履、勇于承担、开扩心量、包容一切、敬人敬事、广结善缘、培福修德。而准提法实际上即是华严境界,它所显现的就是佛陀的本怀,和每个人的本地风光。故唯有在日常 [[ 生活 ]] 中,待人处世上,实际行持六波罗密,心中常保清净无碍,才能与法相应,当然森罗普贤菩萨的大行大愿了。
[[ 观世音菩萨 ]] 大慈大悲,成就耳根圆通,寻声救苦,普渡众生,利乐有情。而准提法门的金刚念诵念得纯熟了,即可以达到“耳根圆通法门”所讲的“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的效果,让我们契入“心气合一、能所双亡”的境界,与“空、无相、无我”相应。
总而言之,准提法门是一个道道地地真修实证的法门,也是一个含藏无尽宝藏的法门。从心灵的开发,到色身上、气质上的转化,乃至让我们明心见性,成就无上菩提的大业,它可说都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非常美妙的修证 [[ 蓝图 ]] 。所以只要你具足信心,依教奉行,锲而不舍,蓦直修练,则功德自在其中,福慧亦将不断增长,而改善 [[ 健康 ]] ,消灾免难更是理所当然了。
准提法十八般成佛的功德
[[File:汉传密宗1.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
诺那活佛说:‘禅是大密宗!’大密宗就是‘安详’-‘无上瑜伽’。
无上瑜伽和其它瑜伽的区别在于,它更注重对心的要求,即把修心放在首位,它认为只有我们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心态即对意志的控制,才能最终达到无上的 [[ 境界 ]] ;什么是无上境界,就是无欲无求,直至心如止水,意识外放,最终达到生即是死,死即是生,善即是恶,恶即是善,好即是坏,坏即是好的至高境界;从而达到佛陀所说的众生平等,人人可渡之无上心态。
唐朝后期,唐武宗下令取缔佛教,代之以道教,佛教各教派遭受沉重打击,深受皇室器重的唐密也不能幸免,虽然唐宣宗继位后立即宣布恢复佛教,但唐密已逐渐式微,系统性的两部大法传承趋于隐没,主要原因是合格的阿阇梨阙如,坛场仪轨也很难完备。至宋初,虽稍有复兴迹象,但仅限于译经,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唐密开始消逝,因唐密的许多真言、本尊法门和别尊曼茶罗已逐渐融入到其它宗派之中,如《[[药师法]]》、《[[准提法]]》、《[[孔雀明王法]]》、《[[秽迹金刚法]]》、《[[瑜伽焰口施食法]]》等一直广为流传,许多真言密咒被列入日常课诵,一并被广泛运用于佛教法事活动至今。因此,有专家称唐密已成为隐身于佛教各宗派中的“寓宗”。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一时复兴
唐密在盛唐时期盛极一时,然至晚唐已露衰微端倪。到了 [[ 宋代 ]] ,虽尚有法贤、施护、法天、天息灾等一批译师继续译出大量密部经论,然在教理上已无多发明。元代所弘传者非纯正密教,乃是印度后期密教和藏地风俗结合后形成的藏密,明清两代亦大体如此,且主要是基于政治上的考虑,同时,其流传也仅限于宫廷和贵族阶层,民间不得随意传授。因此,总起来说,唐密自元代以后,在中国内地基本上是中断了。而这中断的唐密,却在 [[ 民国 ]] 时期得到一时复兴,成为当时佛教界的一大奇观。
最早赴日学密的是江西的桂伯华。他大约于清末的1906年前后赴 [[ 日本 ]] 留学,到民国四年即1915年三月病逝于东京时止,计有十余年,但其在国内影响甚微。随后,出家僧中赴日学密的逐渐增多,先后有大勇、持松、显荫、曼殊揭谛(纯密)、谈玄等在东密根本道场高野山 [[ 学习 ]] 密法后带回中国。居士界则有顾净缘、程宅安等。
当时的佛教界领袖太虚大师对此十分关注,曾说:“诸师接踵东渡,人才济济,绝学有重光之望矣。……考其数人中,于教理素有研究者,只大勇、持松、显荫诸师耳,故真能荷负吾国密宗复兴之责任者,亦唯其三人耳。”(太虚《[[中国现时密宗复兴之趣势]]》,文载《[[海潮音文库]]》二编《[[真言宗]]》)
