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6,870
次編輯
變更
战略与管理
,無編輯摘要
《'''战略与管理'''》(双月刊)是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的机关刊物,创刊于1993年,关注于国家根本利益和中长期发展 [[ 战略 ]] ,重点开展政治、外交、 [[ 经济 ]] 、法治、科技、文化教育、安全等战略理论和各种宏观管理理论问题的研究,十多年来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国家滋养了一代知识精英”。 自2009年1月起,《战略与管理》以“内部版”方式 [[ 出版 ]] 发行。
==编辑理念==
——2009年第三期编辑手记
2009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建国六十周年”、“庐山会议五十周年”、“西藏平叛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十周年”等多个特殊纪念日,令人屡生抚昔追今之慨;而四中全会召开、经济保八、国进民退、房价飙涨、 [[ 重庆 ]] 打黑、新疆7o5事件、 [[ 互联网 ]] 反低俗运动和IDC整顿、甲型流感爆发等重大事件,及金融危机余波荡漾、气候变化等全球性议题,则令有识之士深怀关切、夙兴夜寐。
在这一年里,《战略与管理》杂志低调出版了两期内部试刊和1993至2004年合订本。在整理以往 [[ 资料 ]] 之时,我们不无欣喜地发现,本刊曾刊发的围绕政治、经济、法治、民生、外交等各大主题的重要篇章,今日重读并未过时,仍然深刻而切合实际。各界朋友对试刊的反馈显示,虽忽忽数年过去, [[ 大家 ]] 对本刊的信任与期待依然如故。本期之后,《战略与管理》将恢复双月出版的正常流程,为一如既往地得到大家的喜爱和支持,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与您探讨下一步的思路。
国门初开、思想 [[ 解放 ]] 之时,外来信息对 [[ 中国 ]] 产生了洪流般的巨大冲击。在此特定的历史时期,理论的引进,新观点的提出,学术规范的建立等非常重要,学习和启蒙成为思想界的第一要务。但在各个层面的变革进入深水区、尤其是近年来经过互联网暴风骤雨式的洗礼之后,中国的问题所在与前进路向,也许有表述方式上的差别、或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其基本共识应已形成。我们需要的不是每天高喊空洞的口号,并为此堆积概念,玩弄模型;而是基于事实的深刻洞见和路径分析,和扎扎实实地贯彻实施的推进能力。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躲过坏 [[ 天气 ]] ,绕过坏路况,避免踏入人工布下的陷阱。
特别地,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局势下,某些国家对内温良恭俭让、对外巧取豪夺是一再重演的历史 [[ 故事 ]] 。甄别并学习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应始终坚持,但寄希望于外部的压力来促成内部的改变,不过是某些人士一厢情愿的迷梦,为了微笑而收获毒吻已成为百年中国持续的梦魇。建设宪政民主的现代国家,追求 [[ 社会公义 ]] 和民众权利,与坚定维护国家利益并行而不悖。
==未来方针==
基于此,我们为刊物设立的主旨定位是:实证调查基础上的大国战略研究。即以 [[ 国家 ]] 的长治久安和持续发展、中华民族的长远福祉为终极目标,在全面详细了解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目标确定和价值评估,战略路径分析和选择,并权衡可用资源和制约因素,得出可操作的解决方案。在本期中,于建嵘教授关于劳动教养制度的调查和建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对 [[ 医疗 ]][[ 改革 ]] 的研究,姜长云教授对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都体现了这一思路。
当然,我们仍将保持对最新理论 [[ 成果 ]] 的高度关注,为大家提供砥砺真知的最佳阵地。同时,不断发掘并推出优秀年轻学人,是本刊一贯秉持的方针。
危机之下,全球工业文明面临历史拐点,中国社会转型也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我们几乎在各个方面都面临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且没有任何 [[ 经验 ]] 和模式可供照搬。从科学研究的角度,这无疑是思想理论界人士的大金矿。在关乎国运的历史节点上,时代呼唤中国人自己的大战略。深入研究利害循环变换线,寻找可能性空间与可行性空间的最佳对接,进而打造一个影响长远的战略研究学派,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 理想 ]] 。
==参考文献==
[[Category: 050 連續性出版品;普通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