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87
次編輯
變更
張歆海
,创建页面,内容为“<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張歆海 </p>…”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10px 0 0 10px">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張歆海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taomingren.com/uploads/image/2018/06/17/1529170681.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m.taomingren.com/baike/8951 圖片來自淘名人] <br>
'''出生''' 1900年6月24日<br>
'''逝世''' 1972年12月6日<br>
'''母校''' [[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br>
'''職業''' 文學家,學者,外交官<br>
'''成就''' 駐葡萄牙、波蘭公使<br>
</small>
|}
</div>
'''張歆海'''({{bd|1900年|6月24日|1972年|12月6日|catIdx=Zhang张}}),[[英文名]]為 '''Chang Hsin-hai '''、 '''H. H. Chang '''、 '''Hugh Ho Chang '''(他在[[四十年代]]出演[[美國电影]]時的名稱),字'''叔明''',原名為'''張鑫海''',出生於[[中國]][[上海市|上海]],[[浙江]][[海盐县]]人。出生於一個經營醬園致富的商人家庭,早年就讀於[[中國公學]]。
==簡歷==
* 1916年考入北京清華學堂,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赴美留學,入哈佛大學。
* 1921年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隨員。
* 1922年獲英國文學博士學位。
* 1932年1月,任外交部歐美司司長。
* 1933年5月,任駐葡萄牙公使。
* 1934年6月又改任駐波蘭公使,同時兼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公使。
* 同年10月專任駐波蘭公使。
* 1936年12月去職。1941年攜全家到美國定居,先後在美國長島大學和費爾利迪金遜大學任教。
* 1972年夏天,張氏夫婦在考察東南亞的歸途中到了香港。又轉到上海。
* 1972年12月6日,在上海病逝。終年74歲。
== 早年 ==
* 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
* 1918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
* 1919年,他在[[美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獲得[[文学士|文学士学位]]。其後,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居於[[麻省]][[劍橋 (麻省)|劍橋市]]牛津街64號(64 Oxford St.),室友為[[李濟]]<ref>{{cite web |url=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13-06/25/content_287133.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3-10-2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1142857/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13-06/25/content_287133.htm |archivedate=2013-10-21 }} 陳寅恪留學哈佛史事鉤沉及其相關問題</ref>。
* 1920年,獲[[文学碩士|文学碩士学位]],專研[[哥德語]]([[:en:Gothic language|Gothic]])、[[盎格魯-撒克遜語]]([[:en:Old English|Anglo-Saxon]])、[[中古英語]]([[:en:Middle English|Middle English]])、[[中古高地德語]]([[:en:Middle High German|Middle High German]])、[[印歐語言]]([[:en:Indo-European Languages|Indo-European Languages]])的發展等。隨後,張歆海跟隨[[歐文·白璧德]]([[:en:Irving Babbitt|Irving Babbitt]])攻讀[[英語文學]][[博士学位]]<ref>《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 王晴佳著. 刊於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37期(2003年6月),第41-92頁.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633.pdf </ref>。期間,曾多次為《''[[:en:The Atlantic Monthly|The Atlantic Monthly]]''》、《''[[:en:The Yale Review|The Yale Review]]''》、《''[[:en: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等[[美国]]本地期刊撰稿。
* 1921年,他曾短暫擔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隨員。
