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增加 3,504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我所认识的经济学</big> '''   |-   | File:20235.jpg|…”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我所认识的经济学</big> '''
 
|-
 
|
[[File:20235.jpg|缩略图|居中|[https://i8yle/p800原图链接][http://pic.sog=&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是[[2011年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于轼]]。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把“私”看成是万恶之源,所有的坏事都是“私”千出来的,这个说法是非常错误的。“私”不是做坏事的原因,侵犯了别人的“私”才是真正的原因。国有企业可以变成有效率的企业,但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有汪洋大海的民营经济。传统的道德跟市场经济的道德是不是有区别呢?它们最大的一个不同是,传统道德里头缺乏人跟人平等这个最基本的因素,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人跟人平等上头的,是建立在自由至上的.它要求尽可能没有约束。贫富差距不可能消除,判断生活过得好歹的标准是“大家都高兴”。传统经济学认为一头羊换一柄斧子是因为劳动时间相等,如果劳动时间相等为什么还要去交换?可见交换不是等价的。最妙的就是交换的双方都感觉自己赚钱了。其中的原因就是交换创造了财富,它发挥了比较优势,而且具有规模经济效应。我们说富人帮助穷人,强者帮助弱者是正常的,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错了。我们看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在马路上给人理发,不收钱,他旁边排了一个长队,十几个人.这十几个人不是来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而是来捡便宜的。你培养一个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就培养了十几个毫不利人、专门利己的人。因为它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创作者简介'''==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被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1929年出生于南京,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著有《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经济学的智慧》等书。

=='''作品图书目录'''==

第一讲 我所认识的经济学

第二讲 市场经济下的道德问题

第三讲 道德、信用与市场经济

第四讲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第五讲 中国传统伦理与市场经济之冲突

第六讲 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和信用

第七讲 货币、金融、WTO

第八讲 WTO与制度变迁

第九讲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第十讲 宏观形势如何影响到每个企业

第十一讲 跨世纪中国环境问题的思索

第十二讲 最要紧的是让农民进城

第十三讲 经济落后地区如何赶上来

第十四讲 法治与市场经济

第十五讲 制度转轨中的人<ref>[https://new.A027AL.html   它常“叶里藏珠”],搜狗 ,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4,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