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次原子粒子

增加 9,174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次原子粒子.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AC%A1%E5%8E%9F%E5%AD%90%E7%B2%92%E5%AD%90&step_word=&hs=0…”
[[File:次原子粒子.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AC%A1%E5%8E%9F%E5%AD%90%E7%B2%92%E5%AD%90&step_word=&hs=0&pn=2&spn=0&di=539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ie=utf-8&oe=utf-8&in=&cl=2&lm=-1&st=undefined&cs=3167318077%2C35515622&os=1000410425%2C3275018087&simid=3295509631%2C276897181&adpicid=0&lpn=0&ln=1044&fr=&fmq=1636516979466_R&fm=&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copy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gimg2.baidu.com%2Fimage_search%2Fsrc%3Dhttp%3A%2F%2Fn.sinaimg.cn%2Fsinacn20121%2F231%2Fw1040h791%2F20190617%2F614c-hymscpr3573235.jpg%26refer%3Dhttp%3A%2F%2Fn.sinaimg.cn%26app%3D2002%26size%3Df9999%2C10000%26q%3Da80%26n%3D0%26g%3D0n%26fmt%3Djpeg%3Fsec%3D1639109356%26t%3Db69d2ea45c1a890ae2e2b75093fd3319&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h_z%26e3Bftgw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w6ptvsj_8bab99lnnn_mkvwkuncaa8aaiyrp_z%26e3Bip4s%3Fu654%3Dfvtjgvj&gsm=3&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xLDMsNiw0LDUsMiw4LDcsOQ%3D%3D 原图链接][http://k.sina.com.cn/article_1808449333_6bcabf3500100hypt.html?from=science 来自新浪新闻]]]
'''次原子粒子'''又称亚原子粒子,指结构比原子更小的粒子。所有原子都是由更小的“[[次原子]]”粒子所组成,包括电子、质子与中子 。总的来说,次原子粒子可能是电子、中子、质子、介子、夸克、[[胶子]]、光子等等。
== 新发现 ==
2011年9月22日,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测量到了运动速度超过光速的亚原子粒子,如果发现得到证实,将颠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即物理学界的基础。起初科学家们对此现象深表怀疑,但是经过重重谨慎的试验,各个工序均无错误。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称,在真空环境中,宇宙中没有任何物质的运动速度可以超过光速。这已经成为人们理解宇宙和时间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是现代物理的理论基础之一。如果真的证实这种超光速现象,其意义十分重大,整个物理学理论体系或许会因之重建。
但是该实验最终错误,是测量人员的技术失误。于2012年6月8日世界公布实验错误。<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MORV1TR05338ADF.html 史上最强物理科普文章:理解了这15个知识点,你将不再怀疑人生]网易订阅</ref>

== 粒子定义 ==
亚原子粒子又称次原子粒子,指结构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其中包括原子的组成部分如电子、质子和中子,放射和散射所造成的粒子如光子、中微子和渺子,以及许多其他奇特的粒子。总的来说,次原子粒子可能是电子、[[中子]]、质子、[[介子]]、[[夸克]]、胶子、光子等等。

现代粒子物理学的研究集中在亚原子粒子上。严格地说“粒子”这个称呼不精确,粒子物理学中研究的所有的物体都遵守量子力学的规则,它们都显示波粒二象性,根据不同的实验条件它们显示粒子的特性或波的特性。在物理理论中,它们既非粒子也非波,理论学家用希尔伯特空间中的状态向量来描写它们,详细的理论基础请参见量子场论。但按照粒子物理学的常规在这篇文章中这些物体依然被称为“粒子”,虽然这些粒子也具有波的特性。
所知的所有基本粒子都可以用一个叫做标准模型的量子场论来描写。标准模型是粒子物理学中最好的理论,它包含47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相互结合可以形成更加复杂的粒子。虽然如此大多数粒子物理学家相信它依然是一个不完善的理论,一个更加基本的理论还有待发现。这段时间发现的中微子静质量不为零是第一个与标准模型出现偏差的实验观测。
粒子物理学对科学哲学的冲击非常大,一些粒子物理学家依然坚持还原论,这个老的理论受到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批评。
== 发展历史 ==
到1920年,科学家已经知道每一个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且带正电的原子核被带负电的电子云所包围。原子并不是“基本粒子”―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材料,不可再拆分成更小的微粒。不久,科学家们不断地发现了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更加深入。
新西兰裔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年)用α粒子(氦核)轰击氮原子时,发现氢核被释放出来,也就是说,氮核中必定含有氢原子核。1920年,卢瑟福建议将释放出的氢原子核命名为“质子”(源自希腊语中的“protos”,意思是“第一”)。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12倍。原子绝大部分的质量都被原子核占据。同年,卢瑟福提出了比氢原子质量大得多的原子核还包含了不带电荷的微粒。<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72254142594721&wfr=spider&for=pc 欧洲科学家发现新次原子粒子 曾有理论预测其存在]科技大兔子</ref>