* 1923年,張歆海以《馬修安諾德的尚古主義》(''The Classicism of [[:en:Matthew Arnold|Matthew Arnold]]'')論文,获[[哈佛大学]][[英語文學]][[博士学位]]。回国后,成為[[學衡派]]人物,但與[[胡適]]、[[徐志摩]]等也頗接近,並甚多在《學衡》雜誌發表文章。此後,他歷任[[国立北京大学]]英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Peking National University)、清华学校英文教授、[[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海關]]會議(Customs Conference)顧問、[[国立东南大学]]西方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West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the former National South-eastern University)、[[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兼文學院院長、英文学教授等职。
* 1927年,與韩湘眉結婚。1928年进入[[中华民国外交部|外交部]]任参事。
* 1932年1月,任[[中華民國外交部|国民政府外交部]]欧美司司长。
* 1933年5月,張歆海任[[中國駐葡萄牙大使列表|驻葡萄牙公使]]。
* 1934年6月,改任[[中國駐波蘭大使列表|驻波兰公使]],同时兼任[[中國駐捷克大使列表|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
* 1936年12月,因[[波蘭]][[華沙]]中國使館的一件所謂“簽發私運軍火護照”的案件而引咎辭職(是遭到駐[[華沙]]領事吳某誣陷)。
* 回国后,擔任[[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原[[國立東南大學]])西洋文學教授、英語文學系系主任兼教授(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National Southeastern and Central University)。另外,他亦為[[美國]]政治與社會科學院([[:en: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英國]][[皇家亞洲學會]][[中國]]北部分會(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en: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Royal Asiatic Society]])會員,以及[[美國地理學協會]]資深會員(Fellow of the [[:en: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ref name="kmt">{{cite book|title=''Who's Who in China, 5th ed.''|publisher=Shanghai: The China Weekly Review.|year=1936.}}</ref> 。
==榮譽==
获[[英国]][[牛津大學]]邀請擔任漢學教授<ref>[[中研院]]近史所[[朱家驊]]檔案. 館藏號 301-01-23-469</ref> 。1939年,張歆海曾获[[英国]][[牛津大學]]邀請擔任[[漢學]][[教授]](因[[陳寅恪]]未能赴[[英国]]<ref>《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版. [[余英時]]著</ref>)。他對[[牛津大學]]的邀請,頗為心動,因此便向當時中英庚款委員會主席、著名[[地質學家]]、[[國民黨]]高官[[朱家驊]]求助,希望朱能為自己寫一推薦信。張自己擬了英文的草稿,為自己美言了幾句,讓朱過目簽名。不過,[[朱家驊]]在收到張的求助信之後,沒有馬上作出決定,而是向[[傅斯年]]徵求了意見。朱與傅都曾留學[[德國]],又同屬“北大派”,私交甚厚。[[傅斯年]]並不贊成推薦張去[[牛津大學|牛津]]任教。他的解釋頗為直率:“西洋人之[[漢學]],雖有些缺欠處,亦有二三名師,[[伯希和]]、珂羅倔倫等。英國人雖不行,然必向大路上打聽,故歆海思欺之,不可。歆海兄之英文學,雖在中國人中出群超類,如此與漢學並不相干……故推薦歆海教[[漢學]],無異推薦弟教[[化學]]、[[地質|地質學]]也。[[英國人]]近日天良發現,思求[[漢學]]於[[中國]],此應予以鼓勵者也。假如第一流人物不能為彼省之,亦當推荐一位在行之人,此者以鼓勵[[英國人]]也。若竟聘得一位不妥之[[中國人]],後必悔之,而杜其尊重中國學人之心矣。”有了[[傅斯年]]這一番“義正辭嚴”的話,[[朱家驊]]就婉言拒絕了張歆海的請求。最後,張歆海因此而未能到[[英国]][[牛津大學]]任教。然而,[[傅斯年]]這番頗為尖刻、誇張、並不完全符合事實的話,顯然帶有本身的主觀和偏見。[[傅斯年]]作為[[胡適]]的弟子,必然對曾與[[梅光迪]]同學[[哈佛|哈佛大學]],並一同成為[[白璧德]]入室弟子的張歆海,抱有成見。
== 移居[[美國]] ==
