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次編輯
變更
李丹瑜
,無編輯摘要
她大胆地把梅派名剧《天女散花》移植为花灯剧,该剧参加云南省第四届青年演员大奖赛获得表演一等奖。
在大型花灯剧《 [[ 玉海银波 ]] 》中,她应用京剧花旦的眼神、小碎步、“咬字归韵”唱腔,加上花灯的小崴步、亦歌亦舞,评剧的“疙瘩腔”唱腔,甚至以电影《 [[ 五朵金花 ]] 》为借鉴,刻画了白族女村长明珠的内心,成功地塑造出了充满青春活力、热爱生活、敢想敢干的民族新人,使京剧、花灯、舞蹈三位一体,既适应花灯艺术载歌载舞、欢快热情的表演风格,又丰富了花灯的艺术内涵,在花灯演唱和塑造人物上走出了新路。<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4a2b50100mzyy.html 图说云南女人李丹瑜],茶庵鸟道新浪博客,引用日期,2019-02-10</ref>
==艺术人生==
李丹瑜出生于花灯之乡玉溪、父母都是从事戏剧的李丹瑜,从小耳濡目染,受 艺术的影响和熏陶,三岁多就跟妈妈学戏,调嗓子。
小时候,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教她唱越剧《 [[ 梁山泊与祝英台 ]] 》和《 [[ 我家有个小九妹 ]] 》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母亲的教育,使她从小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出于对戏剧艺术的喜爱,12岁时,她考入母亲所在的玉溪地区京剧团,从此与戏剧艺术结下不解之缘,并开始了每天唱念做打的艰苦训练,母亲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戏不出汗,唱戏无人看”的戏曲行话来教诲她。
==个人演出==
2003年12月,在北京举办个人演出专场晚会,带去了现代花灯小戏《 [[ 小姨妹过河 ]] 》、新编民族历史剧《孔雀公主》片断和移植改编的花灯折子戏《斩窦娥》,并以娴熟的演技、优美的唱腔,全面展现了一名花灯演员唱、做、念、打、舞的表演才华。在演出中,她巧妙应用了大量的戏曲程式化的舞蹈和造型,使轻歌曼舞的花灯剧,在刻画复杂人物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专场演出让首都专家和观众看到了云南地方戏的独特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看到了李丹瑜的艺术表演才华。从而荣获了第20届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
第二年被云南省文化厅授予“表演艺术家”称号。近年来,她走向了梦寐以求的“山的那一边”,走向了世界,到美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作为云南文化艺术代表团的演员和文化使者,参加在瑞士举办的日内瓦节,与其他演员一起演出了8场大型民族歌舞《云南风》,李丹瑜演唱的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表演的花灯节目,把散发着云南红土高原泥土气息的云南民族艺术展现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在日内瓦湖畔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云南风,使当地观众和各国旅游者领略了云南民族歌舞的独特魅力,陶醉在美妙的云南民族歌舞的海洋之中,认识了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
2003年4月,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参评,获第2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参考文献==
{{Reflist}}