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66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p>
|-
|<center><img src="https://webfile.customs.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y9ja2ZpbGUvYWIyNTkwMzEtMTYwMy00ZDcwLWEzY2MtYTA2MzY5NTI3YWQ5LmpwZw%3D%3D&n=5Z%2B66ZqG6ZecLmpwZw%3D%3D&ico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keelung.customs.gov.tw/cp.aspx?n=DD570F6AE5F36021 圖片來自keelung]
</small>
|}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簡稱'''基隆關''')為[[財政部關務署]]所轄4個[[海關]]之一,扼守[[台灣北部]]及[[台灣東北部]]國境大門,職司[[基隆港]]、[[花蓮港]]、[[和平工業專用港]]、[[蘇澳港]]、[[臺北港]]、[[福澳港]]、[[白沙港]]及[[花蓮機場]]之旅客入出境、貨物進出口通關事宜,肩負[[關稅]]稽徵、查緝[[走私]]及代徵監管等任務,以充裕[[國庫]]稅收、維護[[國家安全]]。<ref>[https://www.keelung.customs.gov.tw/cp.aspx?n=DD570F6AE5F36021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keelung</ref>
關本部設於[[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海港大樓]],地處基隆港西岸1號碼頭邊;另在[[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花蓮縣]]、[[宜蘭縣]]及[[連江縣 (中華民國)|連江縣]]分設五堵分關、八里分關、桃園分關、花蓮分關、花蓮分關馬祖派出課、花蓮分關蘇澳派出課,獨立辦理各該地區之前揭各項業務。
== 歷史 ==
*1858年([[咸豐]]8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開放安平港、淡水港為[[通商口岸]]。1863年([[同治]]2年)在台灣北部設立淡水海關暨基隆關支關。
*1895年([[光緒]]21年),台灣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日本海關]]接管台灣關務,基隆海關改為「基隆稅關」,迄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為止。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1945年12月1日[[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海關總稅務司署]]接收台灣關務,在台北市設立台北關稅務司公署(本關前身),管轄[[濁水溪]]以北之通關事務,並於基隆設立支關。
*1947年(民國36年)9月1日,台北關稅務司公署遷至基隆,同時裁撤基隆支關。
*1967年(民國56年)12月1日,海港大樓旁新建之基隆海關大樓奠基,海關總稅務司署總稅務司[[曲樹楨]]為[[奠基石]]題字。
*1969年(民國58年)7月1日,海關為因應業務成長,加強組織功能,重新調整關區,劃分業務。將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原轄退稅課及位於台北市之駐台北機場支所、駐台北郵局支所,劃歸新設立之財政部台北關管轄。原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則改名為財政部基隆關。
*1991年(民國80年)2月3日,為因應組織法制化,財政部基隆關正式改制為財政部基隆關稅局。
*2013年(民國102年)1月1日,為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財政部基隆關稅局改制為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p>
|-
|<center><img src="https://webfile.customs.gov.tw/Download.ashx?u=LzAwMS9VcGxvYWQvMy9ja2ZpbGUvYWIyNTkwMzEtMTYwMy00ZDcwLWEzY2MtYTA2MzY5NTI3YWQ5LmpwZw%3D%3D&n=5Z%2B66ZqG6ZecLmpwZw%3D%3D&ico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keelung.customs.gov.tw/cp.aspx?n=DD570F6AE5F36021 圖片來自keelung]
</small>
|}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簡稱'''基隆關''')為[[財政部關務署]]所轄4個[[海關]]之一,扼守[[台灣北部]]及[[台灣東北部]]國境大門,職司[[基隆港]]、[[花蓮港]]、[[和平工業專用港]]、[[蘇澳港]]、[[臺北港]]、[[福澳港]]、[[白沙港]]及[[花蓮機場]]之旅客入出境、貨物進出口通關事宜,肩負[[關稅]]稽徵、查緝[[走私]]及代徵監管等任務,以充裕[[國庫]]稅收、維護[[國家安全]]。<ref>[https://www.keelung.customs.gov.tw/cp.aspx?n=DD570F6AE5F36021 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keelung</ref>
關本部設於[[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海港大樓]],地處基隆港西岸1號碼頭邊;另在[[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花蓮縣]]、[[宜蘭縣]]及[[連江縣 (中華民國)|連江縣]]分設五堵分關、八里分關、桃園分關、花蓮分關、花蓮分關馬祖派出課、花蓮分關蘇澳派出課,獨立辦理各該地區之前揭各項業務。
== 歷史 ==
*1858年([[咸豐]]8年)中英、中法[[天津條約]]開放安平港、淡水港為[[通商口岸]]。1863年([[同治]]2年)在台灣北部設立淡水海關暨基隆關支關。
*1895年([[光緒]]21年),台灣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代]],[[日本海關]]接管台灣關務,基隆海關改為「基隆稅關」,迄1945年(民國34年)[[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為止。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1945年12月1日[[中國海關總稅務司|海關總稅務司署]]接收台灣關務,在台北市設立台北關稅務司公署(本關前身),管轄[[濁水溪]]以北之通關事務,並於基隆設立支關。
*1947年(民國36年)9月1日,台北關稅務司公署遷至基隆,同時裁撤基隆支關。
*1967年(民國56年)12月1日,海港大樓旁新建之基隆海關大樓奠基,海關總稅務司署總稅務司[[曲樹楨]]為[[奠基石]]題字。
*1969年(民國58年)7月1日,海關為因應業務成長,加強組織功能,重新調整關區,劃分業務。將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原轄退稅課及位於台北市之駐台北機場支所、駐台北郵局支所,劃歸新設立之財政部台北關管轄。原台北關稅務司公署則改名為財政部基隆關。
*1991年(民國80年)2月3日,為因應組織法制化,財政部基隆關正式改制為財政部基隆關稅局。
*2013年(民國102年)1月1日,為配合[[行政院組織改造]],財政部基隆關稅局改制為財政部關務署基隆關。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