1940年,張歆海辭去[[上海光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之教席,舉家移居到[[美國]][[洛杉磯]],在[[荷里活|好萊塢]]充當新聞電影顧問,負責諮詢,指導片商攝製反日影片,並在[[荷里活|好萊塢]]電台做了不少工作,宣傳抗日。1941年-1945年[[抗戰]]期間,他亦在[[美國]]各地進行演講,宣揚中國在[[抗日戰爭]]的功勞。1943年,張歆海擔任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部|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的特別助理(Special Assistant)。1944年,張歆海寫成《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 Asia's man of destiny'')一書,同年由當時位於[[美國]][[紐約市]][[納蘇郡 (紐約州)|納蘇郡]]的布爾迪出版社([[:en:Doubleday (publisher)|Doubleday]])出版。1943年-1945年,張歆海先後出演[[荷里活电影|美國荷里活电影]]《驕傲歡呼》([[:en:So Proudly We Hail!|''So Proudly We Hail!'']],他的角色名為「Ling Chee」)、《太陽之血》([[:en:Blood on the Sun|''Blood on the Sun'']],角色名為「Secret Police Major Kajioka」)、《春花秋月奈何天》([[: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角色名為「Mr. Araki」),而他於這三部[[美國电影]]演員表上的名字為「Dr. Hugh Ho Chang」或「Dr. H. H.Chang」。1945年起,張歆海舉家定居[[美國]][[紐約州]][[長島 (紐約)|長島]]。
== 短暫回國 ==
1947年9月初,張歆海先生應[[上海光華大學]]之聘,獨自返[[上海|滬]],擔任該校文學院院長職務。1947年-1948年,他曾擔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中國[[聯合國]]協會的董事(Director, Chinese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1948年,張歆海寫成《一位中國外交官的信》(''Letters From a Chinese Diplomat'')一書,由上海中美圖書公司(Shanghai : Chinese America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社出版。
== 再次定居[[美國]] ==
張歆海並沒有在[[中國]]逗留很長時間,同年即回到[[美國]][[紐約州]][[長島 (紐約)|長島]]定居,此後為各大報刊撰搞,並從事學術研究、寫作工作。1951年-1953年,張歆海擔任[[美国]][[紐約州]][[:en:Long Island University|私立长岛大学]][[教授|研究教授]]([[:en:Professor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earch Professor]]),教授[[中國文化]]、[[中國歷史]]。<ref>Register of the Chang Hsin-Hai Papers, 1936-1976. http://findingaids.stanford.edu/xtf/view?docId=ead/hoover/reg_326.xml;query=;brand=default</ref>1956年-1969年,擔任[[美国]][[紐澤西州]][[費爾里·狄金生大學|费尔利迪金森大学]][[英國文學]][[教授]](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兼任[[東亞歷史]][[教授]],同時亦於該校[[社會科學]]系(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任教[[人文學科]]。1956年、1958年,張歆海寫作、出版了有關[[中國文化]]的兩部小說。他打算通過著書,向[[西方世界|西方]]介紹[[中國文化]],促進中美之間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從而推進[[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中美關係]]的和解。在兩部小說中,第一部為以賽金花(Golden Orchid)為主人公的小說《傳奇性的姨太太》(''The Fabulous Concubine''),1956年由[[西蒙與舒斯特|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en:Simon & Schuster|Simon & Schuster]])出版,1987年添加另外一個[[序言]]後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再版;他在書的最後寫道,他希望[[美國人]]“在欣賞小說的同時,能夠對中國及中國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有更好的理解”。第二部小說名為《四海之內》(''Within Four Seas''),張歆海在書中他批評了[[美國]]的政策,指出[[美國人]]“並沒有想到它(指中國革命)是一個主要的社會、政治事件,它規模宏大而且十分重要,在它的背後有充分的理由來讓他們理解。”1965年,張歆海寫成《美國與中國》(''America and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ia'')一書,原由[[美國]][[佛蒙特州]][[溫莎縣]]羅亞爾頓學院出版社(Royalton College Press)出版,後交由[[西蒙與舒斯特|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出版,1971年再版;張歆海的好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en:Edgar Snow|Edgar Snow]])為它作了[[序言]],序言中寫道:張歆海“以誠實和堅決的態度來糾正關於對中國人特點、文明特徵和當前分歧的背景事實的所有錯誤資訊,來打動一些自滿的美國人,他認為我們在上述方面的無知是造成誤解的基本原因。”。張歆海晚年與同樣居住在[[美國]]的前[[中華民國政府]]代總統[[李宗仁]]過從甚密,張歆海對李宗仁的一些思想和活動起過一定的影響,而張的思想亦有[[左派|左]]傾。雖然如此,張歆海在定居[[美國]]期間,對推進中美關係的發展仍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值得注意的是,張歆海並不信奉、支持[[共產主義]],看似[[左派|左]]傾的立場與思想,當中很大程度上是他三十年代在[[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從事外交工作時的遭遇、所見所聞所構成。他對[[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不存在好感,不代表其支持[[共產主義]];向[[西方世界|西方]]介紹[[中國文化]],只是建基於其對於宣揚祖國文化的熱誠,以及受過西方教育的責任,不代表他擁護[[中國共產黨|共產政權]](其於四十年代末只在[[中國]]短暫居留,及久居海外,就是好例子)。
