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穆罕默德·阿里

增加 8,385 位元組, 5 年前
扩充内容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穆罕默德·阿里| 图像 = <img src="http://img2.cache.netease.com/sports/2012/1/17/2012011709515979a5d.jpg" width="250px"> <br> [http://sports.163.com/12/0117/09/7NVA755E00051CAQ.html 来源网页]}} 穆罕默德·阿里(محمد على‎,Muhammad Ali-Haj,1942年1月17日-2016年6月3日[2]),原名小卡修斯·馬塞勒斯·克萊(英語:Cassius Marcellus Clay Jr.),是一位傳奇的美國拳擊手 。12歲開始了自己的拳擊生涯。1964年,22歲的阿裏擊敗索尼-利斯頓首次奪得重量級拳王的稱號。同年,他再度擊敗利斯頓,從此職業拳擊進入了阿裏時代。此後,阿裏在20年的時間裏22次獲得重量級拳王稱號。1981年阿裏從拳擊場上退役,不久患上了帕金森氏病。 2016年6月4日,阿裏在鳳凰城當地醫院病逝,享年74歲。2016年6月10日,拳王阿裏的傳統穆斯林喪禮周四在他的肯塔基州家鄉市路易斯威爾舉行,展開歷時兩天對這位受愛戴拳擊傳奇人物兼民權英雄的告別儀式 = 個人資料= 暱稱 The Greatest出生年月:1942年1月17日 The People's Champion國籍:美國The Louisville Lip 級別 綽號:黑人拳王,最偉大的人  重量級戰績:56勝5負,37場比賽擊倒對手獲勝 身高 6 :6 英尺3英寸(191 cm 厘米 [1] 臂展 80英寸 :80” (203 cm 厘米 ) 教練:唐迪  技術特點:蝴蝶步 =主要勝利=1964年2月25日,七回合擊敗裏斯頓(1964年最佳拳賽) 1974年1月28日,十二回合點數擊敗喬-弗雷澤 1974年10月30日,八回合擊倒福爾曼(叢林之戰,1974年最佳拳賽) 1975年10月1日,十四回合點倒擊敗喬-弗雷澤(1975年最佳拳賽) 1978年9月15日,十五回合點數擊敗萊昂-斯平克斯 =主要敗績=1971年3月8日,十五回合點數負於喬-弗雷澤(1971年最佳拳賽) 1978年2月15日,十五回合點數負於萊昂-斯平克斯 1980年10月2日,第十回合被拉裏-霍姆斯擊倒 1981年12月11日,十回合點數輸給伯比克 =運動生涯=1942年1月27日 出生 Cassius 在美國的穆罕默德-阿裏,原名:卡修斯-馬塞勒斯-克萊(Cassius Marcellus ClayJr.)取得了103勝5負業余拳擊賽戰績與57勝5負職業拳擊賽戰績。 1942年1月17 號,壹代拳王卡休斯·克萊,也就是後來的穆罕默德·阿裏就出生於 美國肯塔基州 路易斯維爾。當時美國種族隔離、歧視現象突出,黑人甚至不允許進入專為白人開設的餐館。 從12歲開始,阿裏就在啟蒙教練喬·馬丁的指導下在當地的壹家健身房練習拳擊。已經接受過六年訓練的阿裏於18歲時成為美國代表隊的成員,出征1960年的羅馬奧運會。在81公斤級的比賽中,阿裏三戰全勝,順利進入決賽。他的決賽對手是三屆歐洲冠軍、1956年奧運會的銅牌得主波蘭人皮埃茨克斯基,三個回合下來,阿裏以點數的優勢戰勝對手,獲得了自己唯壹的壹枚奧運會金牌。  回國後的阿裏,從機場開始,就感受到了人們的熱情,也成了美國人追捧的對象。然而,沒有取消的種族隔離政策給阿裏以重重壹擊,他把金牌掛在脖子上到鬧市區的壹家飯店吃飯,但是沒有人給他服務。他說:“我是冠軍!我是金牌得主!”得到的回答是:“我們才不管妳是誰呢!”。憤怒的阿裏將自己的金牌扔進了大海,他說,我再也不願意為這樣的國家效力了。 1960年10月29號,阿裏參加了自己的第壹場職業比賽,並獲得了勝利,通過壹場壹場的勝利,到了1964年,22歲的阿裏,終於贏得了與索尼·利斯頓爭奪重量級拳王稱號的機會。而這也是他參加的第壹場拳王爭霸賽。在第七回合,22歲的卡休斯·克萊(也就是穆罕默德·阿裏)戰勝了索尼·利斯頓,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新壹代拳王,克萊成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 2016年6月3 界宣布,他已經皈依伊斯蘭教,並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穆罕默德·阿裏,從此,職業拳擊進入了阿裏時代。 獲得拳王稱號的阿裏所向披靡,先後戰勝索尼·利斯頓、帕特森(當時唯壹壹位曾經兩次獲得拳王寶座的拳手)等高手、9次衛冕成功,直到1967年3月22號,阿裏在第七回合擊倒了挑戰者弗雷,再次蟬聯拳王稱號後。