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升

增加 2,882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p style="text-indent:2em;">'''李升- 明代清官''' <p style="text-indent:2em;">李升,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为人洒脱,不受礼法拘束,素有大志。少年时,家贫而刻苦读书。弘治十四年(1501),河南乡试,他考取第一。 (唐益王)基本信息{|class="wikitable" "|-style="background:LightSkyBlue; color:black; font-weight:bold; text-align:center;"|本 名||李升|||-----|字 号||字翔汉|||-----|所处时代||明代|| |-----|别 称||清白吏|| |-----|}== '''个人信息''' ==<p style="text-indent:2em;">李升,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为人洒脱,不受礼法拘束,素有大志。少年时,家贫而刻苦读书。弘治十四年(1501),河南乡试,他考取第一。
== '''人物生平''' ==<p style="text-indent:2em;"> 李升 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为人洒脱,不受礼法拘束,素有大志。少年时,家贫而刻苦读书。弘治十四年(1501),河南乡试,他考取第一。初任新安知县,到任后,根除河患,平息盗贼。当年大饥,他开仓赈济,但官仓空乏,他 设法赈灾,有千余户得以全活。李升后任东平府太守,造善、恶牌各一面,把最好和最坏的人的 李陛 字写上,以示标榜与劝诫。他以廉直再升左长史。辞官归里时,行囊如洗 唐僖宗 其弟 儇次子 晃将自己的地划出半公顷给他 光启三年始王。亡薨年 从此,他务农为生,暇时写文吟诗,生活清苦,人称"清白吏"
== '''勤政为民''' ==<p style="text-indent:2em;">初任新安县知县。到任后适逢大旱,颗粒不收。继而又暴雨成灾,全境大饥。他开仓赈济,但官仓空乏。他只好以印绶作担保向大户借粮,使千余户农民得以全活。然后,他脱去官服,率千余户根除河患,兴修水利,生产自救,自发响应的农户竟然记不全姓 。如此苦干二年,使当地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收成逐年增加。到任满时,不仅还清了借粮加利息,而且官仓充盈,民贮殷实。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政绩显著,李升被提升为山东东平府太守。这地方民风悍野,盗贼遍地,社会不稳,百姓无法安居乐业。 李升 便造善、恶牌两面,高竖于衙门两侧。后来又增制八面,竖于四城门两侧,把乡闾举报和私访核实的好人、坏人的名字分 写在善、恶牌上,以示标榜和劝诫。许多为富不仁者,偷偷给 陛 所处时 升送银子,想把自己的名字写到善牌上。李升先把银子没收,再让他写一保证书,为本乡闾贫困农户 唐 官 位 益王交三成田租,方可进入候选名单。又有恶人给李升偷送银两,求其将自己的名字从恶牌上抹掉,李升也先将银两收公,再令其30户乡邻为自己担保,方才将名字从恶牌上抹去。抹去之后又办坏事的,30户担保人均应跟着坏人受罚。如此一来,坏人纷纷革心洗面,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社会秩序逐日安定。百姓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日子恬静而康乐。
1,2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