==逝世 ==
1969年,年已七旬的張歆海從[[美国]][[紐澤西州]][[費爾里·狄金生大學|费尔利迪金森大学]]的教席退休。1972年夏天,張歆海與妻子在考察[[東南亞]]的歸途中到了[[香港]],[[周恩來]]授意有關人員轉告準備在[[北京]]接見他們。其後張歆海得知消息後決定應[[周恩來]]之邀,短暫到[[北京]]再回到[[美国]]居住。但是,他在[[香港]]就病倒了,到[[廣州]]治療三個星期後又轉到[[上海市|上海]]。1972年12月6日,經歷了七十四年傳奇人生的張歆海在他的出生地[[上海市|上海]]病逝,享年74歲。<ref>《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ref> <br>
== 軼事 ==
'''传“张歆海为[[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之兄” 据张歆海后人称不实,二人并无血缘,谣传的出处来自于张歆海同船赴美的画家刘海粟。'''
[[四十年代]]期間,張歆海曾出演三部[[美國电影]],分別名為《驕傲歡呼》([[:en:So Proudly We Hail!|''So Proudly We Hail!'']])、《太陽之血》([[:en:Blood on the Sun|''Blood on the Sun'']])、《春花秋月奈何天》([[: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1937年他於[[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學生中有後來曾在[[西南聯大]]教過課、最後去了[[台灣]]的[[夏濟安]]([[美國華裔]][[文學評論|文學評論家]][[夏志清]]之兄)。1945年下半年,[[夏濟安]]在[[聯大|西南聯大]]教一年級英文課的時候迷上了一個女學生(歷史系的李彥),寫了一堆抒發相思之情的日記,幾十年後被他弟[[夏志清]]整理發表。日記中的夏除了暗戀、讀書和寫小說,還三天兩頭跑去看電影,看的都是時新的[[荷里活|好萊塢]]大片。1946年3月,昆明的電影院正在上映一部叫做 [[: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 的[[美國]]間諜片,中文名譯成《春花秋月奈何天》。夏從報紙上看到一篇報導(日記中說是發表在3月17日《新華報》上的《好萊塢》),才終於敢相信片中看起來很像張歆海的一個演員真的就是張歆海。於是夏和室友錢學熙(當時也在[[聯大|西南聯大]]任教)一起去看了這個電影,發現“張的戲並不多,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英文發音,完全是他,絕不可能是第二人”。看到被自己視為知己的老師居然去會拍這種片,夏感到痛心疾首:“一個堂堂公使,演了這種歹角戲,以後除了拍戲外,別的事恐怕不能做了。拍戲除了做東方壞人外,無別的角色可演,歆師的前途就此完了!”[[夏濟安]]和錢學熙一個覺得“歆師竟如此不爭氣”,另一個則“為他的落魄而惋惜”。事實上,張歆海在赴[[美國|美]]後,於1943年擔任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的特別助理,還做了一部傳記《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 Asia's man of destiny''),1944年由[[美國]][[紐約市]][[納蘇郡 (紐約州)|納蘇郡]]的布爾迪出版社([[:en:Doubleday (publisher)|Doubleday]])出版。如此看來,他混得併不算壞,去[[荷里活|好萊塢]]拍戲不過是玩票性質。當時正是[[二戰]]後期,幫助[[美國]]拍這種給抹黑[[日本人]]的諜戰片,也許亦可視為服務於外交事業的一種途徑,雖然這種自毀形象的貢獻方式著實另類。二戰結束後,張沒有再拍過電影,重歸大學講壇,並開始寫書,並非如[[夏濟安]]預計的那樣就此沉淪。
'''注:[[张幼仪]],[[江苏省]][[宝山县]]人(现在的上海宝山);张歆海为[[浙江]][[海盐县]]人。'''
== 家庭==
张歆海之妻为韩湘眉(1901年—198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84年病逝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俄勒岡州)|波特蘭]]),她与[[冰心]]、[[林徽因]]、[[凌叔华]]一同被称为文界“四大美人”。<ref>郭蕊:“天涯赤子情——獻給張歆海、韓湘眉教授的一束雛菊花”,《人物》1986年第9期</ref>
兒子張秉中居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俄勒岡州)|波特蘭]],在母親韩湘眉晚年與其同住。<br>
女兒張易安為著名[[鋼琴家]],其夫(張歆海之婿)[[周文中]]為[[美籍華裔]][[作曲家]],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教務副院長。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lp9bNNNX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Chang Hsin-Hai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s://baike.baidu.hk/item/%E5%BC%B5%E6%AD%86%E6%B5%B7/6615632 百度百科-張歆海]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C%B5%E6%AD%86%E6%B5%B7 百科知識--張歆海]
