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73
次編輯
變更
张新颖
,無編輯摘要
| 姓名 = 张新颖
| 图像 =
[[File: 韩钢111张新颖.jpg|缩略图|center|[https://picp1.baikessl.sosoqhmsg.com/ugc/baikepic2/13981/20160817202206-1676118542t010656edb0b83497fd.jpg/0 原图链接] [https://pic.baike.sososo.com/ugc/baikepic2/13981doc/201608172022066190529-16761185426403781.jpg/0 html 搜狗百科来自360图片]]]
| 出生日期 = 1967年
| 逝世日期 =
| 职业 = 中文系教授
}}
张新颖,男,1967年生于[[山东招远]],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诗歌研究与现当代文学 。
2017年4月,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人物经历 ==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招远,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社会兼职'''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任教专业: 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类。
2017年4月,入选教育部2016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 研究方向 ==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
== 主要贡献 ==
'''主要著作'''
《[[栖居与游牧之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张爱玲作品欣赏》(与李振声,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
《[[歧路荒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迷失者的行踪]]》(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火焰的心脏]]》(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
《文学的现代记忆》(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
《[[默读的声音]]》(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双重见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读书这么好的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实感经验与文学形式]]》(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等。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小说精神的源头·生活世界·现代汉语创作传统》《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编著:《储安平文集》(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作品展示
《读书这么好的事》
内容简介: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的乐趣何在?……通过阅读,您将在本书找到上述一系列问题的答案。这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知名青年评论家张新颖专门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作者腹笥宽阔,庄谐并备,文字张弛有致,娓娓道来,令青少年读者感到平易亲切,同时又深获启迪。配有插图20幅,由上海延安中学高中学生孙正夷(现已毕业)手绘,构思新异,笔触轻灵,从中可见当代中学生的青春风华和奇思妙想。
== 获奖记录 ==
《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
词条标签: 中国作家 中国批评家 中国诗人 人物 作家 批评家 文学批评家 著名作家 评论家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