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裴松之

增加 1,29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南朝宋]]代晋以后,裴松之历任零陵内史、国子博士、冗从仆射等职。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遣使巡行各州。裴松之被派往[[湘州]]。自湘州归来,他将所探询的吏政民情,归纳为二十四项条款。不久,他被升任为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并赐爵西乡侯。晚年,裴松之先后出仕永嘉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琅邪太守。元嘉十四年(437年),裴松之65岁,致仕。不久,又拜中散大夫、领国子博士,最后进位太中大夫。
 
[[宋文帝]]以陳壽所著《三國志》記事過簡,命令裴松之廣采三國各類史籍為陳書作註。裴松之受詔後,上搜舊聞,傍摭遺逸,經過三年的精心撰作,終於在元嘉六年(429)七月寫成《三國志註》。裴註之前註史一般註釋文意,大都專門註意文辭訓詁,而裴註的重點則放在事實的增補和考訂上,對於原文的音切和解釋不多辭費。在《三國志註》中他完全貫徹瞭自己“補闕、備異、懲妄、論辯”四種作註的指導思想。所以裴註不僅解釋地理名物等,更主要的在於補充原書史實的遺漏和糾正錯誤。同一事幾傢記述不同的,他都收錄進來,以備參考。對於史事和人物,裴註有所評論;對於陳壽議論的不當,裴註也加以駁正。裴註搜羅廣博,引書首尾完整,不加剪裁割裂。為瞭註釋《三國志》,他收集瞭三國時期的史著達一百五十多種,博引各傢著作的原文,註文字數約超過陳志的三倍。<ref name=“wiki101">{{cite web |url=http://www.wiki101.com.tw/archives/47975#.XGU0aS33Xyg | title= 裴松之簡介 南北朝史學傢裴松之與《三國志註》 | language=zh | date=2014-07-29 | publisher=wiki101 | author= | accessdate=2019-02-14}}</ref>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因病去世,终年80岁。
13,368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