*[https://www.baike.com/wikiid/3851659200123872898?prd=mobile&view_id=4pv9fj2p9ym000 快懂百科-張歆海]
*[https://m.taomingren.com/baike/8951 淘名人 -张歆海简介]
{| class="wikitable"
! <p style="background: #0088A8; color: #FFFFFF;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張歆海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taomingren.com/uploads/image/2018/06/17/1529170681.jpg" width="280" > </center>
<small>[https://m.taomingren.com/baike/8951 圖片來自淘名人] <br>
'''出生''' 1900年6月24日<br>
'''逝世''' 1972年12月6日<br>
'''母校''' [[哈佛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br>
'''職業''' 文學家,學者,外交官<br>
'''成就''' 駐葡萄牙、波蘭公使<br>
</small>
|}
</div>
'''張歆海'''({{bd|1900年|6月24日|1972年|12月6日|catIdx=Zhang张}}),[[英文名]]為 '''Chang Hsin-hai '''、 '''H. H. Chang '''、 '''Hugh Ho Chang '''(他在[[四十年代]]出演[[美國电影]]時的名稱),字'''叔明''',原名為'''張鑫海''',出生於[[中國]][[上海市|上海]],[[浙江]][[海盐县]]人。出生於一個經營醬園致富的商人家庭,早年就讀於[[中國公學]]。
==簡歷==
* 1916年考入北京清華學堂,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並赴美留學,入哈佛大學。
* 1921年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隨員。
* 1922年獲英國文學博士學位。
* 1932年1月,任外交部歐美司司長。
* 1933年5月,任駐葡萄牙公使。
* 1934年6月又改任駐波蘭公使,同時兼任駐捷克斯洛伐克公使。
* 同年10月專任駐波蘭公使。
* 1936年12月去職。1941年攜全家到美國定居,先後在美國長島大學和費爾利迪金遜大學任教。
* 1972年夏天,張氏夫婦在考察東南亞的歸途中到了香港。又轉到上海。
* 1972年12月6日,在上海病逝。終年74歲。
== 早年 ==
* 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
* 1918年毕业后,赴[[美国]]留学。
* 1919年,他在[[美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獲得[[文学士|文学士学位]]。其後,入[[哈佛大学]][[研究院]]深造,居於[[麻省]][[劍橋 (麻省)|劍橋市]]牛津街64號(64 Oxford St.),室友為[[李濟]]<ref>{{cite web |url=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13-06/25/content_287133.htm |title=存档副本 |accessdate=2013-10-21 |deadurl=yes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1142857/http://big5.xjass.com/ls/content/2013-06/25/content_287133.htm |archivedate=2013-10-21 }} 陳寅恪留學哈佛史事鉤沉及其相關問題</ref>。
* 1920年,獲[[文学碩士|文学碩士学位]],專研[[哥德語]]([[:en:Gothic language|Gothic]])、[[盎格魯-撒克遜語]]([[:en:Old English|Anglo-Saxon]])、[[中古英語]]([[:en:Middle English|Middle English]])、[[中古高地德語]]([[:en:Middle High German|Middle High German]])、[[印歐語言]]([[:en:Indo-European Languages|Indo-European Languages]])的發展等。隨後,張歆海跟隨[[歐文·白璧德]]([[:en:Irving Babbitt|Irving Babbitt]])攻讀[[英語文學]][[博士学位]]<ref>《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 王晴佳著. 刊於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37期(2003年6月),第41-92頁. http://www.mh.sinica.edu.tw/MHDocument/PublicationDetail/PublicationDetail_633.pdf </ref>。期間,曾多次為《''[[:en:The Atlantic Monthly|The Atlantic Monthly]]''》、《''[[:en:The Yale Review|The Yale Review]]''》、《''[[:en: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The North American Review]]''》等[[美国]]本地期刊撰稿。
* 1921年,他曾短暫擔任[[華盛頓會議]]中國代表團隨員。
