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基隆

移除 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基隆市'''({{lang-nan-tw|Ke-lâng-chhī}}),是位於[[臺灣]][[北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的3個[[市 (中華民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臺灣地理|最北端]]的[[都市]]此處是指地理意義上的都市,若為行政區劃的「[[市]]」,則以[[新北市]]位處臺灣最北端。}},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市|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link-ja|港口都市|港灣都市|港都}}。[[臺灣人口|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原|平地]]與[[東海]]毗鄰。
[[File: 基隆1.jpg | thumb | 300px |基隆1<br> [https://www.101newsmedia.com/m/news/25573 原圖鏈接] ]]
== 歷史 ==
[[File:Map of Formosa Coal Resources 美國人所繪福爾摩沙-臺灣基隆以東煤礦分布.jpg|thumb|250px|[[美國海軍]]將領[[马休·佩里|馬修·培里]]經臺灣前往[[日本]]途中,所測繪的基隆鄰近地區[[煤]]礦脈分布圖]]
{{Main|基隆市歷史}}
基隆古稱「'''雞籠'''」,此名應來自原居住於此的[[臺灣原住民族|原住民]][[凱達格蘭族]]。17世紀時,[[臺灣西班牙統治時期|西班牙人]]和[[臺灣荷蘭統治時期|荷蘭人]]曾先後佔領過基隆1631年,中國商人帶了大量的絲來到雞籠,枯等一年,只能以低價賣給西班牙駐軍。傳教士……}},並以「大雞籠嶼」(今[[和平島]])為基地[[殖民]]臺灣北部,為雞籠開發之始。之後,[[明鄭時期|鄭氏王朝]]在[[南臺灣]]打敗荷蘭人之後,也於1668年揮軍北上,將殘餘駐守在雞籠的荷蘭人驅離,至今在和平島還有荷蘭人臨走前所留下的「[[蕃字洞]]」遺跡。
1,5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