自1919年起,卢瑟福一直担任剑桥大学的物理教授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主任。卢瑟福研究的重点仍然是用α粒子(氦核)轰击不同种类的原子核。1925年,英国物理学家帕特里克・布莱克特(1897~1974年)在卢瑟福的指导下,将云室―1911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威尔森(1869~1959年)发明―改进为一种能记录原子的瓦解的装置。但是α粒子所具有的能量还不足以将质量较大的原子核轰击成碎片,因此,对质量较大的原子核需要用能量更强的粒子轰击。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考克劳夫特(1897~1967年)和爱尔兰物理学家欧内斯特・沃尔顿(1903~1995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粒子加速器,利用电磁铁产生的强大磁场加速质子,然后直接轰击目标。
20世纪20年代,德国物理学家瓦尔特・波特(1891~1957年)在柏林领导一个科学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他们用α粒子轰击几种较轻元素的原子核,这些元素包括铍、硼和锂。1930年,他们发现轰击原子核时会产生高能穿透辐射,起初,这些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γ射线辐射,但是这种辐射的穿透力比任何见过的γ射线辐射都要强。
1932年,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伊伦・约里奥・居里]](1897~1956年)和[[弗雷德瑞克・约里奥・居里]](1900~1958年)——发现用α粒子轰击石蜡或其他类似的碳氢化合物(由氢和碳元素组成)时,会发射出能量很高的质子。对这一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使科学家对波特观察到的所谓y射线推论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1891~1974年)在卡文迪许实验室证实了轰击原子核所产生的射线不可能是γ射线,他还指出该辐射所含的粒子的质量与质子质量一样,但是不带电荷。查德威克认为这种新粒子是被束缚在一个电子(氢原子)内的质子,当他用α粒子轰击已知原子量的硼原子时,就能计算出这种粒子的质量——该粒子为1.0087原子质量单位,略大于质子(1.007276质量单位)。因为该粒子不带电荷,所以被称为中子。在原子核内,中子很稳定,但到了原子核外,中子会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以及个反中微子。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一起被称做核子。
沃尔夫冈・泡利(1900~1958年)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30年,泡利对β射线进行研究——一由不稳定的原子发射的电子流,这些电子看起来失去了一些能量,但是没有人能找出电子失去能量的原因,这与基础的物理定律之一——能量不能凭空创造和失去——是矛盾的。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泡利提出β辐射还包含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粒子,具有在静止时既不带电也没有质量的特性。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克・费米(1901-1954年)在1934年证实了这种粒子的存在,并把它叫做中微子。
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1902~-1984年)对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19世纪20年代后期,理论物理学家对电子的研究非常感兴趣,狄拉克对德国物理学家沃纳・海森堡(1901~1976年)对电子作出的描述很不满意,于是提出了自己关于电子的表述——狄拉克方程,并提出电子有带上正电荷的可能性。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1805-1991年)发现了这种粒子的存在。1933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也独立地发现了该种粒子。后来,这种粒子被称为正电子。正电子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反物质粒子。
1937年,安德森与研究生塞恩・尼德梅耶(1907~1988年)合作发现了μ子―一与电子相似的极不稳定的粒子,但质量是电子的200多倍。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330 物理学总论]]
1,516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