大勇法师于1919年依太虚法师出家,1922年冬入日本真言宗高野山 [[ 大学 ]] ,专修密法,经一年左右,得阿阇黎位,乃于1923年10月回国,仅三、四个月即先后在上海、 [[ 杭州 ]] 、武汉等地开灌顶坛十余次,皈依及学法者达数百人之多。一时,中断千年之久的唐密,顿显重兴之势。然佛法深奥,有情体悟各殊。由于当时学法时间短,且侧重事相,忽视教相,大勇对密法的理解受到其依止上师金山穆韶大阿阇梨的批评。金山穆韶大阿阇梨在《[[弘法大师之佛教观]]》中说:“然嗣后于支那刊行之《[[海潮音]]》之杂志,见有大勇法师发表于关于密教之论文,似于弘法大师之佛教观,有不充分纳得大师教义之处,甚为遗憾焉。由是,余草一文,欲匡法师之谬见。”后来他转而入藏,惜中途病故。
显荫法师于1923年冬到达日本高野山的,次年春回到 [[ 上海 ]] ,然仅过半年即因病圆寂了,年仅二十四岁。显荫法师天资聪明,慧解过人,可惜未能展其雄才,骤而英年早逝。
持松法师与大勇法师一同东渡,于高野山依金山穆韶大阿阇梨修学古义真言宗密法,得三宝院流五十一世传法阿阇梨位,1924年春回国。先于上海传法,后于是年夏应邀至 [[ 武汉 ]] 任洪山宝通寺住持,并开坛传法,并在宝通寺内建造法界宫、瑜祗堂、五轮塔,购置各种法器,请人绘制诸尊曼陀罗,使洪山宝通寺一时成为唐密重兴之根本道场。后法师又乘赴日出席亚洲佛教大会之机,续留东瀛学法,再得新义真言宗传法院流、古义真言宗中院流两个 [[ 阿阇梨 ]] 位,并专习台密仪轨,于事相教相均融会贯通,影响甚巨(详见第二节)。
总体来看,上世纪的“密宗热”对社会重新接触认识密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无庸讳言,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问题的症结要么是“不如法”(越三昧耶传授、非器传授),要么是缺乏大小乘根基,要么对密典歪曲理解,还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失去了大乘戒律的制约。这也是民国时期密法热不能持久的根本原因。因此,唐密回传的历史任务也就无法圆满完成,期待着后来者再续前缘。
1925年秋,法师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参加亚洲佛教大会。会后至新泻县,从权田雷斧大僧正受新义真言宗各流灌顶,得“新义真言宗传法院流相承血脉──密林第四十九世阿阇梨位”。次年,赴京都比睿山延历寺,习台密仪规。卒业后,再赴高野山依金山穆韶再受三宝院安祥寺各流传授及口诀,兼习梵文文法,得“高野山古义真言宗中院流引方血脉──密林第六十四世阿阇梨位”,尽得铁塔正传血统一脉。1927年归国。抗日期间,法师蛰居欧阳竟无大居士所购赠之上海圣仙寺,杜门谢客,拒敌伪之所诱,如是数载。1947年3月,上海静安寺恢复十方丛林选贤制,法师被推为住持,兼任静安寺佛学院院长。次年创办《[[学僧天地]]》月刊,担任名誉社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先前有人劝持松法师去台湾,为其婉拒,随继续住持静安寺。1953年,在静安寺设立唐密道场,恢复在我国失传已久的唐密。此后,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佛教协会副会长、会长;上海市人民代表。1956年,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赴 [[ 尼泊尔 ]] 参加第四届世界佛教大会。1957年,率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赴柬埔寨参加释迦牟尼涅般2500年周年纪念庆典。1964年,随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在日本召开的第一届世界宗教徒和平会议,并多次出访尼泊尔、缅甸、日本、印度尼西亚、 [[ 柬埔寨 ]] 等国。1972年法师自感来日不长,墨书毛主席诗词、法华碑文、圣教序、兰亭集序等馈送诸友。11月16日,于入寝定中安然圆寂。法师示寂于上海,而塔于常熟虞山兴福寺,并设纪念堂于静安寺,世寿七十有九,戒腊五十。
