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

增加 3,921 位元組, 3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前身,分别是政协江苏省委员会于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和江苏省民主建国会、…”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前身,分别是政协江苏省委员会于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和江苏省民主建国会、江苏省工商业联合会于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工商界政治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成立"江苏省各界人士政治学校"。1962年8月改名为"江苏省政治学校"。"文革"期间,政校被迫停办。

==学院设施==

学院现拥有职工宿舍50套,学员宿舍两幢100个标准间,容纳250人大教室1个,80人中教室2个,40人的小教室4个,会议室10个,大、中、小餐厅5个。办公楼、学员楼、教室、餐厅、会计室均配置中央空调。2002年,学院建成5400平方米图书馆综合办公楼,基建投资1700万元。目前,学院为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投入3000多万元,正在建造8000余平方的综合培训楼。

==学院历史==

1983年8月,经中央书记处同意,中央办公厅(1983)58号文转发了中央统战部《关于恢复各省、市、自治区政治学校的请示》后,1985年6月,省委 [苏字(1985)334号] 文同意省委统战部《关于恢复江苏省政治学校的报告》,并指示"建立筹备机构,着手做好建校的各项准备工作"。1986年3月,省政协、省委统战部共同建立筹备领导小组,1987年1月,省长办公会议批准省政治学校立项重建,新院址选在风景秀丽、环境幽静的南京东郊风景区苜蓿园月牙湖畔,占地22亩。1989年8月,省清理固定资产领导小组批准正式开工兴建(教学办公楼一幢,学员楼两幢,职工宿舍楼两幢,建筑面积为1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大砖瓦混凝土刚性坡屋面,与古城墙隔河相映生辉。主体楼之间由走廊相连,江南园林式的庭院,主体绿化,集山水花草为一体,小巧玲珑,自然协调,整个建筑既有仿古特色,又有现代风格,给人以古朴典雅、清新舒适之感。

1991年9月,学院由长江路292号搬迁到新院址办公。1992年5月19日,在新院址隆重举行了首期市级民主党派负责人培训班开学典礼和揭牌仪式,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各民主党派、省工商联和有关部、委、厅、局的负责人应邀出席。省委书记沈达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主委陈敏之为学院揭牌。

1986年至2000年十五年间,教学科研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1992年前主要是筹建阶,"边筹建、边办学",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人数778人次。1992年5月搬入新院址,办班有了自己的阵地,开始走上了正规,科研工作也开始起步。这期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57期,培训人数2288人次;编写教材4册,在各类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举办大型理论研讨会五次;参加省外理论研讨会十余次。

1988年9月,省委同意江苏省政治学校改名为"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享受同级党校待遇,按正厅(局)级建制,归省委领导,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指导关系归口省委统战部"。1987年12月省编委(87)212号文同意编制名额由25名增至40名。1989年1月省编委(89)36号文确定机构暂设办公室、教务处、基建处。1991年12月,省编委(91)175号文同意编制名额由40名增至60名。1994年9月,省编委(94)119号文同意编制名额由60名增至80名。 2008年经省委办公厅批准,正式加挂江苏中华文化学院的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学院为正厅级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下设办公室、教务处、科研处、文化联络处、人事处、财务处、总务处7个处室,机关党总支、培训中心、图书馆3个内设机构。学院共有人员编制84人,现有干部职工74人。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62,295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