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張毅

增加 87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File:張毅.jpg|300px|有框|左|張毅[http://tiff2012.pixnet.net/blog/post/26178611-%E3%80%90%E7%84%A6%E9%BB%9E%E5%B0%8E%E6%BC%94%EF%BC%9A%E5%BC%B5%E6%AF%85%E3%80%91%E3%80%8A%E7%9B%B8%E4%BF%A1%EF%BC%8C%E5%B0%B1%E4%B8%80%E5%AE%9A%E7%9C%8B%E5%BE%97%E8%A6%8B%E5%97%8E 照片來自tiff2012.pixnet.net]]]
[[File:張毅-1.jpg |thumb |300px500px|有框|左|張毅[https://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28927046 照片來自nextmag.com.tw]]]
'''張毅'''(1951年12月14日),台灣新浪潮導演之一,曾因為《我這樣過了一生》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在1986年因為與[[楊惠姍]]出軌而退出電影圈,後來也是[[琉璃工房]]的共同創辦人之一。
1951生於台灣台北,琉璃工房創意總監與執行長。 十九歲即成為當代倍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其作品兩度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世界新聞學院畢業後,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其所執導的《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他贏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而他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我的愛》,則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傑出電影之一。     1987年,張毅決定放下如日中天的電影事業,與楊惠姍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開創新的可能與方向。張毅的設計不僅強調現代藝術的創作基本概念,且涵蓋強烈傳統思維,其中包含蘊藏於中國倫理及宇宙概念的古老圖騰,創作之中深見民族情感,成為中國琉璃的先驅<ref>[https://bookzone.cwgv.com.tw/authors/details/547 天下文化張毅作家]</ref>。
8,291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