* 1923年,張歆海以《馬修安諾德的尚古主義》(''The Classicism of [[:en:Matthew Arnold|Matthew Arnold]]'')論文,获[[哈佛大学]][[英語文學]][[博士学位]]。回国后,成為[[學衡派]]人物,但與[[胡適]]、[[徐志摩]]等也頗接近,並甚多在《學衡》雜誌發表文章。此後,他歷任[[国立北京大学]]英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Peking National University)、清华学校英文教授、[[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海關]]會議(Customs Conference)顧問、[[国立东南大学]]西方語言及文學系系主任(Chairman of the Department of West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at the former National South-eastern University)、[[上海光华大学]]副校长兼文學院院長、英文学教授等职。
* 1927年,與韩湘眉結婚。1928年进入[[中华民国外交部|外交部]]任参事。
* 1932年1月,任[[中華民國外交部|国民政府外交部]]欧美司司长。
* 1933年5月,張歆海任[[中國駐葡萄牙大使列表|驻葡萄牙公使]]。
* 1934年6月,改任[[中國駐波蘭大使列表|驻波兰公使]],同时兼任[[中國駐捷克大使列表|驻捷克斯洛伐克公使]]。
* 1936年12月,因[[波蘭]][[華沙]]中國使館的一件所謂“簽發私運軍火護照”的案件而引咎辭職(是遭到駐[[華沙]]領事吳某誣陷)。
* 回国后,擔任[[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教授、[[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原[[國立東南大學]])西洋文學教授、英語文學系系主任兼教授(Professor and chairman of English Literature at the National Southeastern and Central University)。另外,他亦為[[美國]]政治與社會科學院([[:en: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英國]][[皇家亞洲學會]][[中國]]北部分會(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en: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Royal Asiatic Society]])會員,以及[[美國地理學協會]]資深會員(Fellow of the [[:en: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American Geographical Society]])<ref name="kmt">{{cite book|title=''Who's Who in China, 5th ed.''|publisher=Shanghai: The China Weekly Review.|year=1936.}}</ref> 。
==榮譽==
获[[英国]][[牛津大學]]邀請擔任漢學教授<ref>[[中研院]]近史所[[朱家驊]]檔案. 館藏號 301-01-23-469</ref> 。1939年,張歆海曾获[[英国]][[牛津大學]]邀請擔任[[漢學]][[教授]](因[[陳寅恪]]未能赴[[英国]]<ref>《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文化1992年版. [[余英時]]著</ref>)。他對[[牛津大學]]的邀請,頗為心動,因此便向當時中英庚款委員會主席、著名[[地質學家]]、[[國民黨]]高官[[朱家驊]]求助,希望朱能為自己寫一推薦信。張自己擬了英文的草稿,為自己美言了幾句,讓朱過目簽名。不過,[[朱家驊]]在收到張的求助信之後,沒有馬上作出決定,而是向[[傅斯年]]徵求了意見。朱與傅都曾留學[[德國]],又同屬“北大派”,私交甚厚。[[傅斯年]]並不贊成推薦張去[[牛津大學|牛津]]任教。他的解釋頗為直率:“西洋人之[[漢學]],雖有些缺欠處,亦有二三名師,[[伯希和]]、珂羅倔倫等。英國人雖不行,然必向大路上打聽,故歆海思欺之,不可。歆海兄之英文學,雖在中國人中出群超類,如此與漢學並不相干……故推薦歆海教[[漢學]],無異推薦弟教[[化學]]、[[地質|地質學]]也。[[英國人]]近日天良發現,思求[[漢學]]於[[中國]],此應予以鼓勵者也。假如第一流人物不能為彼省之,亦當推荐一位在行之人,此者以鼓勵[[英國人]]也。若竟聘得一位不妥之[[中國人]],後必悔之,而杜其尊重中國學人之心矣。”有了[[傅斯年]]這一番“義正辭嚴”的話,[[朱家驊]]就婉言拒絕了張歆海的請求。最後,張歆海因此而未能到[[英国]][[牛津大學]]任教。然而,[[傅斯年]]這番頗為尖刻、誇張、並不完全符合事實的話,顯然帶有本身的主觀和偏見。[[傅斯年]]作為[[胡適]]的弟子,必然對曾與[[梅光迪]]同學[[哈佛|哈佛大學]],並一同成為[[白璧德]]入室弟子的張歆海,抱有成見。
== 移居[[美國]] ==
1940年,張歆海辭去[[上海光華大學]]、[[國立中央大學|中央大學]]之教席,舉家移居到[[美國]][[洛杉磯]],在[[荷里活|好萊塢]]充當新聞電影顧問,負責諮詢,指導片商攝製反日影片,並在[[荷里活|好萊塢]]電台做了不少工作,宣傳抗日。1941年-1945年[[抗戰]]期間,他亦在[[美國]]各地進行演講,宣揚中國在[[抗日戰爭]]的功勞。1943年,張歆海擔任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部|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的特別助理(Special Assistant)。1944年,張歆海寫成《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 Asia's man of destiny'')一書,同年由當時位於[[美國]][[紐約市]][[納蘇郡 (紐約州)|納蘇郡]]的布爾迪出版社([[:en:Doubleday (publisher)|Doubleday]])出版。1943年-1945年,張歆海先後出演[[荷里活电影|美國荷里活电影]]《驕傲歡呼》([[:en:So Proudly We Hail!|''So Proudly We Hail!'']],他的角色名為「Ling Chee」)、《太陽之血》([[:en:Blood on the Sun|''Blood on the Sun'']],角色名為「Secret Police Major Kajioka」)、《春花秋月奈何天》([[: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角色名為「Mr. Araki」),而他於這三部[[美國电影]]演員表上的名字為「Dr. Hugh Ho Chang」或「Dr. H. H.Chang」。1945年起,張歆海舉家定居[[美國]][[紐約州]][[長島 (紐約)|長島]]。
