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東港東福殿城隍廟

增加 4,107 位元組, 2 年前
创建页面,内容为“'''東港東福殿城隍廟''',當地慣稱「境主公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東港鎮盛漁里的城隍廟,即…”
'''東港東福殿城隍廟''',當地慣稱「[[境主公]]廟」,是位於[[臺灣]][[屏東縣]][[東港鎮 (台灣)|東港鎮]]盛漁里的[[城隍廟]],即為東港七角頭之'''下頭角'''的廟宇。

==奉祀神祇==

主祀[[城隍]]尊神,由[[鳳山縣城隍廟]]分靈至[[東港鎮 (臺灣)|東港]]鎮基已有200年之歷史,廟內尚奉祀有開基[[城隍]]金身,是見證鎮基200多年最珍貴的金身。

配祀盧王千歲、盧府二千歲、顏府千歲、朱府千歲、[[水僊尊王]]、城隍夫人、[[陰陽司]]、速報司、文武[[判官]]、[[謝范將軍]]、註生娘娘、福德正神、戴將軍、馬將軍、虎爺將軍等神祇。

== 建廟沿革 ==

* 本廟主祀神祇[[城隍爺]],據歷代地方老宿輩之傳,于[[清]][[嘉慶]]十九年[[甲戌]]間﹙西元1814年﹚,境內一商人,經商於[[鳳山縣 (臺灣)|鳳山縣]],在一機緣之中自[[鳳山縣城隍廟]]「即現今位於高雄市鳳山區 鳳山城隍廟」乞獲香火,攜返家中朝暮膜拜禱祝,而得靈感,後此[[城隍爺]][[降乩]]表示,奉旨鎮基[[東港鎮 (屏東縣)|東津]],轄領二十四司爺等神,燮理陰陽兩界人丁、功過、賞善、罰惡等之職。於此才恭彫[[城隍爺]]小金身乙尊供奉拜祀。

* 1946年間,[[臺灣戰後時期|戰後]]初期,地方人士諸賢,提議建廟,經[[城隍爺]]降乩同意及指示建廟基地之位置,並示該位置系青斗燈穴﹙即今之廟址﹚。於是地方諸賢集資而建 ,[[城隍廟]]始完成簡式小廟,蒙玉賜「東福殿」。時聘洪清榮先賢為堂主(編制前),從此香火鼎盛。角頭之信徒恭稱為「境主公」,稱東福殿為「境主公廟」。

* 因東福殿歷經風雨之洗禮,殿宇庭構斑剝凋腐,故於1962年地方信士黃萬福等發起重建,然經向[[城隍爺]][[擲筊]]請示,其以現址為「青斗燈穴」,不宜易地而建。[[城隍]]鎮基東津,凡二百年,雖廟殿重建僅五十多年,然無匾額先物可考,但開基時之正身金尊今仍奉祀於廟內。

* 信眾於民國八十三年甲戌年(西元1994年)再恭彫七尺軟身神尊敬祀,並奉城隍爺指示以老山材質彫之。2001年舉辦首次全臺城隍廟聯誼「全國迎城隍在東港」。 1962年廟堂重建竣工,2014年主事者再發起重修廟頂剪黏雕像及購置前右鄰地房舍,興建左室「二十四司殿」右室「刑醫部」與休息招待室。一般廟宇皆以秦叔寶、豫遲恭為門神,在城隍廟則是分別以文武判官、七爺八爺和牛頭馬面的立體浮雕為門神,極富特色。

== 草人改運 ==

#草人改運:每年農曆五月十一、十二日,由人員裝扮謝、范將軍,親持草人為信眾改運,並通過七星橋後在身上衣服領口,蓋上城隍尊神金印乙枚及贈送平安符乙座保身。若逢農曆每月三、六、九、十三、十六、十九、廿三、廿六、廿九日可來廟,由專人受理草人改運服務。
#冬至草人改運:特在冬至舉辦草人改運年年延續舉辦至今已近60年之傳統儀式,持 謝、范將軍法器併草人,為信眾改運解厄。

== 二十四司 ==

二十四司乃是[[城隍爺]]的行政[[幕僚]],協助[[城隍爺]]處裡不同的事務各司其職,據傳是依古代官制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而其下又各分為四司,總共是二十四司而來。

東福殿城隍廟於1952年間因參予[[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東港迎王]]由城隍指示妝扮,成立至今已逾一甲子,每三年一科東港迎王均妝扮繞境,從不間斷代代相承,也是全台灣唯一由人妝扮二十四司的陣團。

二十四司:

功曹司、功過司、刑法司、賞法司、警報司、巡察司、賞善司、罰惡司、監獄司、功考司、[[陰陽司]]、速報司、庫官司、感應司、註福司、記功司、見錄司、來錄司、改原司、瘟疫司、事到司、察過司、人丁司、保健司。
(各地二十四司名稱並不統一)。
3,602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