持松法师爱国爱教、爱 [[ 人民 ]] 、爱和平,功德无量,高山仰止,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尊敬,他被选为人民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每次国庆节都应邀登上观礼台,参加检阅典礼,他和海内外许许多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英诚挚交往,以其学识广博,待人真诚,富有智慧,赢得了许多高级 [[ 知识分子 ]] 和广大信众的称赞与敬重。
持松法师生前结缘灌顶人次众多,超晔等居士得到良好法理熏陶,并培育指导多名优秀唐密行者。
==日本密宗==
因唐朝中期中日交流的密切,唐密由日本弘法大师空海传入日本创立真言宗,又因以东寺为发源地,故称为东密。另有台密,为同期入唐交流僧最澄大师所创,亦称理秘密教。东密体系于空海大师已大体完备,台密体系是于最澄法子法孙继续赴唐留学而成。由此瑜伽密教盛行于 [[ 日本 ]]
==东密==
延历二十三年(804年),空海和尚入唐,师事七祖惠果,惠果大阿阇梨将密法无遗地传于空海和尚,是为唐密八祖。空海大师于大同元年(806年)返国后,先于高雄山寺造坛灌顶(弘仁元年,810年),又于高野山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场(弘仁七年),后再得赐东寺(即教王护国寺),建立灌顶道场(弘仁十四年),遂又称真言宗为东密。
东密门人甚多,以真济、真雅、实慧、道雄、圆明、真如、杲邻、泰范、智泉、忠延等十人最为杰出,或媲美为世尊之十大弟子。空海与此等门人大扬宗风,而予日本平安时代社会各阶层以重要影响。空海寂后百年顷,事相之传承分成小野、广泽两大流派。然中世以来,一些真言宗的僧众提出, [[ 大日如来 ]] 的本地身不说法,说法的是大日如来的加持身,这一见解有别于传统法义,由此形成了新义真言宗一派,相应称坚持传统法义者为旧义真言宗。究其实质,新旧义的区分缘于对佛法特别是密法欠缺真正体悟,只是执着于 [[ 文字 ]] 相,于修证没有丝毫意义。
==台密==
一、五智山光明王寺--悟光上师
悟光上师,法名悟光,字全妙,传临济宗竹溪寺眼净老和尚暨日本佛教真言宗高野山派金刚峰寺中院流法脉,为台湾佛教真言宗五智山光明王寺第一代传灯大阿阇梨, 上师俗姓郑, [[ 台湾 ]] 高雄县内门乡人,生于民国七年(十二月五日,离开娘胎落地之时,即颈缠脐带、 [[ 两膝 ]] 跪地、双手握拳,有如僧人颈悬念珠,双手合掌拜佛之势,实慧根夙备乘愿再来者也。
上师幼学时,即聪慧过人,灵动机巧,同侪间嬉戏,每装扮佛道礼拜仪式模样,显现出善根宿植。于国校五年级时,即向当时学校日籍老师预言:将来收音机会如 [[ 香烟 ]] 盒般大,可置于口袋;在家中高坐即能欣赏电影,不必去戏院;打 [[ 电话 ]] 不必经交换机接线,全世 界到处都可以通话,并看到对方真面目;电线将全面地下化;又言会发明人体分解术,将人光化,瞬间往返各地,诚轻而易举事,所言之语全证诸事实,无 不令人讶其巧思慧心,不与俗同之独特卓见。
上师力慕高远,志切宏博,勤阅藏经,苦参禅法,诸方耆宿,莫不赞奖。其后随贡噶老人 - 申书文,再习藏密。然而上师虚怀自御,不自满意,竟而独入六龟深山,结茅荒涧,抑志深修,持咒阅藏穷研诸家典籍,亲证历代法案,于禅录之外,兼及语疏,复及密部。悟密旨所寄,不在简册,若欲求融,应当另行筑求。
上师于六龟深山闭关阅藏时,知有绝传于 [[ 中国 ]] 之真言宗,广布日本已达千余年,期间国内颇多高士欲赴日习法,或不得其门而入,或未获其堂奥,虽于民国年间或有弘传,然以中辍。故发心亲往日本求法,遂于1971年六月远渡东瀛,入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依中院流宣雄大阿阇梨攻习金胎两部,三昧五观,刻苦修证,获阿阇梨位,并嫡传中院流,登第五十四世传法大 [[ 阿阇梨 ]] 位,从此真言法脉再回流此土。
