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增加 3,542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年9月29日-1865年11月12日),英国小说家。<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372126/…”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 Gaskell,1810年9月29日-1865年11月12日),[[英国]]小说家。<ref>[https://book.douban.com/author/372126/ 伊丽莎白·盖斯凯尔 Elizabeth Gaskell],豆瓣</ref>

==简介==

英国小说家。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雷恩·斯蒂文森。1810年9月29日生于伦敦唯一神教派牧师家庭,卒于1865年11月12日。幼年丧母,被寄养在柴郡纳茨福德镇的姨母家,并到邻近的斯特拉特福德镇上学。

1832年和曼彻斯特市的唯一神教派牧师威廉·盖斯凯尔结婚。唯一的儿子不幸夭折在襁褓之中,为了排解痛苦,她开始尝试写作。第一部小说《[[玛丽·巴顿]]》于1848年问世。

小说以英国当时的宪章运动和劳资冲突为背景,描写了老工人约翰·巴顿及其女儿玛丽的生活和命运,出版后引起公众和文学界的注意。狄更斯对她颇为赏识,后来她的大多数作品都在狄更斯主办的刊物上发表。

此后她陆续创作了《[[克兰福德]]》、《[[露丝]]》、《[[北与南]]》、《[[西尔维亚的恋人]]》及《[[妻子和女儿]]》等长篇小说。其中《[[北与南]]》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刻画,将工业发达的北方与田园风情尚存的南方对比,深入地表现了19世纪工业化所引起的诸多变化和冲突(包括信仰危机和价值观冲突),与《[[玛丽·巴顿]]》有相通之处,体现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对劳动大众的同情,以及她促进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方面的相互了解并和解的意愿。

《[[克兰福德]]》和《[[妻子与女儿]]》等以狭隘、宁静、和睦的乡村小镇生活为题材(其原型为作者熟悉的纳茨福德镇),着重地描写了女性经验。盖斯凯尔夫人善于观察、捕捉并描写在不同社会处境中的人们的言行举止,并在戏剧性冲突中展开情节。《[[克兰福德]]》一书笔调尤为诙谐亲切,人物栩栩如生,有的读者把它视为作者的最佳作品。此外她还写了不少生动温馨的中短篇小说,如《[[表亲菲莉斯]]》。

盖斯凯尔夫人成名后和当时许多文学家有联系。她撰写的《[[夏洛蒂·勃朗特传]]》是有关这位作家传记中的第一部,也是最负盛名的一部。她生前与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等齐名,后来长期受到忽视。

近年来随着西方女权主义和某些注重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文化批评的兴起,她的许多小说,特别是《[[玛丽·巴顿]]》,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作品一览==

小说

《[[玛丽巴顿]]》(Mary Barton) (1848) Cranford (1851-3) Ruth (1853) 《[[南方与北方]]》(North and South) (1854-5) Sylvia's Lovers (1863) Cousin Phillis (1864) 《[[妻子与女儿]]》(Wives and Daughters) (1865)

==作品集==

The Moorland Cottage (1850) The Old Nurse's Story (1852) Lizzie Leigh (1855) My Lady Ludlow (1859) Round the Sofa (1859) Lois the Witch (1861) A Dark Night's Work (1863)

==短篇 (未结集)==

The Squire's Story (1853) Half a Life-time Ago (1855) An Accursed Race (1855) The Manchester Marriage (1858), "A House to Let"的一章, 与查尔斯·狄更斯、Wilkie Collins, 及Adelaide Anne Procter合作完成。 The Half-brothers (1859) The Grey Woman (1861) Christmas Storms and Sunshine

==参考文献==
[[Category:小说家]]
248,87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