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醉龙

增加 3,160 位元組, 2 年前
無編輯摘要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 滇藏叶下珠醉龙</big> '''
|-
|
[[File:123223醉龙.jpg|缩略图|居中|[httpshttp://baike5b0988e595225.cdn.sogousohucs.com/PicBooklet.v?relateImageGroupIds=&lemmaId=9151411&now=https%3A%2F%2Fpicimages/20180216/85ce48cf252c4e1eb5f630f14ed753ee.baike.soso.com%2Fp%2F20120228%2F20120228153238-2034849871.jpg&type=1#simple_0 jpeg 原图链接][https://baikepic.sogou.com/v9151411.htm d?query=%E9%86%89%E9%BE%99&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舞醉龙''',是流行于澳门、中山、珠海一带的传统民俗活动。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一般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即佛诞节举行。
2006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中山醉龙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基本内容'''==
 
属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别称:[[醉龙舞]]
 
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初八
 
中文名称:舞醉龙
 
流行地区:[[澳门]]、中山等地
 
=='''历史起源'''==
 
舞醉龙源自数百年前的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来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在200多年前的[[浴佛节]]那天,一个和尚来到香山县一条小河边洗澡,刚脱下衣服,一条大蟒蛇就直奔过来。那和尚拔出宝剑,把蟒蛇斩成几截,丢在河边。这时正好来了个老渔翁。只见渔翁似醉非醉地抓起蛇头,又搬来蛇尾,胡乱地跳起舞来。这一舞,竟使那条蟒蛇死而复生,变成了一条龙,腾空而去。
 
另说那时香山境内瘟疫横流,乡民求助佛祖,抬着佛像路过河边时,河中突然跃出一条大蛇,遭乡民砍断后血染河水。乡民喝了河水除病祛瘟,都认为大蛇是龙的降凡,便创造出舞醉龙以志纪念。随着香山乡民迁澳,百余年前舞醉龙习俗传入澳门。
 
[[渔业行会]]为庆祝这个传统节日,四月初八,初九两天全行业休假,并举行独有风格的舞醉龙,醒狮大会。
 
=='''活动流程'''==
 
每年四月初八上午,行会先在[[营地街市三街会馆]]前地举办醉龙,醒狮点睛开光典礼。随后,与会人员出发到各街市及鱼栏区进行庆祝。队伍由醉龙,醒狮领衔,沿途敲锣打鼓,热闹非凡。
 
舞醉龙原没有一定的套路,任凭舞者自由发挥,通过澳门渔行艺人总结逐渐有了一定的程式。
 
在表演结束之后,醉龙队沿着澳门多个街市进行巡游表演。在中午十二点和下午三点,主办方开始派发载放在龙舟头部的长寿饭(龙船头饭)。根据民间说法,吃过龙船头饭可以驱除疾病,还可以帮助小孩健康成长,因此有大批澳门市民早早排队等候。有市民表示,一方面是来看看热闹,同时也是来讨个吉利。
 
=='''区别'''==
 
舞醉龙与中国各地(包括澳门在内)盛行的舞龙很不相同:
 
1、道具简单,只有龙头,龙尾两截,没有龙身,用坚实木料制成,约重10公斤。不像舞龙之龙多用竹片为架,外里纱布等布料,上饰金片,银片等装饰。
 
2、舞醉龙者队伍小,仅需两人各执龙头,龙尾舞动。<ref>[http://k.sina.com.cn/article_6985890837_m1a0643c1500100yzng.html   醉龙进门没看到炎魔,原来又去做火器了,真是勤快],新浪, 2021-10-10</ref>不像舞龙需10多人,数十人,乃至数百人,数千人。
 
3、舞醉龙者须喝大量的酒,乘着酒兴,做到形醉而意不乱。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5,57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