1972年,上师获授‘大阿阇梨’位,返回台湾,勤于弘法教化。先后分别蒙高野山真言宗管长大僧正‘高峰秀海’颁授‘大僧都’之位,管长大僧正森宽绍 ,再授‘少僧正’之位,并应允披紫色衣之荣耀。1981年,以【生活禅】一书,获美国联合 [[ 大学 ]] 夏威夷太平洋学院颁赠‘荣誉哲学博士’学位。
上师六十一年返台后,随即于竹溪寺‘一真兰若’(后易名‘妙明精舍’)开坛传授真言教法,并成立‘佛教布道所’,展开各地讲经 [[ 弘法 ]][[ 工作 ]] 。翌年,首创道场于台南,适有信众捐赠‘龙山内院’为密教布教所,经整修后,于1974年落成启用,即为今日之‘真言宗光明王寺台南分院’。1980年,因信众日益涌增,又于高雄市左营购屋创立‘真言宗光明王寺 [[ 高雄 ]] 分院’。1981年,于美浓镇建‘造化庐’为龙肚道场,真言宗总本山筹建工作因之露出 [[ 曙光 ]] 。上师愿力弘深,佛力加被,1984年,有人建言,内门旗山交界,向称明秀,识者许为圣域,既谋弘大法,可藉以为基地,故请之临鉴。 上师乃偕五智山光明王寺众往观亲视,登临展望,大加赞许,且说偈言:
左旗右鼓峙楠仙 凉伞高耸入西巅
台湾五智山光明王寺
吟毕,告示随众:我初得法之时,于东瀛金刚峰寺发愿,誓持所学,归还我土,重兴密法,追继唐朝开元盛期;及归国以来,开教所、设讲院、立道场、不遗余力,今日遇此佳壤,堪充瑜伽密教重振之基,何其幸运!希望诸君共同于此创立密宗根本梵刹,为我密宗开别生面。上师遂将此地命名为‘五智山’,全名为‘五智山真言宗光明王寺’ [[ 台湾 ]] 总本山。随众遵聆教言,连袂奋起,集资纠力,开荆辟棘,合力垦植。于七十九年三月动工,十年间,光明王寺从地涌出,万佛宝塔凌空显姿,1999年十月大殿工程毕竣。上师于开山期间,为弘法利生亦奔走各地,先后又于台北、 [[ 香港 ]] 二地分别设立了‘光明王寺台北分院’、‘光明王寺香港分院’。
二、台北大毗卢寺--成观大法师
成观法师:台湾大毗卢寺住持、美国遍照寺住持。台北市人,1947年生,1988年7月于美国 [[ 纽约 ]] 庄严寺住持天台宗第45代传人显明老和尚座下披剃,同年于台湾基隆海会寺受三坛大戒。
学历:
大毗卢寺系由释成观法师于1991年六月创办,当时名为“大毗卢弘法院”,院址设在北投温泉路,并向中国佛教会登记为团体会员。同年十月,即由北投迁至台北市文山区(景美)现址迄今。其后于1995年本寺于第一次内部整修后,即改名为“大毗卢寺”。
本寺所修之法门,以禅密为主体,而兼容他宗。所修密宗者,则系真言宗,即俗称之“东密”,此即 [[ 唐朝 ]] 日本弘法大师(大师出家法号空海,“弘法大师”之号乃日本天皇所赐)渡海到中国长安、青龙寺,由惠果阿阇梨亲传的“三国传灯”之正统如来密教 (三国者,印、中、日也) 。此密教在中华即称为“唐密”, [[ 弘法大师 ]] 传入日本后,发扬光大,传承至今不断,即称为“东密”(以其最初设坛灌顶系在京都之“东寺”,故名)。惜乎在唐武宗毁佛之后,密教在 [[ 中国 ]] 即一蹶不振,几乎断绝,逮至明太祖昭令禁止设立密坛,密教馀绪可说完全中断。兼以元、清两代内廷提倡 [[ 喇嘛 ]] 教,更使正统密教的真面目鲜人得知。成观法师于1990年前后,于美、台各地参学藏密、唐密、东密,并于1991年开始,至日本真言宗的总本山、高野山(弘法大师所创之真言宗总本山),修学真言宗密法。六年之间辛勤往返,终于完成学业,于1996年8月8日入坛受金胎两部大法传法灌顶,得阿阇梨位,是为三国传灯真言宗第五十三世 [[ 阿阇梨 ]]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y0396bmveqp|480|270|qq}}
<center>汉传佛教密宗祖庭西安大兴善寺</center>
</center>
<center>
{{#iDisplay:g0707laqypl|480|270|qq}}
<center>汉传密宗金刚圣源背诵般若《心经》</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 220 佛教總論]]
26,3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