美國地方法院,以拒絕服兵役的罪名,吊銷了阿裏在全美各州的拳擊執照,並沒收了他的護照,直到他拒絕服兵役赴越參戰而被取消拳王頭銜。當時阿裏是這樣說的:“我絕不會跑到萬裏之外去謀殺那裏的窮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這裏,咱們來拼個妳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話,妳們才是我的敵人,與中國人、越南人、 (74歲)[2]本人無關。我想要自由,妳們不給;我想要公正,妳們不給;我想要平等,妳們也不給。妳們卻讓我去別處替妳們作戰!在美國妳們都沒有站出來保護我的權益和信仰,妳們在自己的國家都做不到這些!”  在強大的壓力面前,阿裏並沒有屈服。他經常出現在各種集會,甚至電視節目當中,進行反戰宣傳。六十年代末,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越來越高,而作為反戰人士的代表,阿裏也獲得了更多的支持。1970年, 美國 最高法院裁定,恢復阿裏的拳手資格,這位經過兩年多修整的前拳王,終於重出江湖了。 由於兩年多沒有參加正式比賽,加上年齡和體重的增長,復出後的阿裏表現得並不盡如人意。 1971年5月8號,阿裏挑戰煙火喬,在比賽中兩次被當時的拳王弗雷澤擊倒,挑戰宣告失敗。1973年5月31號,他以點數輸給了肯·諾頓,經歷了復出後的第二場失利。就在這個時候,命運鬼使神差的把壹位足以讓阿裏重塑輝煌的重炮手喬治·福爾曼送到了急需崛起的阿裏面前。與阿裏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年輕的喬治·福爾曼1973年1月22日,僅用了兩個就六次將弗雷澤擊倒,奪得了拳王金腰帶。 經過剛剛出獄的唐金的組織策劃,阿裏與福爾曼的叢林大戰於1974年10月30日在非洲國家,原紮伊爾的首都金沙薩如期上演。阿裏當時並不是拳王,與福爾曼的實力對比也處在下風,但當地人將他敬若神明。阿裏受歡迎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福爾曼即將面對的對手,將是阿裏和整個金沙薩。“當福爾曼到達紮伊爾看到了壹張牌子,意思是:阿裏,殺了他!專門為這場比賽修建的體育場內座無虛席,挑戰者阿裏在拳臺上,指揮所有的觀眾有節奏地高喊:“阿裏,殺了他!”比賽開始後,福爾曼很快就將阿裏逼到了拳臺的角落,展開猛攻。而阿裏則完全放棄了移動,只是被動地靠在欄繩上招架,伺機進行還擊。這樣的情況,壹直持續了七個回合。正當人們以為阿裏已經大勢已去的時候,轉機在第八回合出現了。以逸待勞的阿裏用組合拳,將體力下降的福爾曼擊倒在地,幹凈利落地贏得了這場叢林大戰地勝利,也奪回了闊別7年時間的拳王金腰帶。這壹戰也成就了唐金的拳壇推廣人的霸主之路。 此後,阿裏又連續十次蟬聯拳王稱號,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賓馬尼拉戰勝弗雷澤的世紀之戰。 1978年9月,阿裏點數戰勝斯平克斯,最後壹次獲得拳王金腰帶。此後不久,36歲的阿裏宣布退出拳壇。 1996年阿裏用顫抖的雙手點燃了 利桑 特蘭大奧運會的聖火, 州鳳凰城幅畫面讓不少人熱淚盈眶。從來沒有壹名運動員得到如此的愛戴。身高1.91米,體重95公斤,他的身體條件堪稱拳擊運動員的標準,而他的出拳遠及200厘米,更是獨壹無二。他幾乎不保護自己,步伐輕盈,出拳迅捷。他說:“我像壹只蝴蝶壹樣地飛,我像壹只蜜蜂壹樣地蟄刺。”在1996年8月2號,亞特蘭大奧運會男子籃球決賽中場休息時,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將壹枚特制的羅馬奧運會金牌掛在了阿裏的胸前。盡管當時的賽場內,雲集了眾多夢三隊的籃球明星,但人們依然把最為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們心中的英雄——穆罕默德·阿裏。這位拳王不畏強權、扶危濟困的精神得到了贊賞與肯定。 在20多年的拳擊生涯中,阿裏壹共打了61場比賽,只輸了5場。他主導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重量級拳壇,打敗了與他同時代的所有拳壇高手,成為拳擊史上第壹位三奪世界重量級冠軍的人,其中第壹次和第三次相隔14年。<ref>[2http://www.qjhm.net/boxfile/heavyweight/6559.html 穆罕默德-阿里资料]</ref>=視頻={{#ev:youku|XMjA4MjMyMTY}} 站位 Orthodox拳王阿里精彩KO=參考資料=
2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