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脂肪代谢

增加 2,749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脂肪代谢</big> '''   |-   | File:V2-ff25a73e7db83c52fb1ed…”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脂肪代谢</big> '''
 
|-
 
|
[[File:V2-ff25a73e7db83c52fb1ed7fa438de968 b.png|缩略图|居中|[https://pic1.zhimg.com/v2-ff25a73e7db83c52fb1ed7fa438de968_b.png原图链接][http://pic.sogou.com/d?query=%E8%84%82%E8%82%AA%E4%BB%A3%E8%B0%A2&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脂肪代谢'''是[[体内重要且复杂]]的生化反应,指生物体内脂肪,在各种相关酶的帮助下,消化吸收、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加工成机体所需要的物质,保证正常生理机能的运作,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脂类是身体储能和供能的重要物质,也是生物膜的重要结构成分。脂肪代谢异常引发的疾病为现代社会常见病。

脂肪的消化主要在小肠上段经各种酶及胆汁酸盐的作用,水解为甘油、脂肪酸等。 脂类的吸收有两种:中链、短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乳化后即可吸收,经由门静脉入血;长链脂肪酸构成的甘油三酯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乳糜微粒,最后经由淋巴入血。

脂肪吸收后在体内代谢的生化过程主要分成: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血浆脂蛋白四类脂类物质的代谢,受胰岛素、胰高血糖素、饮食营养、体内生化酶活性等复杂而精密的调控,转变成身体各种精细生化反应所需要的物质成分。肝、脂肪组织、小肠是合成脂肪的重要场所,以肝的合成能力最强。合成后要与载脂蛋白、胆固醇等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入血运到肝外组织储存或加以利用。若肝合成的甘油三酯不能及时转运,会形成脂肪肝。长期饥饿,糖供应不足时,脂肪酸被大量动用,生成乙酰CoA氧化供能,并产生大量酮体。肝是生成酮体的器官,但不能利用酮体。脑组织不能利用脂肪酸,而酮体溶于水,分子小,可通过血脑屏障。严重糖尿病患者,葡萄糖得不到有效利用,脂肪酸转化生成大量酮体,超过肝外组织利用的能力,引起血中酮体升高,可致酮症酸中毒。

=='''概论'''==

脂类主要包括以下4种:

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体内脂肪酸来源有二: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二是食物供给特别是某些不饱和脂肪酸,机体不能合成,称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α-亚麻酸<ref>[http://roll.sohu.com/20160228/n438735853.shtml  一种通道蛋白有助脂肪代谢],搜狐2016年2月28日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14,32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