== 短暫回國 ==
1947年9月初,張歆海先生應[[上海光華大學]]之聘,獨自返[[上海|滬]],擔任該校文學院院長職務。1947年-1948年,他曾擔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中國[[聯合國]]協會的董事(Director, Chinese United Nations Association)。1948年,張歆海寫成《一位中國外交官的信》(''Letters From a Chinese Diplomat'')一書,由上海中美圖書公司(Shanghai : Chinese American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社出版。
== 再次定居[[美國]] ==
張歆海並沒有在[[中國]]逗留很長時間,同年即回到[[美國]][[紐約州]][[長島 (紐約)|長島]]定居,此後為各大報刊撰搞,並從事學術研究、寫作工作。1951年-1953年,張歆海擔任[[美国]][[紐約州]][[:en:Long Island University|私立长岛大学]][[教授|研究教授]]([[:en:Professors in the United States|Research Professor]]),教授[[中國文化]]、[[中國歷史]]。<ref>Register of the Chang Hsin-Hai Papers, 1936-1976. http://findingaids.stanford.edu/xtf/view?docId=ead/hoover/reg_326.xml;query=;brand=default</ref>1956年-1969年,擔任[[美国]][[紐澤西州]][[費爾里·狄金生大學|费尔利迪金森大学]][[英國文學]][[教授]](Professor of English Literature),兼任[[東亞歷史]][[教授]],同時亦於該校[[社會科學]]系(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任教[[人文學科]]。1956年、1958年,張歆海寫作、出版了有關[[中國文化]]的兩部小說。他打算通過著書,向[[西方世界|西方]]介紹[[中國文化]],促進中美之間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從而推進[[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中美關係]]的和解。在兩部小說中,第一部為以賽金花(Golden Orchid)為主人公的小說《傳奇性的姨太太》(''The Fabulous Concubine''),1956年由[[西蒙與舒斯特|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en:Simon & Schuster|Simon & Schuster]])出版,1987年添加另外一個[[序言]]後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再版;他在書的最後寫道,他希望[[美國人]]“在欣賞小說的同時,能夠對中國及中國目前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有更好的理解”。第二部小說名為《四海之內》(''Within Four Seas''),張歆海在書中他批評了[[美國]]的政策,指出[[美國人]]“並沒有想到它(指中國革命)是一個主要的社會、政治事件,它規模宏大而且十分重要,在它的背後有充分的理由來讓他們理解。”1965年,張歆海寫成《美國與中國》(''America and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ia'')一書,原由[[美國]][[佛蒙特州]][[溫莎縣]]羅亞爾頓學院出版社(Royalton College Press)出版,後交由[[西蒙與舒斯特|西蒙與舒斯特出版社]]出版,1971年再版;張歆海的好友、[[美國]]著名[[記者]][[埃德加·斯諾]]([[:en:Edgar Snow|Edgar Snow]])為它作了[[序言]],序言中寫道:張歆海“以誠實和堅決的態度來糾正關於對中國人特點、文明特徵和當前分歧的背景事實的所有錯誤資訊,來打動一些自滿的美國人,他認為我們在上述方面的無知是造成誤解的基本原因。”。張歆海晚年與同樣居住在[[美國]]的前[[中華民國政府]]代總統[[李宗仁]]過從甚密,張歆海對李宗仁的一些思想和活動起過一定的影響,而張的思想亦有[[左派|左]]傾。雖然如此,張歆海在定居[[美國]]期間,對推進中美關係的發展仍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值得注意的是,張歆海並不信奉、支持[[共產主義]],看似[[左派|左]]傾的立場與思想,當中很大程度上是他三十年代在[[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從事外交工作時的遭遇、所見所聞所構成。他對[[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不存在好感,不代表其支持[[共產主義]];向[[西方世界|西方]]介紹[[中國文化]],只是建基於其對於宣揚祖國文化的熱誠,以及受過西方教育的責任,不代表他擁護[[中國共產黨|共產政權]](其於四十年代末只在[[中國]]短暫居留,及久居海外,就是好例子)。
