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 )

增加 537 位元組, 5 年前
补充内部连接,视频及点评
| 出生地点 =
| 国籍 = [[ 美国]]
| 职业 =钢琴家
}}
== 个人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 '''鲁道夫·塞尔金''', 美籍奥地利钢琴家,犹太人。9岁时到维也纳师从理查•罗伯特学钢琴,随勋伯格(Schoenberg)学作曲。12岁与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钢琴协奏曲,开始了演奏生涯,17岁崭露头角。1935年与小提琴家布施的女儿结婚。他触键清晰、节奏平稳、声音纯正,不但是演奏巴赫作品的典范,而且是演奏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及勃拉姆斯作品的卓越代表。后到美国成为Malboro音乐节的艺术领导人。1926年在Basel音乐院任教,一直到1936年和托斯卡尼尼指挥的纽约交响乐团协作演奏协奏曲,才离开Basel在美定居,1939年入美籍并任柯蒂斯音乐学校钢琴系主任</p><p style="text-indent:2em;">塞尔金演奏发音清晰明亮,线条层次分明,浑厚细致,光彩夺目。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20世纪中叶钢琴家中的佼佼者。</p>
<p style="text-indent:2em;">其子彼得•塞尔金亦为知名钢琴家。</p>
<p style="text-indent:2em;">塞尔金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钢琴家之一。过去已有太多钢琴家专长于演奏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布拉姆斯。其中不少堪称系出名门、有的学富五车、见闻广博,有的更具备多种取悦听众的特殊技巧。塞尔金特别可贵而值得骄傲的特点则是,他对作曲家始终抱着坚贞忠实的态度,配上他超凡的演奏技巧及对音乐的热爱。</p>
<p style="text-indent:2em;">通常,所谓钢琴大师的外在形象是稳重、平和、高雅,当他们施展其音乐魅力时,应该显得谈笑自若、游刃有余。毕竟对他们来说,演奏一个奥林匹克级的颠峰之作该如同家常便饭般平易。但对塞尔金来说,他虽从年幼就崭露头角,而且拥有傲人的学习经历,但他却时时显露出认真、卖力演奏的模样。演奏技巧坚实准确是塞尔金理念中要求极其严格的一环,可以见到他费劲让钢琴发出所要的光采效果,还不时带点哼唱、作鬼脸、高潮段落用力顿足……等。有些反对者常对这点做文章,对他这种自我陶醉的表现不以为然。但实际上,塞尔金在演奏时,他的专注与激情通常能很好他结合在一起,让欣赏者得到相当大的满足。</p>
<p style="text-indent:2em;">一个日本评论家在他的书中说:“当我们评价塞尔金,如果只听唱片不听现场就很容易犯错误。塞尔金对录音非常真诚,因此非常专注于音乐的织体和结构,这使得他的现场演出和唱片有很大不同。”<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9cc6010100fpk5.html 鲁道夫·塞尔金] 新浪博客</ref>
 
== 视频 ==
 
鲁道夫塞尔金贝多芬最后钢琴奏鸣曲
{{#ev:youku|XNDY1MDg3ODk2}}
 
== 参考资料 ==
21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