==逝世 ==
1969年,年已七旬的張歆海從[[美国]][[紐澤西州]][[費爾里·狄金生大學|费尔利迪金森大学]]的教席退休。1972年夏天,張歆海與妻子在考察[[東南亞]]的歸途中到了[[香港]],[[周恩來]]授意有關人員轉告準備在[[北京]]接見他們。其後張歆海得知消息後決定應[[周恩來]]之邀,短暫到[[北京]]再回到[[美国]]居住。但是,他在[[香港]]就病倒了,到[[廣州]]治療三個星期後又轉到[[上海市|上海]]。1972年12月6日,經歷了七十四年傳奇人生的張歆海在他的出生地[[上海市|上海]]病逝,享年74歲。<ref>《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ref> <br>
== 軼事 ==
'''传“张歆海为[[徐志摩]]前妻[[张幼仪]]之兄” 据张歆海后人称不实,二人并无血缘,谣传的出处来自于张歆海同船赴美的画家刘海粟。'''
[[四十年代]]期間,張歆海曾出演三部[[美國电影]],分別名為《驕傲歡呼》([[:en:So Proudly We Hail!|''So Proudly We Hail!'']])、《太陽之血》([[:en:Blood on the Sun|''Blood on the Sun'']])、《春花秋月奈何天》([[: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1937年他於[[上海光华大学]]任教,學生中有後來曾在[[西南聯大]]教過課、最後去了[[台灣]]的[[夏濟安]]([[美國華裔]][[文學評論|文學評論家]][[夏志清]]之兄)。1945年下半年,[[夏濟安]]在[[聯大|西南聯大]]教一年級英文課的時候迷上了一個女學生(歷史系的李彥),寫了一堆抒發相思之情的日記,幾十年後被他弟[[夏志清]]整理發表。日記中的夏除了暗戀、讀書和寫小說,還三天兩頭跑去看電影,看的都是時新的[[荷里活|好萊塢]]大片。1946年3月,昆明的電影院正在上映一部叫做 [[:en:Betrayal from the East|''Betrayal from the East'']] 的[[美國]]間諜片,中文名譯成《春花秋月奈何天》。夏從報紙上看到一篇報導(日記中說是發表在3月17日《新華報》上的《好萊塢》),才終於敢相信片中看起來很像張歆海的一個演員真的就是張歆海。於是夏和室友錢學熙(當時也在[[聯大|西南聯大]]任教)一起去看了這個電影,發現“張的戲並不多,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英文發音,完全是他,絕不可能是第二人”。看到被自己視為知己的老師居然去會拍這種片,夏感到痛心疾首:“一個堂堂公使,演了這種歹角戲,以後除了拍戲外,別的事恐怕不能做了。拍戲除了做東方壞人外,無別的角色可演,歆師的前途就此完了!”[[夏濟安]]和錢學熙一個覺得“歆師竟如此不爭氣”,另一個則“為他的落魄而惋惜”。事實上,張歆海在赴[[美國|美]]後,於1943年擔任當時[[中華民國外交部|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的特別助理,還做了一部傳記《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 Asia's man of destiny''),1944年由[[美國]][[紐約市]][[納蘇郡 (紐約州)|納蘇郡]]的布爾迪出版社([[:en:Doubleday (publisher)|Doubleday]])出版。如此看來,他混得併不算壞,去[[荷里活|好萊塢]]拍戲不過是玩票性質。當時正是[[二戰]]後期,幫助[[美國]]拍這種給抹黑[[日本人]]的諜戰片,也許亦可視為服務於外交事業的一種途徑,雖然這種自毀形象的貢獻方式著實另類。二戰結束後,張沒有再拍過電影,重歸大學講壇,並開始寫書,並非如[[夏濟安]]預計的那樣就此沉淪。
'''注:[[张幼仪]],[[江苏省]][[宝山县]]人(现在的上海宝山);张歆海为[[浙江]][[海盐县]]人。'''
== 家庭==
张歆海之妻为韩湘眉(1901年—1984年,[[美國]][[芝加哥大學]][[英國文學]][[碩士]]。1984年病逝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俄勒岡州)|波特蘭]]),她与[[冰心]]、[[林徽因]]、[[凌叔华]]一同被称为文界“四大美人”。<ref>郭蕊:“天涯赤子情——獻給張歆海、韓湘眉教授的一束雛菊花”,《人物》1986年第9期</ref>
兒子張秉中居於[[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 (俄勒岡州)|波特蘭]],在母親韩湘眉晚年與其同住。<br>
女兒張易安為著名[[鋼琴家]],其夫(張歆海之婿)[[周文中]]為[[美籍華裔]][[作曲家]],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教務副院長。
==視頻==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lp9bNNNX8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Chang Hsin-Hai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外部連結==
*[https://baike.baidu.hk/item/%E5%BC%B5%E6%AD%86%E6%B5%B7/6615632 百度百科-張歆海]
*[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C%B5%E6%AD%86%E6%B5%B7 百科知識--張歆海]
*[https://www.baike.com/wikiid/3851659200123872898?prd=mobile&view_id=4pv9fj2p9ym000 快懂百科-張歆海]
*[https://m.taomingren.com/baike/8951 淘名人 -张歆海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